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浅谈心理分析在火灾现场调查中的应用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5-02-17 10:03 出处:网络 作者:白富佳编辑:@iCMS
火灾现场调查是指火灾发生后,火灾调查人员在火灾现场勘验的同时,紧紧围绕火灾案件和火灾现场向有关人员及知情者进行的调查访问。火灾现场调查和现场勘验是火因调查的两个重要方面,调查取得的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

火灾现场调查是指火灾发生后,火灾调查人员在火灾现场勘验的同时,紧紧围绕火灾案件和火灾现场向有关人员及知情者进行的调查访问。火灾现场调查和现场勘验是火因调查的两个重要方面,调查取得的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所形成的询问笔录,是火因调查证据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对补充验证现场痕迹物证,发现火因线索、查清火灾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火灾尤其是不易查找到如烟头、打火机、蚊香等引火源的,火灾原因的查清都是肇事者本人自己供述出来的。在火调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肇事者以及证人基于主、客观原因不愿讲真话吐实情而作伪证的情况,这就需要火灾调查人员正确运用心理分析,把握被询问人的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掌握询问技巧,引导或迫使有关人员讲出事情真相。现在结合数年从事火调工作的体会谈几点浅见。


一、火灾调查中不同对象的心理分析


1、肇事人员的心理分析。火灾肇事者是造成火灾的直接当事人,他对火灾发生的过程十分清楚,由于怕承担火灾责任受到处罚,赔偿受灾户(人)的财产损失或期望能从保险、供电、供气等相关单位得到赔偿,往往不愿交代起火的经过和火灾的真实原因,在调查中表现为漫无目的地说一些离题万里的话,故意编造情节,把调查人员的思维往他们想达到的目的上引诱,或是不言不语,拒不交代问题。分析其心理状态有以下三种,一是侥幸心理。他们依据自己的经验、认识,认为火灾现场遭到严重破坏,不能可暴露火灾原因或违法犯罪事实。侥幸心理越强,抗拒性越大,这是火调工作的障碍,但这种侥幸心理伴有一种运气,幻想因素。他们由于没有燃烧以及燃烧物品的理化性质方面的专业知识,凭想像交代出的问题往住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二是抗拒心理。由于对火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供述与否涉及到责任的承担问题,因而他们在心理上总是不同程序地存在幻想和抗拒,在调查中拒不交代,进行抵抗,对其他证人威胁、利诱、跟踪,急于打探别人交代了什么问题,态度横蛮,撒泼。时而嚎哭,时而怒骂。三是寄托心理,也就是有恃无恐心理,这类人相信他们的“后台”、“关系”能摆平一切事情,不会处理到他们头上,在调查中表现为漫不经心,左右言他,抬出所谓的关系、后台暗示调查人员不用刨根问底,不用那么认真负责。


2、对证人的心理分析


证人在提供证言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证言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有两种可能,(1)主观因素影响,证人故意隐瞒真相,说了假话,作了伪证。其原因为:一是证人与当事人以及火灾案件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二是或受肇事人的引诱、胁迫;三是证人帮当事人“忙”,使他们得到保险,供电等单位的赔偿;四是证人道德品质存在问题,因为认识缺陷而凭想当然地期望某种有利于自己或朋友的结果出现,这类情况我们在火调中经常遇到。二是客观方面的因素,他们主观上愿意揭示真相,但实际上他们的陈述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甚至完全不符合。有以下几种因素影响证人非故意说慌(1)时空的限制;(2)火灾的声、光、色、气味对证人感官的刺激;(3)火灾条件恐惧心理对不同的证人观察力的影响。(4)证人心理、生理缺陷影响对火灾情况的回忆和再现;(5)证人观察到的情况因远近、角度不同而产生差异。


二、识别“伪证”的措施及对策


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在调查访问中表现出来的配合态度往往不同,调查人员一定要有耐心、有礼貌,不能动不动就发火,态度上要做到:尊重对方,和颜悦色,心胸开朗,设身处地,开诚布公。方法上要做到:沉着冷静,心细如发,听其言,观其行。有的放夭地做好思想教育和法纪教育,矫正消极心理,促其转化。


1、察言观色,及时发现“伪证”。


人的言行和面部表情可以表现出外界刺激对情感、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说话时语调的升高表示兴奋或说谎,音量大,拍桌子,摔东西,表示生气、发怒,音调非常高的赌咒发誓更可能是欺骗的迹象;(2)人在极度紧张时,会出现肌肉颤抖,额头冒汗,说话结巴甚至说不出话来等现象,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调查人员说到其要害时;(3)被调查对象坐立不安,手足无措,表明其心神不宁,心中没有底,拿不定主意;(4)被调查对象低头看地,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部或不停地摆动时,预示着心理防线已动摇;(5)被调查对象东张西望,似笑非笑,装着满不在乎,轻蔑的样子可能是伪装。


2、对证言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进行分析判断,查证其合理性和真实性,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1)对证言的前后进行分析验证,提示矛盾。例如:2004年2月,安岳县镇子镇赵坪乡发生一起因油锅起火引发的火灾,一幢四层楼房被烧成危房,6户居民无家可归,肇事者夫妇二人坚持说是液化气瓶自燃起火,要求液化气经销商承担赔偿责任。女事主(肇事者)在调查中时而大哭放泼,时而偷听对其他证人的调查询问,谩骂其他证人。经过仔细的现场勘验,询问其他证人,基本掌握实情后,对夫妇二人进行了调查询问。火调人员不露声色,听他们自我述说火灾经过。其丈夫供述他曾关过气瓶角阀,把燃着的气瓶抱到客厅,而且在火场上穿的衣服仍然在身上。根据这一细节,火调人员突然检查他的双手,头发及腹部、衣服等物证,结果所穿衣裤、头发无任何烧损痕迹,身体无任何烧伤,就及时指出他们说了假话,并出示了掌握的痕迹物证,向他们宣传了燃烧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以及作伪证应承担的后果,最后夫妇二人被迫道出真相。(2)对肇事人和其他证人的供述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矛盾。例如今年8月,安岳县周礼镇一酒类门市因使用普通水泵抽酒精勾兑白酒时,由于酒精外溢,当事人去拔电源插座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在调查时,我们对夫妇二人分别进行了隔离询问,结果二人供述情况相互矛盾,自编情节无法自圆其说,经火调人员批评教育后,二人不得不供述了事情经过。(3)对证人供述的情况进行实地验证,如观察火场的环境条件,当时气象情况,有无影响视线的障碍物等,检验发现人员与起火部位的距离,当时站的位置能否看到他们讲的一切。如今年8月安岳县安农乡1村发生一起因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因不久前进行过农网改造,事主为了让消防部门把火灾原因认定为电表短路所致,以便找供电部门赔偿,竞唆使周围群众称是亲眼目睹电表起火。经现场勘验后,火灾人员已清楚安装电表处不是起火点。在对一女证人进行调查询问时,她称在她家里亲眼看到电表先燃起一团火后,引燃墙下堆放的柴草,调查人员到了她家,发现无论从距离、(400米)角度(与电表所在位置成死角)根本看不到安装电表的墙面,中间还有竹林、树林、围墙相隔,对她教育后,她才供述了是事主唆使她的。(4)对其他情况的审验,一是被访问对象的生理、心理状况,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被访问对象与火灾责任或与火灾责任者或嫌疑人的关系;三是火灾现场的勘验情况是否与证言一致,与留下时的痕迹物证是否矛盾等。


三、矫正肇事者的消极心理,使其交代火灾形成经过及原因。


心理学认为,一种消极的心理倾向,就在于肇事者在违法时,出现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缺陷。肇事人表现出的侥幸心理、抗拒心理、寄托心理都是消极心理影响的结果,在调查访问工作中,要及时帮助肇事者及其他作伪证的人员矫正消极心理。


1、纠正认识过程的缺陷,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消防知识教育,改变他们认识问题的误区和片面性,打消他们的幻想,教育他们实事求是地对待事物。


2、纠正情感过程的缺陷,心理学认为人都有善、恶两面的双重性格。平时所说的好人是善的一面占上风、主导地位,恶人则相反,是“恶”的一面占据个人意识的主导地位。中国的老百姓一般都是善良和通情达理的,只要调查人员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理解他们作“伪证”的动机,在心理和情感上与他们求得共鸣,就能纠正情感过程的缺陷。


从感情上改变他们好恶颠倒的倾向。如安岳县李家镇元坝乡曾发生一起因做饭时从炉膛里掉出燃着的柴禾引燃柴草而酿成火灾的案件。肇事者坚持说是电线短路引起的,要供电局赔偿损失。调查人员经现场调查后看到一家人生活确实困难,就向这家人捐了点钱物。在调查肇事者时,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肇事者主动交代了事情经过,向调查人员承认了错误的想法。


3、纠正意志过程的缺陷,从意志上纠正他们的盲动性,利用他们个人性格特点,对症下药,进行攻心,击垮其对抗的意志。


总之,火灾调查访问是一项涉及面广、时效性强、要求严谨的工作,火调人员在调查询问中要坚持细致、及时、全面、客观、合法的原则,灵活运用询问方法和技巧,矫正肇事者和其他证人的消极心理,使火灾现场调查顺利进行,最终查清火灾原因,完成任务。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