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全国火灾亡947人、住宅火灾亡人占比较高、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主因……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24-06-03 10:40 出处:国家消防救援局 编辑:@多米

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4&第十七届品牌盛会  2024消防中国万里行  回顾CFIC2023&品牌盛会  易招通牛企榜


国家消防救援局

5月30日上午

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今年1-5月全国消防安全形势

消防安全治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全国火灾亡947人、住宅火灾亡人占比较高、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主因……

今年年初,河南南阳、江西新余、江苏南京接连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消防救援局会同有关方面开展集中整治,遏制火灾多发连发势头,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主持人、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一级指挥长孙毅军: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消防救援局首次新闻发布会。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全国火灾亡947人、住宅火灾亡人占比较高、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主因……

长期以来,无论是灾害事故救援行动,还是消防安全社会治理,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始终是消防队伍赴汤蹈火、履职尽责的力量源泉,支撑着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一场又一场战斗。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帮助。从今天开始,国家消防救援局将开展例行新闻发布,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回应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关心关切,以负责任的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期待消防事业发展和消防队伍建设能够得到新闻媒体和全社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敬意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今年以来的消防安全形势和专项行动开展情况。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我的同事,他们是: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高级指挥长李万峰先生,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高级指挥长刘激扬女士。今天的发布会有两个环节,一是请李万峰先生介绍今年以来消防安全形势和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二是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下面,先请李万峰先生介绍情况。

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高级指挥长李万峰: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在国家消防救援局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情况。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全国火灾亡947人、住宅火灾亡人占比较高、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主因……

今年年初,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火灾形势,河南南阳、江西新余、江苏南京接连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多发连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国家消防救援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决策部署,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压实责任,会同有关方面开展集中整治,遏制火灾多发连发势头,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从火灾总体情况看,截至5月20日,全国共接报火灾45万起、亡947人、伤989人、直接财产损失26.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亡人数上升19%,起数、伤人和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下降4%、7.7%、28.9%。亡人数上升主要是年初几起重特大亡人火灾造成的。

从火灾发生的区域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火灾数量分别占全国的45.1%、26%、21.1%、7.8%,亡人数占比分别为32.2%、30.8%、31.1%、5.9%;城市、农村火灾数量占比分别为39%、61%,亡人数占比分别为51.4%、48.6%。火灾与区域性经济、人口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因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江西、河南、江苏的火灾亡人相对较多。

从火灾多发的行业领域看,有4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是住宅火灾亡人占比较高。发生此类火灾13.8万起、亡726人,占亡人总数的76.7%,较去年同期上升25.4%。二是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上升明显。宾馆、餐饮等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7400余起,火灾起数较去年同期上升40.5%。三是厂房库房火灾亡人增加。各类厂房库房发生火灾8768起,亡61人,起数同比下降5.7%,但亡人数同比上升7%。四是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不容忽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有4亿辆,每年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近3年相关火灾年均增长20%。今年以来已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0051起,造成35人死亡。这类火灾发生在我们身边,直接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从引发火灾的原因看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这两类原因诱发的火灾占到了火灾总量的近一半,分别为26.2%、22.3%。

针对今年以来的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特点规律,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长短结合,在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消防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一方面,针对火灾暴露问题和冬春火灾风险,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行动,国家消防救援局细化方案推进落实,各地紧盯“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三类场所”,严查严治违规动火动焊作业、安全疏散条件不足、违规设置防盗网和广告牌等“三类问题”。另一方面,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和“顽症痼疾”,深入开展“拆窗破网”、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大型综合体、学校医院、文物古建筑等高危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特别是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力争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已进入夏季,气温升高,火灾易发高发,又叠加汛期影响,各类致灾因素多。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应急管理部工作部署,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以高水平消防安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新闻媒体非常关注关心消防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为提升公众安全素质、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主持人孙毅军:

感谢李万峰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青年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今年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总量如何,灾害类型呈现哪些特点,与以往相比,有无明显的变化?请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李万峰: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截至5月20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86.4万起,出动消防救援指战员1000万人次、消防车180.4万辆次,营救和疏散群众13.1万人。总体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应急救援任务总量持续攀升。这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承担“全灾种”救援任务的必然结果。年接处警量从2018年的110万起逐渐增加至2023年的213.9万起。今年以来继续呈现攀升势头,接处警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2%,平均每12秒就处置1起警情。

二是火灾扑救仍是主要任务。共处置火灾45万起,占整个警情总数的52.1%,特别是河北、山东、河南、甘肃等地区,火灾扑救占本地警情总数的七成以上。

三是火灾之外的人员涉险事故救援占比大。共参加各类救援15.3万起,其中涉及人员紧急营救、搜救任务的10.7万起,占救援总数的七成。

四是南方地区自然灾害救援任务重。今年以来南方多地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引发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相关地区自然灾害救援任务5509起,其中,广东、湖北和江西三地任务最为繁重,合计占了此类警情的七成。

五是社会救助增多。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社会救助15.2万起,较去年同期增加23.4%。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强化事前防范,科学调派力量,精准出击、有力处置,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里也有一个情况需要特别提出,今年以来,我们全队伍还接报虚假警4.8万起,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一方面给我们一线指战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借此机会,也向公众做个提示,报假警是典型的违法行为,希望全社会共同抵制此类行为。谢谢。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上个月国务院部署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请问这个行动目前的进展如何?谢谢!

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高级指挥长刘激扬: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全国火灾亡947人、住宅火灾亡人占比较高、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主因……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火灾是呈多发、频发的趋势。近三年,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平均年增幅高达20%,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较大损失。对此,国务院专题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成立了全国整治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就设在国家消防救援局。行动部署以来,各省各部门均印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部署会议、成立了实体化的运行专班。主要工作进展是:

一是完善了标准要求。工信、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发布了强制性国标《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会同消防部门印发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和公告管理办法。消防部门对建筑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做出了要求。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湖南、陕西、新疆等地,启动了制修订地方法规标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的管理

二是突出了重点攻坚。发展改革、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引导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屏蔽“解限速”“增容量”等违规关键词。商务部门已经将电动自行车纳入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重点任务清单。能源部门正在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电服务工作。邮政管理部门加强了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禁止寄递管理。天津、贵州、青海、新疆等地,推动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纳入了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共同实施。

三是集中排查检查。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路面执法检查。消防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已经组织开展了两轮集中夜查行动。北京、吉林、浙江、安徽、四川、宁夏等地,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四不两直”暗访督查。

四是创新整治措施。天津、辽宁、河南等地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通告,全面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行为。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甘肃等地,强化技防、物防措施,提升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火灾防范能力。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陕西等地,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规范充电费用,试行平价充电,降低充电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总体的部署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创新驱动、齐抓共管,推动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个环节的整治工作,努力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水平。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发言人提到,今年以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了几起重特大火灾事故,火灾形势较为严峻,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消防部门做了哪些方面的措施?谢谢。

孙毅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了几起重特大火灾事故,暴露出违法违规施工作业、疏散通道不畅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开展了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大整治等专项行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组织全面排查。围绕“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三类重点场所,聚焦违规动火动焊作业和生产经营、安全疏散条件不足、违规设置防盗网和广告牌等三类主要问题,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摸排检查,共排查三类场所1908万家次

二是分类整改隐患。对于单位场所容易整改的问题,依法督促及时整改;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明确整改责任和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和时限;对于逾期不改或拒不整改的,提请政府集中挂牌督办。行动期间,各地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862家,督改隐患问题496万处

三是开展联合执法。我们会同教育部部署开展校园自查、督导检查、宣传培训、消防演练、督办整改“五个联合”行动,派出执法小分队赴重点省市开展联合执法。各地消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临时查封2.98万家,责令“三停”2.68万家

四是集中约谈曝光。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集中曝光典型隐患和突出问题,督促各地对86起典型案例实行倒查问责。各地政府、行业部门约谈2.8万次,发出警示提示函8.8万份,曝光社会单位9.4万家。

五是强化培训演练。各地组织发动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基层执法人员、网格员、消防工作人员,“九小场所”的经营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员工、保安员等“七类重点人群”和单位(社区)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等“三支处置队伍”开展演练1386万人次,切实提升社会单位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能力。

六是开展督导检查。国家消防救援局派出10个督导组下沉市县,分5个片区开展了两轮实地督导,各地消防部门累计派出6.5万个督导组、3.5万个执法小分队开展督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从根本上建立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的制度机制、责任链条和防控体系,坚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今年2月,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了《关于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通告》,各地也开展了“拆窗破网”行动,请问这项行动取得了哪些效果?谢谢!

刘激扬:

感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提到的,通告名称它所表述的“拆窗破网”,是指依法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的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去年以来有影响的几起火灾事故中,这些障碍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被困人员的避难逃生和消防救援人员的灭火救援作战。为此,我们结合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部署了“拆窗破网”行动。

行动开展以来,各地消防部门通过督促单位自查、发动基层排查、推动部门联查、加强监督抽查等形式,加快了排查拆改的进度,提升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全国共排查拆改违法违规设置的防盗网、防盗窗、广告牌约880万处。我们还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集中曝光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提高社会公众对“拆窗破网”行动的支持和参与度。

下一步,我们将把“拆窗破网”行动和其他重点的任务统筹结合、同步推进,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谢谢!

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

今年4月1日起,我国已进入汛期,广东等地也发生了汛情,截至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抗洪抢险任务是怎样的,有哪些总体部署?

李万峰:

谢谢您的提问。全时备勤、随时战斗,是我们这支队伍的常态。在抗洪抢险当中,消防救援队伍一般承担营救人员、转移群众、运送物资、排水排涝、防疫消杀等任务。针对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等特点,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防总部署要求,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朝前防范应对。

一是抓救援准备。健全会商研判、应急值守等机制,修订完善救援预案,强化与各类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勤联战,形成救援合力。

二是抓训练演练。围绕遂行“防大汛、救大灾”任务,强化针对性训练演练,前不久在浙江举行的“应急使命·2024”国家级演习就是以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救援为背景展开的,我们组织了5000余名指战员参演,锻炼提升搜救遇险人员、应急排水排涝等专业救援能力。

三是抓前置备勤。根据汛情预警,提前在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前置力量装备,确保就近就快投入救援行动。比如,在今年4月中下旬,广东北江流域特大洪水抢险救援中,消防救援队伍分别在北江流域的重点地区韶关、清远、肇庆三个方面前置1000余人,赶在洪峰到达前把力量部署到位。广西消防救援队伍在5月18日至20日的强降雨抢险救援中,紧跟雨情、汛情、灾情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力量,部署38个前置点,预置228名指战员、52辆消防车和38艘救援艇,最大限度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四是抓科普宣传。结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统筹加强消防安全与紧急避险等常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今年入汛以来,我们全队伍已出动指战员1.69万人次,参加抗洪救援2032起,营救疏散群众5085人。在梅大高速公路塌坍救援中,4小时内我们救出了生还群众28人。在广东北江特大洪水救援中,连续奋战7天6夜,营救和转移群众1062人。特别是4月20日广东清远普降大暴雨,阳山县阳山中学750名学生被洪水围困,消防救援指战员采取涉水背抱、舟艇接力运转等方式,及时将被困学生全部安全转移。

下一步,我们也将针对雨情汛情灾情做足准备、严阵以待,科学调度力量,高效开展救援,有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谢谢。

人民网记者:

今年学校火灾事故受到了广泛关注,请问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为此,消防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孙毅军: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今年1月19日,河南省方城县英才学校一学生宿舍发生火灾,造成13名学生死亡。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导致在同一建筑的教育培训机构内的学生多人遇难。今年春季开学至今,我们统计的3月1日到5月27日之间的数据,全国学校共发生火灾516起,总数同比去年上升了2%。从火灾发生的场所看,幼儿园、托育机构火灾占学校火灾总数的15.1%,小学火灾占总数的16.2%,中学的火灾占总数的25.8%,大学及职业技术学院占总数的33.7%,校外培训机构、成人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占总数的9.2%,这其中就包括引起广泛关注的5月2日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和5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公寓宿舍火灾。校园的消防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总结学校火灾的原因和教训,暴露出最主要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消防安全自查自改不彻底;同时,也普遍存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生及教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

针对学校火灾多发实际,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组织校园自查。指导各地约谈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对重点部位和容易引发火灾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自查,开展电气线路、电器设备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是实施督导检查。指导各地教育、消防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聘请第三方专家、抽调业务骨干对学校自查自改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国家消防救援局也联合教育部派出了工作指导组,对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

三是开展宣传培训。联合教育部门制作消防宣传培训资料和课件、火灾案例警示片,指导学校教职工广泛开展消防培训。3月中旬,我们还联合教育部举办了“学校火灾逃生疏散演练公开课”直播活动,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观看。

四是强化消防演练。指导学校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强化应急处置等业务培训,与辖区消防救援站开展联勤联训。指导制修订消防疏散预案,尤其是夜间的预案,强调必须结合住宿人员的数量、教职工值班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程序,并通过演练磨合完善预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与教育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等工作机制,共同指导各地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压降学校火灾事故。谢谢。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