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应该准备哪些物品来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市民政局给出了建议,在其昨天推出的本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中,包括手电筒等基础应急用具和巧克力、驾照等物品。该清单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动态调整,市民政局下一步将对这些物品质量制定统一标准,对困难群体的优惠措施也在考虑中。
应急逃生绳
呼吸 面罩
手电筒
灭火器
救生哨
建议清单基础版(必备)
巧克力和驾照入围清单
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根据调研,自然灾害发生后救援物资和资源很难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七成受灾者在最初的时间里靠自救和互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必要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就可在外部救援物资送抵前,为家庭成员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因此,市民政局会同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通过社区访谈、召开研究论证座谈会等方式,提出了北京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该清单由基础版和扩充版两部分组成,基础版分为应急物品、应急工具和应急药具三大类,包括手电筒、救生哨、逃生绳等十种物品。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丁长利表示,家庭应急物资首先考虑功能性,这些是最基本的备灾物资,应用广泛,建议居民家庭必备,并集中储备,便于存取。扩充版包括个人用品等6大类共60种物品,包括干脆面、巧克力和驾照、结婚证、房产证等物品。
应急物资选择考虑北京特点
清单物品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丁长利表示,市民政局会同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社区访谈、问卷调查和召开研究论证座谈会等方式,参考国内外相关救灾经验后,根据北京市城市灾害特点与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要求提出了清单。
北京师范大学救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武建军教授表示,根据他们的调研,发现80%的家庭都备有部分应急物品,但也有家庭没有,“有的甚至完全没这个意识,这就需要建议他去准备”,他说这份名单考虑了北京特色,“比如北京没有台风灾害,所以应对台风的相应设备并没有进入北京家庭的必需品名单,”丁建军表示,北京面临的自然灾害有20多种,但很多都是对农作物、建筑产生影响的,因此,他们更多考虑对人会产生影响的灾害作为应对预设灾害,“比如北京面临最可能的灾害是洪涝、火灾、地震等”。而这些物品也都有特定考虑,“比如巧克力热量高,而灾后逃生阶段之后,人总要继续生活,需要驾照等证件”。
清单将每年更新一次
李红兵表示,清单推出后,将根据实际效果调查和民众反馈等,对清单内容进行动态调整,每年更新一次。他表示市民政局目前是提供建议,“起导向作用,呼吁民众认识到应急救灾的日常准备的重要性”,建议民众按照清单自行购买,下一步可能会考虑对困难群体提供一些优惠措施。
此外,目前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众多,而这些物品又是用于救生,质量至关重要,李红兵表示,市民政局下一步将考虑就产品的合格标准进行研究,“推荐一些合格放心的生产厂家,具体措施还在研究,”他表示这方面措施有望今年10月份出台。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