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辽宁沈阳消防“特种部队”全景揭秘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9-07-08 09:31 出处:辽宁日报 编辑:@iCMS
【慧聪消防网】5月16日,抚顺市新抚区西七路农贸大厅发生火灾。抚顺、沈阳消防支队派出十余个攻坚组火速救援。

【慧聪消防网】5月16日,抚顺市新抚区西七路农贸大厅发生火灾。抚顺、沈阳消防支队派出十余个攻坚组火速救援。

暗红的火焰卷着毒烟扶摇直上,几十米之外仍感热浪扑面。危险面前,攻坚队员冲入火场内部,纵深70米,用水枪猛烈扫射,直打火点根部,终于将火势压下,安全疏散20余名群众。

“5·16”救援,只是我省消防攻坚的经典战役之一。盘锦15吨液氨泄漏、丹东铁丰宾馆火灾……无不展现了全省“超级消防战士”们的勇敢与智慧。他们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尖刀,既快又准地扎进火场内部,在最快的时间里救人、抢险。具备常人所不能的本领,完成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是攻坚组成员的使命。这些“超级战士”如何练成?7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沈阳市文官屯的消防训练基地,多角度地揭开谜底。挑战极限一天磨破一双袜子

我省共有消防官兵7000余人,能选入攻坚组的不过600人,是真正的“十里挑一”。他们来之前,都已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来自鞍山支队的冉志江,是全国岗位训练标兵,功勋卓著。但是,即便这么好的底子,冉志江依然感觉到了每日的疲惫不堪,“我们训练的强度之大、标准之高,不亲历过,根本想象不到!”

据省公安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李金华介绍,进入攻坚组后,体能考验是必过的一关。在3倍于平时训练的强度之下,很多人会被淘汰。但如果能挺过来,就会同影视剧中经历过“魔鬼训练”的战士一样,产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按照规定,每批参加集训的人员,都需要封闭训练两个月,每周6天,每天12小时。“七个一”,是战士们每天早晚的必修课,即: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杠端臂曲伸、100个引体向上、一套体能综合训练操、负重爬楼、每天一次5000米。

与常规训练不同的是,每一个训练课目,大家几乎都是在负重物状态下进行的,像爬楼,需要背负15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20公斤重的两盘水带,在10层高的楼里连续往返3次。

当然,“七个一”还只能算是小儿科。教官故意选择在高温、风大恶劣天气下,负重进行25公里野外拉练,才是对战士体能极限最大的挑战,大部分出局者,都是因为这一关没有坚持下来。

很多人都知道,部队专用胶鞋和袜子十分结实。但在攻坚组的训练中,战士们的袜子一天就磨破一双,胶鞋一个月跑坏两双。

隋晓航是攻坚组的教官之一,训练场上,没人见过他的笑容。他严厉到哪怕战士的一个动作不规范,都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批评一顿。“必须这么做,现在心慈手软,他们就可能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实战中队员就难以起到攻坚作用。”技能训练模拟实战提升应变能力

斜梯、巷道、转笼、独木桥、管道、塌方,高温、黑烟滚滚、撕心裂肺的呼救声……战士们手持电筒,或匍匐前进,或低头弯腰,在极其狭窄的空间里搜寻着被困群众,摸索着逃生出口。

这不是真正的火灾现场,但却令攻坚组的战士们经历着一次最恶劣的救援环境。这就是我省投资数百万元引进的首个“烟热训练馆”,其模拟水平,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

在沈阳市消防训练基地,一共有7大区域,包括化工装置区、高层建筑区、油罐区、坍塌区等等。全部都是比照火灾现场的原貌建成的,每天,战士们在各区域中反复进行实战演练。

如果说,体能训练是为了增强攻坚队员们在救援中的速度和耐力,实战演练则是为了提升其应变能力,在“攻得进、上得去”之后,实现“守得住打得赢”的终极目标。

战士们在演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个攻坚小组由4人组成,各司其职。在救援过程中,他们能够随着现场的变化而迅速变换“1-2-1”、“3-1”等多种队形,无论是立体进攻、纵深进攻,还是排险抑爆、破拆堵漏、撤退自救,大家都能十分默契而又迅速地完成。这也是攻坚组能够屡建奇功的主要原因。

09年,沈阳市华山新区27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沈阳消防支队的一个攻坚组被派上阵,上楼、寻找起火点、救人,在娴熟的配合之下,仅用30分钟,他们就将明火全部扑灭,疏散被困群众30余人。超强装备每人身上器材总价值逾23万元

以往在007系列电影中,人们总会被各种新式装备所震撼。如今,我省消防也给“特种兵”配备了“超级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攻坚队员每人身上的装备全是“高精尖”,价值逾23万元,仅一条百米长、拇指粗的安全绳的价值就达6000元,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海绵垫也要数千元。据了解,眼下,每个攻坚组都配备了防护、侦检、救生、照明等8大类、43种器材,总投入近百万元。这些,能够基本满足队员们在高温、浓烟、毒气、爆炸等复杂环境下,纵深灾害现场实施灭火救援和攻坚作战的需要。

深入地下建筑内部进攻作战,通信一直是困扰消防官兵的难题。此次,我省在攻坚队员中首次使用了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和无线中继装置,包括无线语音送话器、TIM数字移动图像传输系统等6种设备,可为后方灭火救援指挥部掌握火场动态和部署兵力提供第一手资料。比如应急救援音频视频指挥系统,就能够通过红外线摄像机在火场和救援现场自动捕获现场图像实时发射,与救援人员说话的内容一起,通过中转台无线接收,做到了即时监控。

另外,头骨发声器和头盔式热成像仪,也是将过去的手持防爆对讲机和成像仪植入到头盔之中,彻底解放了战斗员的双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战能力。

精良的装备,使攻坚队员如“十八般兵刃”在手,成为救援时应付各种环境的有力助手。战胜恐惧造就敢闯敢拼的胆气

100米,一小时,两个普通的数字,对于消防部队来说,却具特殊意义。在各种危险的环境中,如果纵深作战距离和坚守阵地时间能实现这一目标,救援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无限放大。

但是,要做到“双一”,除了体力和技术外,更需要具备敢闯敢拼、不惧生死的胆气。

练胆儿,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站在10层楼顶,手握安全绳,之后进行高空倒直下;二是浓烟,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设置迷宫,让战士自己寻找出口。

而最令人终生难忘的可能就是走进尸检中心了!

据省公安消防总队参谋邓德秋介绍,为了达到效果,这种训练都是在晚上进行,而且之前不通知任何人,只有指挥部的领导知道,然后随机抽取几个组的攻坚队员。

在天完全黑下来后,一声哨响,攻坚组队员紧急集合,登上一辆汽车。到达目的地后,战士们才明白要干啥。

“心跳得厉害!”一名队员告诉记者他最恐惧的时候是从大门开始到进入存放尸体的房间之前。

“有的房间有微弱的灯光,走廊很长但没有人,只能听见我们的脚步声,教官也不说话,甚至不知不觉中还弄出一点怪异的声音……”这名队员还看见有的年轻战士甚至拽着前面战士的衣服在行走。

在这里,他们要直接面对尸体。邓德秋说,这确实是对战士们一个极大的考验。但这关必须得过,因为消防队员在大型的抢险救援中会经常看见尸体,高度腐烂的、残缺不全的都会遇到,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种特殊训练也使战士对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认为,如果在火场能够多抢救一个人,流再多的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值!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