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平凡岗位不平凡—读《为人民服务》有感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5-05-12 14:34 出处:中国消防网 作者:欧阳叔编辑:@iCMS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让你很难注意到他的人,在几十年间,与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让你很难注意到他的人,在几十年间,与“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对待职务:他原是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的班长,而中央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并改编为中央警卫团以后,根据工作需要,他这个“老班长”,被安排到警卫一连当了一名战士。可是,他既不讲价钱,也不闹情绪,而是自觉而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对待工作: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想把革命队伍困死、饿死、冻死,因此各抗日根据地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他能胸怀革命大局,为党分忧,他当班长时,先后三年带领全班人挖窑烧炭,每年都超额一万多斤完成任务。每天鸡鸣上山,摸黑收工,埋头苦干。每次别人背一包炭,他却背两包。1944年9月5日中午,张思德在挖第三孔炭窑时,窑洞突然倒塌。他来不及脱险,被埋在窑洞里,不幸殉职,年仅29岁。


对待同志:他像老大哥一样,手把手教副班长陈耀打草鞋,学文化。陈耀的“耀”字比较难写,他不厌其烦,教了几十遍,直到陈耀会写为止。班里共有12名战士,却只有11床被子,他就与副班长陈耀同盖一床被子,如此坚持了整整三年时间。他还主动照顾炊事老兵,热情扶助烈士遗孤……


这些平凡而实在的生活细节,构筑了张思德的光辉形象,从而放射出高尚精神的光芒。能正确对待职务,说明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做官,把不同的职务当作不同的分工。能正确对待工作,说明爱岗敬业,不争功,不叫屈,不怕苦,不怕累,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能正确对待同志,说明心里装着别人,想着大家,而不是唯有自己。这些“正确对待”的汇聚和凝结,升华为一种高尚的精神,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的讲演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所以,我们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轮转,许多人和事都已经为人们所淡忘,可是埋藏于心底的那份属于过去的回忆和感动,一旦遇到迸发的机遇,就会再次化做激情。重温《为人民服务》就给了人们尤其是共产党员这样的释放。


作为普通的消防官兵,我们同张思德一样,工作在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岗位上。在我们的队伍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但绝大多数人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常年坚守在防火灭火工作的第一线。人们虽然喊不出我们的名字,但知道我们是最可爱的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消防子弟兵。我们消防官兵就是这样一群人,平凡而又伟大。


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今天,当我们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再读《为人民服务》、再看张思德时,只有万分的亲切与感动,而没有一丝的生疏与隔离,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需要这种精神却又缺少这种精神,更因为张思德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心里,成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