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如何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给答案!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22-02-16 13:49 出处: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羽檬
近期,各地两会相继召开,为新一年的工作谋篇布局。

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1  第十四届消防品牌盛会  易招通牛企榜

近期,各地两会相继召开,为新一年的工作谋篇布局。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署多途径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加强灾害治理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如何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给答案!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消防救援支队举办冰上救援技术培训班及冰上救援实训演练。 叶里斯汗 周继成 摄

统筹灾后恢复重建

补齐防灾基础设施短板

2021年,我国多地发生自然灾害。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各地充分认清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21年7月中下旬以来,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对此,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将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要科学实施、系统治理,按照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求,经过3年努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完成农村倒房重建,加快集中安置区住房建设,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受损学校、医院完成维修加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修复提升防洪抗灾工程,实施359个总投资2471亿元的重大水利项目。汛前基本完成11类4227项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注重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防涝工程体系。绘制城市地下管网一张图、智慧管理一张网。加快推进住宅小区、重要用户地下配电设施防涝迁移改造,开展易涝积水点综合治理,提标改造地下空间防洪排涝设施,提升地下交通避险能力。

郑州市将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着眼特大城市发展安全,强化前瞻布局、刚性执行,提高各类设施安全标准,建立供水、供电、能源、交通、地下空间等安全防控体系,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加快“轨道上的都市”建设,建设K2轨道快线,布局5G等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2021年,面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山西省上下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针对今年政府工作,该省提出,将在水利设施方面,实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开工一批干支流综合治理项目,在汛期前完成245座水毁水库工程设施及河道堤防水毁修复。

广东省提出,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强化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深圳市将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提高超大城市治理水平。

浙江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新一年政府工作中,提出将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按照适度超前布局的要求,聚焦交通、能源、水利、防灾减灾、新基建等领域,滚动做好项目储备,加快推进在建工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左右。实施一批重大城市建设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燃气管道更新、城市内涝治理,提升城市功能。

上海市将聚力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坚持主动、科学、精准、综合防控,构筑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福建省将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施安全韧性工程,持续加强危房排查整治,完善城市海绵系统,打造一批无障碍示范区。

湖南省提出,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据了解,截至2021年12月8日,湖南省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601平方公里,雨水径流率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其中,常德市作为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从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产业等方面综合施策,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南方丰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创造了样板。岳阳市、望城区、津市市、凤凰县4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在水系、公园、绿地、道路、小区、屋顶等多类型项目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甘肃省提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消防安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推进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建设。贵州省提出,要强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新建2000处地质灾害普适型自动化监测点,并将“提升乡镇消防应急能力,建成150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纳入民生实事。

青海省提出,实施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备灾救灾和应急救护项目建设,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地下管网、防洪排涝等市政设施建设,梯次分类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有效解决乱停乱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让城市更安全、更有韧性。

在对2021年的防灾救灾减灾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各地明确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短板。灾后重建、韧性城市建设等备受关注。

优化预案完善体系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是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各地结合应急预案管理现状,紧紧围绕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及要求,注重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完善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北京市提出优化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预报预警水平,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增强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管理能力。山东省将实施公共安全提升行动,加快省级救灾物资中心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统筹做好防震减灾、防汛抗旱、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

围绕强化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江苏省将健全应急管理人才与技术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大安全风险排查研判和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健全应急管理人才与技术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将围绕创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目标,全面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统筹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栓、消防通道等设施,全面提升超高层建筑施救能力。沿江提排流量提升至120立方米/秒,全市域范围实现“旱能引、涝能排”。

黑龙江省提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建设,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水旱灾害、极端天气等重大灾害应对能力。落实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制度,下好安全防范“先手棋”。内蒙古自治区将从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应急物资储备、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有力处置风险。

湖北省提出,要强化应急处置预案和物资储备管理,提高基层防控能力。积极防范应对极端灾害天气,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等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安徽省提出,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编制省级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加强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广播体系建设,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等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川省将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实施城市内涝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完善巨灾和极端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气象、水文、地震监测预警,强化实战演练和应急物资储备,加快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省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提升综合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成果,落实最严防火令,支持乡镇(街道)依法行使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处罚权力,健全群众参与防火保障机制。做好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可燃物计划清除,推进高火险区防灭火通道、隔离带、消防水池水罐建设。用好高分卫星和火情监测即报系统,完善科学扑救火方案,统筹调度力量,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成都市提出,统筹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成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打好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作业和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抓好防洪排涝、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推进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强“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新组建区(市)县级应急救援尖刀队23支,实现每个社区建立1个微型消防站,协同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技能指导等活动。

聚焦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陕西省提出要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高特大城市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用好人防应急支援体系,切实提高防控重大风险和应对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的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加快建立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应急指挥中心,推动应急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进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等建设,加快形成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应急救援体系。

云南省2021年完成了23个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漾濞地震民房恢复重建全面完成。今年,该省将继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多数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预案完善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对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拿出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具体措施,提升自然灾害监测能力、物资储备能力、基层防控能力等成为焦点。伴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实施,各省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