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2016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CFIC2016)网络直播消防十大品牌和杰出领袖颁奖现场直击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三章 发展建设主要任务
第四章 发展重大项目
第五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
前言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是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总体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市政府批复的《北京消防队站规划(2006年-2020年)》编制的市级专项规划,是全面提升北京市火灾防控水平和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五年规划,是北京市消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关于北京市消防工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消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任务和发展路径,是今后五年北京市消防工作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下,全市消防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以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为抓手,切实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积极完善火灾防控体系,着力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消防安全素质,确保了全市火灾形势基本稳定,消防事业发展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消防安全责任持续推进落实。修订实施《北京市消防条例》,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各级消防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联合检查、协调督办、评价考核等工作机制规范运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户籍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建成316个大网格、5793个中网格、33355个小网格。市、区(地区)、街道乡镇三级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消防安全领导责任、行业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责任、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重大消防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消防安保中,排查重点场所、重要线路及周边和社会面单位223.7万家次,整改火灾隐患253.31万件,开展灭火调研21850次,组织现场执勤9000余场次,出动人员15万余人次,车辆1.5万余辆次,全面构筑了点、线、面一体化火灾防控体系,实现了“点上”绝对安全、“线上”万无一失、“面上”平稳可控的目标。
图1全市现有消防站分布图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市财政累计投入消防站建设经费4.2亿元,建成1个战勤保障基地,新建52座消防站,改建或扩建28座消防站,完成10座消防站立项手续办理,消防站总数达到146座(含10座正在建设的消防站)。新增市政消火栓21146座,总数达50884座,新增率61.74%,完好率96.3%;建成海淀区上庄水库和通州区台湖公园两个消防取水码头,配置消防水鹤6个,实现全市消防码头零的突破;通过老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乡结合部供水管网延伸及乡镇自备井改造,改善了消防供水条件。
——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日趋完善。以消防部队为依托,成立北京市综合应急救援总队、16个区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和1个轨道交通消防支队,建成由指挥部、勤务保障分队、21支地震灾害搜救队组成的市、区两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组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轨道交通、山岳救援、水域救援6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防消联勤”长效机制,形成119与110、120、122资源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建立环首都七省市区域消防警务合作机制。市财政投入经费10.8亿元,购置消防车443辆、个人防护和灭火救援等器材47余万件(套)。新建5支乡镇专职消防队,全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达216支、人员3058人、车辆369辆。
——消防工作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改造升级全市“119”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完成10个区消防指挥中心,建成总队、支队和中队消防信息网和调度指挥网。建成119报警信息定位导航、图形化调度、水源搜寻、火灾影响范围分析、警务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实现3G视频传输率100%。应用综合业务平台、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和社会公众服务平台,配置移动指挥终端、执法终端和办公终端800套,实现灭火救援、防火监督、部队管理、后勤保障工作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完成2000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物联网建设任务,建成33个高点火灾监控探头,实现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全过程监控。开展远程灭火系列装置、新型消防员灭火个人防护装备、高层建筑消防数字化技术等科研开发和应用,解决了一批消防工作技术难题。
——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效果显著。开展“清剿火患”、“大排查大整治”、“消防平安”等专项行动20余次,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清剿“大兵团”作战4次,持续开展商市场、彩钢板、外墙保温、高层建筑、消防产品质量等专项整治160余次,整改火灾隐患103.79万余处。挂账督办196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66处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销案134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3处区域性火灾隐患。建立火灾隐患情报信息机制,在全国率先开通“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热线电话,受理消防咨询13万余次,受理隐患举报4.8万余次,查实率为50%,消防安全环境有效改善。
——市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出台《北京市贯彻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纲要实施意见》,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和社会培训教育内容,组织消防宣传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6万余场次。利用广播电视、楼宇电视、户外视频、地铁显示屏播放消防公益广告7.2亿条(次),每天覆盖人群1500万人次。购置消防宣传车5辆、模拟逃生帐篷8套,发放消防宣传材料1000万份,组织消防站开放17500场(次)。开通“北京消防”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粉丝达到700余万,累计发布提示信息2万余条,居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达到69.9%。
图22014、2015年居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查得分情况
——火灾整体形势基本保持稳定。“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发生火灾19866起,死亡208人,受伤103人,直接财产损失26052.78万元,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保持平稳。首都政治中心区未发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全市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从火灾原因看,电气和用火不慎居前两位,分别为6381起和3176起,占火灾总起数的32.12%和15.99%;从火灾发生场所看,住宅宿舍类火灾最多,共6836起,占火灾总起数的34.41%。
表1“十二五”与”十一五”期间全市119接报警情况
年 份
火 警(起)
抢险救援 (起)
社会救助(起)
合 计
“十二五”时期
2011年
6424
4849
6729
18002
2012年
4856
5357
8456
18669
2013年
4991
8672
9087
22750
2014年
4961
9300
10675
24936
2015年
4342
9709
9802
23853
合 计
25574
82636
108210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
50788
35057
85845
表2“十二五”与”十一五”期间全市火灾基本情况
年 份
火灾起数(起)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直接财产损失(万元)
“十二五”时期
2011年
4044
30
41
5034.98
2012年
3409
26
6
2954.51
2013年
4214
53
18
5265.94
2014年
4478
51
15
7814.46
2015年
3721
48
23
4982.89
合 计
19866
208
103
26052.78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
33846
172
202
22554.10
表3“十二五”期间全市火灾原因基本情况
年份
合 计
放火
电气
生产作业
用火不慎
吸烟
玩火
自燃
雷击
静电
不明确原因
其他(含遗留火种)
2011
4044
103
1274
142
797
260
163
81
6
2
39
1177
2012
3409
71
1235
112
540
148
111
126
2
1
11
1052
2013
4214
134
1348
165
633
105
56
111
14
3
27
1614
2014
4478
107
1321
115
704
100
47
117
3
2
21
1941
2015
3721
73
1203
110
502
101
58
90
3
4
22
1483
共计
19866
488
6381
644
3176
714
435
525
28
14
120
7267
表4“十二五”期间全市火灾场所基本情况
年份
合计
住宅宿舍
办公场所
商业场所
餐饮场所
交通枢纽
物资仓储场所
厂房
农副业场所
建筑工地
交通工具
垃圾及废弃物
其他
2011
4044
1395
19
76
122
18
84
117
142
54
749
253
1015
2012
3409
1290
31
102
93
17
91
76
110
51
670
118
760
2013
4214
1458
41
97
126
8
128
99
148
38
822
335
914
2014
4478
1455
37
70
113
8
90
90
210
43
734
477
1151
2015
3721
1238
38
97
135
20
79
54
136
23
621
342
938
共计
19866
6836
166
442
589
71
472
436
746
209
3596
1525
4778
二、“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全市消防事业发展建设成效明显,但是,与北京市的特殊地位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火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体制性、瓶颈性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消防站建设进度较慢。 “十一五”以来,全市完成89座消防站建设任务,消防站从2005年底的57座增加到目前的146座。但是,由于消防站规划选址用地落地难、区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落实难、部分远郊区建站配套资金落实难等原因,消防站建设进度仍然比较缓慢,消防站数量仍有欠账,特别是部分区欠账较多,消防站布局还与城市建设发展不相适应。
——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消防站数量不断增多,公安现役消防警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而政府专职消防力量发展缓慢,新建消防站只能靠拆分原有消防站警力补充,消防力量编配捉襟见肘甚至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与此同时,全市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发展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65支,消防车141辆,人员1228名;企业专职消防队76支,消防车161辆,人员1045人。另外,按照标准,还有12个建制镇未建政府专职消防队。这些专职消防队大多数常备执勤人员不满半数,单班执勤力量比较薄弱。消防力量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北京消防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消防水源建设滞后依然存在。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和管理职责不明确,缺少统一规划。按照国家《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全市市政消火栓应建67217座,实有50884座,市政消火栓建设还与城市道路发展不能同步,特别是郊区、村庄消防水源严重不足。同时,全市消防水源建设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消防水源不足地区尚有718处,其中东城2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77处;另外,全市有183处天然水源尚未建立消防取水设施,天然水源利用率低。
——执勤消防车辆配备仍有缺口。全市现有城市主战消防车114辆、具有救援功能的举高类消防车70辆、多功能抢险救援消防车61辆、照明消防车15辆、排烟消防车10辆、供气消防车10辆。但是,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全市消防车特别是特种消防车配备仍然存在缺口。
——火灾防控基础仍有薄弱环节。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市民消防安全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违法经营、违章生产现象时有发生,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特别是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员密集、群租群居,消防安全条件差,极易发生火灾甚至造成群死群伤。2011年4月25日发生的大兴旧宫镇南小街自建房火灾和2013年11月19日发生的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小武基村临38号院火灾,都发生在城乡结合部地区,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暴露出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消防基础工作薄弱、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等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三、“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的突破阶段。面对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繁重任务,面对筹备2022年冬奥会、建设城市副中心等重点任务,消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经受严峻考验。
(一)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消防工作承担更大责任
北京是我国国家机关、外交机构最为集中的城市,全市设有中央、国家机关100余家,长期承担重要政治活动场所40余个,常驻大使、领事馆等外交机构200多个,驻华国际组织机构170余家;北京是我国文化机构和活动最为密集的城市,有各类文化中心和场所4200余家,其中电视、广播、报社等新闻出版单位1200家,影视制作机构2800家,影院150余家,演出活动场所110家,这些场所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北京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创新园区最为聚集的城市,现有高等院校125所(其中国家重点建设高校34所),科研机构288家(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238家),高新技术企业7000余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大型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密集,高端企业聚集,特别是承担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主要职能的政治中心区,场所极为敏感,地点尤为重要,消防安全工作风险极大、标准极高、要求极严,消防安保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树立“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切实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务必采取更加严格的工作标准,落实更加严厉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万无一失,切实做到干干净净、平平安安。
除了承担繁重的重大消防安保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全市消防部队参与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82636起,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35.7%。但是,全市的消防队站、人员、车辆、装备等发展还存在滞后的问题,与承担的任务还不相适应,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我国香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五年,首都消防事业发展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需要精心谋划,强力推动,全面发展。
表5世界主要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基本状况一览表
城市
纽 约(陆地)
伦 敦
巴 黎
东 京
香 港(陆地)
上 海
北 京(平原)
城市面积(平方公里)
789
1587
801
1765
1100
6340
6390
常住人口(万人)
849
842
670
1308.8
726
2415.2
2114.8
消防站(个)
218
113
77
293
128
151
146
消防员数量(人)
12008
7000
8200
18152
10043
9300
7370
消防员占人口比例(‰)
1.41
0.83
1.22
1.39
1.38
0.39
0.35
图3各城市消防站平均服务人口及面积对比
图4各城市每10万人拥有职业消防员数对比图
(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消防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重要战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北京非首都功能不断调整疏解,信息网络、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新能源、新材料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一批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将在全市兴起,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产品的广泛使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灭火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并存、新老问题叠加、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必将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新矛盾。同时,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人口高度集中、公共安全事件易发、交通拥堵、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大城市病”日益突出,给城市火灾防控带来新挑战。
面对新时期城市发展对消防工作带来的风险挑战,面对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对消防安全的迫切需求,面对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重要任务,面对消防工作服务对象发生的深刻变化,需要着力补齐灭火救援能力滞后、装备不适应、基础工作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消防工作短板,完善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完善现代消防责任体系,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快消防技术服务一体化改革,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需要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消防规划,全方位推进京津冀区域消防警务深度合作和一体化建设。
(三)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消防工作经受更大考验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必然要求消防安全环境优良。但是,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消防安全现状来看,火灾防控难度大,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一是高层建筑数量多、分布集中。目前,全市有高层建筑20297栋,其中,一类高层建筑4510栋,二类高层建筑15787栋;公共建筑4548栋,居住建筑15749栋;百米以下建筑20182栋,百米以上建筑115栋。高层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形状异型多样、结构功能复杂,建筑内人员高度集中、易燃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易形成立体燃烧,疏散困难,灭火和救援难度大,易造成群死群伤。
二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单位多、潜在危险大。目前,全市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2536家,其中,生产企业49家(除公司总部和已停产企业外,实际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35家),经营单位2487家,包括剧毒经营单位64家、油库33家、加油站1030家、气体经营单位161家、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1197家。同时,有重大危险源单位85家124处,涉及汽油、柴油、液氨、甲烷、液氯、丙烯腈、甲醇、丙烷等30余个品种;有涉氨单位154家,烟花爆竹企业10家。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和油品、燃气输送管线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处置难度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巨额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
三是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大。目前,全市有独立地下建筑1261处,主体建筑附属地下空间19705处,总面积3000余万平方米。地下建筑形式多样,大多处在繁华街道、广场、十字街道等处,主要用于购物中心、娱乐广场、停车场、大型仓库等。地下建筑尤其大型地下建筑面积大、体量大,贮存物资种类杂、数量多,内部格局复杂、通风排烟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起火点隐蔽,大量高温烟雾及有毒气体积聚不散,人员疏散、火情侦查和灭火救援难度大。
四是轨道交通线路长、客流量大。目前,全市城市轨道交通已投入运营线路18条、总里程554公里,有轨道运营站点334座(地下站点262座,地上站点72座,换乘站65座),日均客流量1100万人次;在建轨道线路16条,涉及在建标段83个。地铁结构复杂、电器设备多、出入口少、疏散线路长、通风照明条件差,运营期间人流量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处置难度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五是文物古建筑数量多、致灾因素多。目前,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其中,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26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5处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59处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基础设施缺乏,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巨大影响。
六是人员密集场所数量大、动态安全隐患多。目前,全市共有人员密集场所14907处,其中公众聚集场所14260处。这类场所建筑功能多样,大多处于繁华地区,人流量大、易燃可燃物品存量大,消防安全动态隐患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七是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条件差、防范难度大。目前,全市老城区(城中村)占地面积约65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343万人,约有出租房屋74200余间,建筑物42900余栋,小型生产经营场所17780余处;城乡结合部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等区,涉及乡镇街道70余个。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人员密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火灾隐患突出,消防安全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消防车辆难以进入,扑救难度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图5全市高层建筑分布图
专栏1:关于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为超高层建筑。按照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高层建筑又分为一类和二类:
名称
高层民用建筑
一类
二类
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米,但不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 4.省级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 5.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表6全市人员密集场所情况
分类
公众聚集场所
门诊和病房楼
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
养老院福利院
托儿所幼儿园
公共图书馆阅览室
公共展览馆
博物馆展示厅
劳动密集型企业
旅游、宗教场所
公共娱乐场所
宾馆饭店
候车室航站楼
体育馆会堂
火车站
商场市场
数量
2938
4280
43
135
4
1864
496
1503
505
1530
54
24
75
1254
202
专栏2:关于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全文链接:北京市“十三五”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二、三)
北京市“十三五”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四、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