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4&交易会暨第十七届品牌盛会 2024消防中国万里行 易招通牛企榜
当前,我国城市建筑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数据统计,大概有60%~70%的建筑消防系统都需要更新换代,那么在这当中,消防要怎么布局?CFIC2024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交易会暨第十七届消防行业品牌盛会上,高峰论坛以《城市更新中的消防布局》为主题,邀请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讨论。
“城市更新”高峰论坛围绕3个分论点展开:
① 城市更新过程中存量市场发展战略与思考
② 既有建筑改造中消防相关政策导向
③ 城市更新中的消防创新型产品应用及市场预测
高伟(论坛主席):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行业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城市更新中的消防布局》。
城市更新是近些年来我们在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课题。我们经过40年的发展,由过去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形态,到现在发展成了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名列数一数二的大国,我们的城市建设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头。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尊重规律,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城市发展中建筑可能逐渐进入饱和(状态),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超饱和了,怎么办?我们就要在存量市场做工作,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城市更新,就是要把那些不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进行改造,对存量的市场进行改造,这是我们一个中心的任务。就消防来说,我们城市更新当中,今天讨论主要是三个问题:城市更新过程中存量市场发展战略与思考、既有建筑改造中消防相关政策导向、城市更新中的消防创新型产品应用及市场预测。
袁狄平: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今天的论坛,分享关于城市更新,未来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考。其实今天大会上的演讲已经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我想无非是标准,还有一个就是智能化、新业态的应对。
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来讲,不仅是从国家标准这方面,特别是从地方标准和指南,因为给它的等级会更加严格,各地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制定和完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的消防技术标准和指南。举例来说,北京发布的《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指南》(2023年版),以及福建都相应出台了既有建筑改造的一些消防设计的要求,这些都是和本地的实际结合,解决当地既有建筑改造中的一些消防设计的疑难问题,标准一定是要先行,没有标准就没有秩序。
在我们审查模式方面的创新:因为既有建筑的改造,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不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的特殊建筑,所以就要探索建立“处方式”的规范和性能化设计相结合的审查模式。对于那些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了改变、火灾危险性增加,执行现有技术这种标准又有困难的这些改造工程,可采用系统化设计,通过相关的管理部门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以专家的评审意见来作为消防审查的依据。所以,可以通过标准和专家的共同审查,来提升我们整体既有建造的消防安全的级别。
从趋势来讲,未来我们既有建筑的改造工程明确了消防安全的要求。总体来讲,它的总体安全是不能降低的,改造后的既有建筑的总体安全应该不低于原有建筑的设计标准,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部位还要做出一些严格的要求,涉及一些人员密集、高层建筑、地下空间这样的既有建筑改造,一定是在消防设施设备的功能、疏散通道的设计,包括我们的报警系统、应急疏散指示、防火分隔等方面,他应该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那么其他方面,优化审验管理流程,推进一体化监管融合等方面,各地都有相应的政策,他会引导我们市场未来的拓展和发生。
城市更新中的消防创新性产品及市场预测方面,既有建筑改造离不开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一个是对于我们传统的消防设施产品,运用新兴信息化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它本质的可靠性和能力方面,无非就是大力推行我们智慧消防技术;第二个是,未来关键的还有运营模式的问题,谁来建,谁来用,怎么运维,未来是制约我们既有建筑改造中消防创新产品应用的一个关键瓶颈。
我们可能要关注智能化时代来临一些新的建筑业态形式的变化,比如未来我们的既有建筑改造可能涉及到要跟低碳绿色相结合,我们的光伏、储能、充电桩都集中在一个建筑以内,未来这样的建筑不光是一个建筑的智能,还有相关的“建筑+新能源”的智能。对于这样一些新的建筑业态,关注它的风险,特别是火灾风险和其他相关风险的辨识、评估和信息化的信息采集获取、融合应用方面,关注提前预测、预警火灾或其他灾害信息的应用,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比如我们新业态里面未来的加能站,在广东特别是深圳地区,加油站已经占不到50%,涉及到加油、充电、充换电,包括氢能的加氢加气,集中在一个加能站里面,这项新型建筑的火灾风险的探测和灭火设施的改造与运用,这方面会产生很多新的技术和产品。那么还涉及到我们这些工业上楼,我们一些既有建筑的改造,把整个产业链集中在一个楼里面,这样一些新业态的出现将极大促进我们消防创新产品的应用。我就从这方面简单讲一下,谢谢!
赵力军: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我谈几个关于创新方面的事情。例如,广东省编制了一个有关物联网的规范,正在排队审批中,在全国还是走得比较前的。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问题,9月份广东省有200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说明它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是比较大的。那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呢?可以看到,各个地方做了很多电动自行车的棚,棚上面采用的工艺有喷淋的、干粉的、气体的,还有细水雾的。
在广东省消防协会的支持下,我们出了一本消防协会的规范,其中提到一种喷头:采用记忆金属组成,可以单独启动,也可以成组解冻,类似于小型的雨淋阀。它可以使用市政自来水,在路边上引一条自来水管接进去就可以了,我们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水的灭火能起到降温和控制火灾的蔓延。比如,一辆电动车着火比较难扑灭,扑灭后又继续烧,而加了这个喷淋以后,它可以防止火从一台车燃到第二台车,而且火场温度急速下降。所以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广东消防协会出台了一个用感温控制记忆金属的灭火系统,这个如果推广,会有电动自行车的存放站得到一些改造。
关于地下车库,我们改造都是把充电桩和汽车新能源车放到地库,老的城市地库最多有喷淋,不会有其他的设施。按照新建广东地方标准,全国也是第一个,是采用泡沫喷淋的方式扩大了保护面积,然后做防火,再延长喷水时间,来起到这么一个作用。
现在问题也来了,到我们国家层面,大规模搞城市更新,我们这个车怎么进去呢?比如惠州一个地下车库着火,由一台车的火灾引燃隔壁车,造成100多台车着火。(也因为类似的案例),所以很多地方都提出来不允许车入库,还有酒店、写字楼,但这又跟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弯道超车是截然相反。所以现在国家车库的规范正在征求意见稿,大致也是走这个思路,地下车库就采用分隔防止火的蔓延,控制充电桩的充电强度,然后再配置喷淋系统。然而现状是,我们老的城建改造,很多地方的楼都是没有装喷淋系统,也没有分隔,所以这对我们产业,我们在做消防的安装,是一个新的市场。
关于装配式建筑,我们现在建设的审查必有装配式,我们国家的装配式评定标准,设备大概只占了很低的值,这个是不对的。实际上在装配来讲,设备的装配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这几年做很多项目,就做了这个装配式的实验,用BIM的设计生产,所有的产品都在工厂里面做好,到现场工人就只需要装配了。
现在国家土木工程学会编了一个设备,与华东院他们编的装配式机电,类似这么一个规范,已经出台了。广州市近年也出了一个装配式机电的地方规范,现在就看看谁会带头指定要把装配式机电单独作为去审查作为立项,那我们这个行业就提高了。就消防来说,如果行业按装配式去发展,也是一个新的方向。
最近,广东省装配式协会专门成立了机电装配式分会,省定额站也专门组织专家去研究在工程定额里面加装配式机电,而在装配式机电里一大部分就是消防。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往国外出口装配式的组件,我们的装配式已经是做到集装箱这么大的模块,整个运到香港,或者是运到全世界的工程,比如说“一带一路”去用。那我们这个定额到底是按每米线缆的长度、每米桥架长度或者每米管道长度去算装配的成本造价,还是按一个集装箱的重量去做,这个事还在研究。
我觉得未来所谓的改造,包括既有建筑改造、城市更新改造,这些技术都会进入到市场。总的来说,我们新的技术可以带领整个行业的发展,谢谢!
李本亮:我简要说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宏观与微观。宏观层面,城市更新应该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是一个国家战略。今年发改委有关领导也提到2025年会继续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包括新的“十五五”也会继续有城市更新的计划。
微观层面举例来说,去年我去了一个海湾的老旧小区项目,去消防室看到产品名牌上,控制产品是2002年生产的,它当时执行的国家标准还是GB4717-1993版,刚才丁主任宣贯2024版,这个标准已经经历了2005版、2024版两代了,但产品还没有更换,超期服役二十多年。海湾产品质量比较过硬,但是二十多年不去更换,两倍的报废周期的使用也是不科学的。但是你要问物业为什么不去更换,首先问题是钱从哪儿来。现在国家的宏大叙事之下,和我们老百姓的微观生活有了联系,国家会有一些投资,或者是一些措施,使得我们这些业主(用户)能够尽快把它更换掉。
第二,存量与增量方面。除了存量以外,这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增量的机会,或者增量的需求。像新能源汽车出现了,而地下车库火灾风险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不能跟原来一样的标准,防火分区、防火单元以及消防设施,都应该是与时俱进去更新的。这一方面我们也想呼吁一下,不仅仅是等同于原来的标准,应该是更高的一个标准。
第三,产品与服务方面。我们知道,城市更新首先更新的是产品,但是这些老旧小区会有一个特点,它的物业服务也是比较薄弱的,你只是更新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过几年仍然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么,现在的数字消防、智慧消防,能不能用简单实用的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一些方便?能不能把他们的一些服务转交到企业,或者是维保公司?比如海湾推出的平台就打通了用户端、维保公司以及企业的信息流,把信息传过来,我们24小时去监控平台,监控这些系统的运行情况、报警的情况、维保的情况,这样会使得我们整个报警系统,或者是整个消防的运行状态都会有很好的保证。
我就分享这三方面的观点,谢谢大家!
杨璐: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们可以说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减量双控、存量更新的阶段。近年来,各地也在大力推进这些老旧建筑的改造工程,以北京为例,青鸟消防今年上半年仅北京地区签订的老旧改造项目就超过1000个,可以说城市更新的综合成效已经在逐步显现,为我们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我在这里分享我三个观点:
第一,在改造的工程当中,我们还是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尤其是要确保整个改造工程是按照我们消防安全规范标准去执行,我们要做的是更新,是焕然一新,而不是讲究着能用。我觉得这是执行的一个底线。
第二,新技术的应用,首先就是物联网,尤其是无线的技术。随着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实际上我们已经有大量的无线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应用于很多消防改造的项目当中,确实也为消防改造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所以在这方面更多的是呼吁针对无线物联网的,不管是地方标准还是国家标准的规范尽快出台,包括应用上的、设计上的、实施上的,这对我们整个行业的产业技术迭代的机会。
AI的技术,实际上从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可以说AI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AI与消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现在有一个什么趋势呢?AI端,我们把一些针对特定场景的数据通过模型训练之后,通过AI训练之后形成一些轻量化的模型植入到我们的终端产品当中,它跟我们通用产品相比,提升性能,尤其是对于特定场景,大大地提高了它的适用度。
青鸟消防一直在坚持消防专用芯片的研发,我们也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新一代的AI推理芯片,这个已经是应用在一些特定行业、特定场景下,为这些行业和场景去赋能,我们的更新改造项目也不例外,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品,我们会在端侧注入AI的能力。像我们在一些边缘节点上的AI,包括现在做的很多消安融合,实际上已经是有AI的身影在其中。在云端,我们更多的通过AI提升使用者用户与系统交互的能力,包括一些大型的复杂模型的部署,把云、边、端三者的AI相结合,来提升整个综合的系统性能,实现自我维护、自我更新、自我学习、自我优化,可以说有换大的想象空间和应用的前景。
但是问题来了,哪些AI部署在云端,哪些在边缘,哪些在终端,这个就需要我们持续地研究探讨的一个领域。所以,我们专业的产业产品公司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关键的角色。
第三,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实际上我们不可避免或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人员的管理,加强对公众的培训,提升我们人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我们整体消防安全很重要的支撑点。
我就分享以上内容,谢谢大家!
曹世华:深华主要是做建筑施工的,跟消防机电有关的建筑施工,到现在也是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接触城市更新也有两三年的时间了,陆陆续续在全国做了一些项目。我今天在这里主要想分享一个挑战和一个建议。
这个挑战刚才各位专家都讲到了,现在各地都在陆续出台一些城市更新跟相关有关的标准,其中重要的就是设计标准和验收标准,这两个标准,我们在实际的项目当中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这种(挑战)城市更新的消防验收是比较难的。我们今年年初有一个项目,那个项目做完了以后验了5次都没有过,最后实在没办法,把设计单位、验收单位、施工单位拉在一起,最终对验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探讨,最后才定出来一个整改标准,最后通过了验收。
我们虽然有了标准,但是每个城市更新项目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不一样的,包括它的耐火等级、通道、消防水资源、平面布置等等全都不一样,实际上是需要一套具体的设计标准,再结合验收标准。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总结了一下经验,在今后接到比较复杂的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有一个提前的、比较早的沟通,大家要把这个项目到底做成什么样,怎么去验收的问题,要提前把它想清楚、说明白,在验收的时候可能会更顺利一点。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挑战。
提一个建议,我们曾经在一些老旧小区改造时,因为场地,还有最近的消防站距离等等这上面有过问题。后来我们尝试用小型消防站的方案去帮助街道或者社区解决消防站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小型消防站,它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它是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基本上7-10天,在工厂做完以后,到现场7-10天安装完成就可以用了,速度快;二、它不需要进行土地审批,因为是可拆卸、可移动的小的临时建筑物;三、它的维护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加入很多新型的消防设备。我们去年做了一个,里面装了灭火的无人机,当然是这种试验阶段的灭火无人机,包括在老旧小区,因为道路比较窄,它配备了一些小型的消防灭火设备,比如说摩托车,甚至一些小型的灭火车。这个是从整个业态和现场的一些特定情况组织的这么一个模式。
这个模式未来在城市更新当中,尤其是对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小区,它能够快速反应人员的配备等等,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我们后续也会跟相关的设计单位,包括一些其他的加强沟通,看看这种小型消防站在城市更新当中,也许它会有一些更大的市场。我们也一直会用这种施工模式和建筑模式的创新角度去看看在施工领域当中还有什么可以创新和更新的地方。今天就分享这些,谢谢!
高伟(论坛主席):谢谢5位大咖从他们各自的领域,从自己的实践当中发表了很好城市更新的观点。总结起来,我们城市更新终极目标是要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更美好、更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审视我们过去取得的成果,把这些成果再进一步地完善、提高。
这里面大家提出来了几个问题:从政策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些新的政策,我们更高的标准、更好的管理,人这个因素都要考虑进来,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因素考虑进来,结合当前科技发展的新事物。比如说是人工智能、数字化,刚才也讲到了装配式建筑,这些都是一些新的技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可以运用到未来,这些都是我们值得考虑的一些东西。
另外,在城市更新当中既有过去遇到的一些老问题没有解决好,可能还有一些新问题出来了,城市更新是老建筑里进行改造,用过去的方式、老的标准,可能不能完全适应新的。
在北京我也去考察了一些老旧建筑的改造,由于是改造的,投资又不足,新改造的可能在美化环境,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安排方面做得不是很理想,反而有些给我们生活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新装的应急广播,总是人们睡觉的时候它就开始广播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要考虑的问题。
在城市更新改造当中,我们一定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的趋势,比如绿色发展、人与环境的结合,我们怎样把一些安全的设计和人的行为结合起来,我们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建筑,还有和周围的环境都需要考虑,不能单单考虑消防问题。这是今天我们各位专家讲的观点,跟我个人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感谢各位的倾听,也感谢各位大咖的合作,我们今后再找机会为大家分享观点,谢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