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3会议回顾 第十六届消防行业十大品牌 2023消防中国万里行 易招通牛企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路网工程及配套供电、通信、天燃气、供热、给排水管线等地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地面工程,主要存在地下空间资源利用不合理,地下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城市防洪、防灾状况严峻等问题。
加快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统筹考虑“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各类工程的建设时序,使城市空间利用立体化、集约化、综合化显得尤为重要。将供电、通信、天燃气、供热、给排水等管线集中设置在综合管廊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时地下综合管廊与地面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可大幅度减少运行维护成本以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按期实现“碳中和、碳达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城市各类管线统一布局、统一维护、统一管理的发展新趋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置消防系统十分重要,地下综合管廊的电力舱室、控制夹层内各类电缆集中布置,同时还布局了电源箱、控制箱、环控柜、网络柜、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发生火灾隐患较大。
目前我国已有上百座大中城市建设了数千公里不同规模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分城市在工程管线设施较多、交通运输繁忙的主干道需同时配合建设地铁、下穿隧道、高架桥等工程,受断面空间限制,普遍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达到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断面的目的。综合管廊各类事故随之呈多发、高发态势,而综合管廊各类灾害中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据不完全统计,自1958年我国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在北京投入运营以来,发生了100起以上各类消防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城市各类管线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因地下综合管廊不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发生火灾不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现象,社会各界对地下综合管廊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但只有在地下综合管廊火灾初期有效实施控火灭火,选择正确的自动灭火系统进行初期火源有效扑救,迅速控制火灾蔓延趋势,为消防救援争取更多时间、降低综合管廊的火灾损失,才能有效保障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通过对大量地下综合管廊火灾实际案例及模拟案例的分析研究,主要特点如下。
一、风险隐患源点多面广
地下综合管廊的各个舱室、设备夹层分布着大量的电力电缆、机电设备等,各类机电设备、线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绝缘层老化、接触不良、短路、过载等状况都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同时外来火源、运行维护人员的不当管理等也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数据显示,因电气设备不当发热、散热不良、接触不良、通风故障、过载、短路等造成的火灾报警占总量的45%),另外地下综合管廊内部横向空间狭小、纵向空间贯通,一旦着火,火势会顺着管廊向两端蔓延,迅速布满整个防火分区。随着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政管线将入廊实行一体化管理,特别是天然气管线发生泄露、燃烧和爆炸会对管廊内各类管线、设备造成重大影响,同时对周边居民的社会生活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潜在风险隐患源点多面广。
二、疏散难度大
地下综合管廊一般深埋地下,层高较低,可供人员快速疏散的通道较少,人员逃生口疏散效率低,一旦发生火灾易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浓烟,造成人员恐慌,现场混乱,增加了疏散的难度;例如成都某地下综合管廊全长约6km,设计5个舱室,仅设置2个人行出入口,若突发火灾,面对如此长的疏散路径,极短的疏散时间,人员有序撤离极度困难;火灾发生后原有照明立即中断,自然采光无法有效利用,应急照明是可供疏散人员利用的光源,但燃烧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高温烟气,影响疏散人员视线及正确识别逃生路线,使逃生效率较低;除此以外,在疏散路径长且单一、疏散空间狭窄、有效逃生时间短、特殊的垂直逃生路径等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有序疏散难度更大。
三、消防救援难度大
与一般地面建筑相比,地下综合管廊发生火灾后不能采用常规的外部灭火,只能依靠人行口、车行口、逃生口或通风投料口等进行内攻灭火,救援路径单一。火灾发生后,大量浓烟从人行口、逃生口等涌出,同时人行口、逃生口又要优先供撤离人员使用,消防救援人员、救援工器具无法迅速进入扑救;既有通讯系统迅速中断,需重新建立外部指挥人员与内部救援人员的临时通讯系统;此外,地下综合管廊空间狭小、人员疏散路径单一、热烟无法及时有效排出、有害气体浓度迅速升高、热量集聚、空间温度急剧升高等因素,极易造成消防救援人员的伤亡,致使消防救援难度大。
四、恐慌性高
地下综合管廊若发生火灾,如此狭小的空间内,热烟会迅速弥漫管廊的整个空间,短时间内温度急剧升高,正常照明中断,通风设备、声光报警装置先后开启,容易造成疏散人员极度恐慌,在慌乱逃生过程中容易造成碰撞、跌落、烧伤、窒息等次生事故,造成更大的伤亡。
五、后果严重
往往一个片区甚至整个城市的供电、通信、天燃气、供热、给排水等管线会在地下综合管廊一体化运行,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一个片区甚至整个城市供电、通信、供气、供热、给排水等系统“停摆”,且灾后修复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居民停电停气,工商业大面积长时间停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人员需先通过爬梯爬至设备夹层,再通过垂直逃生口疏散,极易造成高处坠落、灼伤等次生事故;同时部分地下综合管廊与下穿隧道、公交车站、人行过街通道等合建,发生火灾后很容易连带影响上述区域的正常运营,造成衍生事故。
综上,地下综合管廊消防与安全管理压力巨大,如何在火灾初期实现自动化、可视化火灾报警,联动控火灭火功能,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