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标准层平面的安全疏散问题,即表现为水平面合理疏散线路组织。火灾发生时,人流应通过便捷的水平通道迅速到达疏散楼梯口。在垂直方向的疏散路线中,楼梯与电梯的布置是防火设计好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水平通道组织疏散口单线通道双线通道环形通道单线组合通道分线通道防火门前室双向剪刀楼梯乘客电梯插入式直接式防火分隔
随着高层办公楼的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功能更加复杂,相对的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施要求更高。安全疏散是当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疏散设计的原理是简单明了,在紧急时便于人进行判断,同时提供从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从许多国内外火灾案例看,当火灾发生后,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多是由于安全疏散设施缺陷和管理不善。拘统计,发生在建筑物内,致死10人以上的特大火灾中,有2/3与与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规定有关。结合几年的防火工作,发表几点下我对高层中疏散设施设计上的几点看法:
一水平通道组织
标准层平面的安全疏散问题,即表现为水平面合理疏散线路组织。火灾发生时,人流应通过便捷的水平通道迅速到达疏散楼梯口。为保证疏散成功,应保证水平上有两个以上的安全疏散口,当一方向遇到烟火时,人们可以掉头寻找另一出路。一般而言,水平通道组织即是围绕两个疏散口(或逃生口)的置来进行。一般有单线通道﹑双线通道﹑环形通道﹑单线组合通道﹑分线通道等布置方式。高层办公楼如采用开敞式布局,或仅有一些底矮灵活隔断,则逃生通道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形成“全线式通道”组织。(注1)
二楼梯与电梯布置
在垂直方向的疏散路线中,楼梯与电梯的布置是防火设计好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办公楼设计在总结借鉴国内外设计实例方面,取的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前室设计
《高规》规定高层办公建筑疏散楼梯应设前室,即从办公空间﹑走道进入疏散楼梯间应改经历两道防火门,这两道防火门之间的空间称为前室。它的功能之一是缓冲横竖向人流交叉时的拥挤,另一功能是增加楼梯间的放烟能力。要保证楼梯间的畅通,前室要考虑防﹑排烟措施。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排烟方式的不同可能疏散楼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开敞式前室的疏散楼梯,采用自然风力排烟,在疏散楼梯位于平面外侧或独立时采用。当疏散楼梯位于平面中心时,前室应采用封闭式,并要求设有机械排烟竖井和机械排烟装置。
(2)双向剪切楼梯
不少高层办公楼疏散设计采用“双向剪刀楼梯”。在核心中心式布置的情况下,这种楼梯形式以其节省面积,安排紧凑而较受到欢迎。但是详细研究可发现,这种设置中,前室是共用的,一但前室漫入烟火且排烟设施不能有效工作或失灵时,整座疏散楼梯将失去安全疏散的作用。这样的双向剪刀楼梯实际上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只有把两座楼梯的前室分开或者将原共用前室分隔为二,构成独立前室,并各自满足6~8㎡的规范要求,但是两座楼梯的位置上其实是一座楼梯,一但楼梯中间耐火墙被烧穿,则剪刀梯同样失去作用。因此,疏散楼梯采用“双向剪刀梯”是有很多弊端的,笔者建议在高层办公楼疏散设计中不应采用此一形式。(注2)
三乘客电梯
高层办公建筑垂直交通工具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乘客电梯﹑服务电梯﹑消防电梯,其中设置数量最多,提供日常主要人员交通服务的是乘客电梯。它们多为成组集中布置,原则上构成电梯群筒,电梯与平面的交接形式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插入式和直接式,对于层数多,标准层面积和人员流量均大的建筑而言,由于电梯需要量多,采用插入式较节省交通面积。另外这种方式由于可以用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将电梯厅与公共走廊或办公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再配合排烟设施,这样使候梯厅有消防前室的含义。
防火专家章孝思在《高层建筑防火》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火灾初期,起火单元内的人员完全有可能通过普通电梯进行疏散,其安全性更有保障”。那种认为火灾时普通电梯立即失去作用的看法很不全面。深圳市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修正,把疏散楼梯结合进电梯组织之中,将疏散楼梯前室作为电梯候梯厅,这样即节省了前室面积,又使得普通电梯具有一定的消防逃生功能。但这样设置时,由于平时电梯厅人流较大,所以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平时必须打开,在火灾时须有自动装置将其关闭,才能发挥前室功用。
事实上,许多设计案例中,这样的电梯如果满足《高规》对消防电梯的其他要求,就可以作为消防电梯使用(当然此时消防控制中心应该保证这组电梯不在火灾时即时切断电源),由于火灾时人的心理恐惧紧张,选择逃生路线一般本能冲向平时较常用的乘客电梯厅,这时疏散电梯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直接式电梯布置形式的电梯厅开敞明亮,使用较方便,但由于无法封闭以形成前室,因此基本不具备安全疏散的意义,只能靠单独设置的消防楼梯发挥作用。(注3)
注解:
注1:雷春农/《现代高层建筑设计》/P486
注2:杨建觉/《现代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建筑师》第36期/P153
注3:杨建觉/《现代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建筑师》第37期/P154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