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2023消防行业品牌盛会火热进行中 2023消防中国万里行 CFIC2022精彩回顾 易招通牛企榜
7月19日,南昌市现高新消防救援大队收到了来自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出具的检验报告,结果明确显示培训购买的灭火毯和自救式过滤呼吸器均为“不合格”消防产品。至此,这场以免费培训为噱头,高额售卖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戏码,终于定了性质。
前段时间,南昌消安安全服务有限公司的“讲师”侯老师,在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家药业公司“消防培训会”上,售卖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灭火毯等产品。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大队的消防监督员将在此购买的消防产品,送往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鉴定,检验鉴定结果均为“不合格产品”。
为了进一步打击消防产品售假违法行为,7月27日,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对该公司储存的消防产品进行封存检查,杜绝消防产品“水货”流入市场。
线索:以授课之名售卖消防产品
4月12日,南昌市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有人正在辖区一家药业公司以“消防培训”的名义,售卖高价且不合格的消防产品。
接到消息后,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立即和记者一起“便衣出行”,赶到现场进行暗访。
到达现场后,记者发现会议厅内座无虚席,一名自称“侯老师”的男子,身穿西装正站在会议厅的讲台上,为大家上一堂《抓消防安全 保高质量发展》的课程。
“又是来推销消防产品的。”记者随意找位置坐了下来,便听见工人黄师傅用不大不小的声音,抱怨了一句之后,便继续低头玩起了手机。
据黄师傅介绍,类似这样的消防培训课程,厂里每年都要开上几次,每次上完课之后就开始推销消防产品。
果不其然,此时讲台上了的侯老师提高了些音量,铿锵有力地说道:“千万不要把所有生命希望寄托在消防身上,我们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随后,会议室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了几个非常惨烈的火灾视频、车祸视频,通过最直观的画面刺激工人们的视觉感官。当看到火场中一个男子为保护妻子,背后被火熏的面目全非时,场上唏嘘一片,纷纷表示:“火灾太可怕了!”
“消防安全重不重要?要不要教大家学习如何预防火灾?”侯老师说完,就拿出几个灭火器、自救式呼吸面罩,也没具体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便开始播放使用灭火器、自救式呼吸面罩成功灭火逃生的案例视频。
环环相扣、诱人购买。于是,侯老师便开始介绍起“家家必备消防器材”的重要性,不断向大家灌输“购买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再三强调说:“网上的消防产品都是假冒伪劣的,到我这里买产品才是真的。”
看着场上观众好奇的神情,侯老师趁机拿出了“消防产品认购单”,让大家自愿填写购买消防产品。
暗访:购买消防产品却无售后发票
气溶胶灭火器288元、智能烟感165元、自救式呼吸面罩156元……高额的“消防产品认购单”逐一发到场上工人手中,不少人看了价格后面露犹豫。
工人陈师傅看着单子上动辄上千块的“安全套餐”,忍不住说道:“我们都是打工人,月薪几千块,还要养家糊口,哪里买的起这样贵的东西。”
“大家千万别这样想,安全怎么可以用钱来衡量,我们送家人礼物,没有比带一份‘安全’回家更重要。”侯老师听完摇了摇头,继续劝说道。
没一会,有不少人心动地站了起来,走上讲台向侯老师认购消防产品。然而,记者通过手机搜索发现,气溶胶灭火器的价格大多数在几十到一百多不等;智能烟感的价格也在一百元以内。
此时,便衣坐在人群中的消防监督员也走了上去,仔细检查了一下大家购买的消防产品,其中包含气溶胶灭火器、烟感器、防烟面罩和灭火毯等产品,并在听课工友手中换购一份后,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期间,记者也想认购售价较为便宜的79元“干粉灭火器”,却被侯老师拒绝,转手在记者手中塞了一个价值288元的“气溶胶灭火器”,并介绍:“这个灭火器好,买一个全家都能用。”
当记者询问起有没有发票、售后时,侯老师神色略显慌张,表示购买产品没有发票,但产品包装盒上有标注售后电话,发生质量问题可拨打电话咨询。
检测:为“不合格”的消防产品
“这种产品我是不会再买了,质量都不好。”黄师傅表示,去年在培训会上买了一个强光手电,说是也可以用于“破窗逃生”,结果放在车里没几天就坏了。
还有一次,黄师傅在此购买了一个“自救式呼吸面罩”,在酒精车间使用时,还是能够闻到浓烈的刺鼻味。有了两次的经验教训,黄师傅小声的跟周边的工友说道:“这里质量并不是很好,千万别上当了。”
尽管如此,场内还是有不少员工购买了不少产品。消防监督员拿到工友购买的消防产品后,用手机打开“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查询,她介绍:“只要是正规的消防产品,在这里都能详细的查到生产厂家、型号、使用信息等内容。”
经过查询后发现,工友购买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和气溶胶灭火器只查到相关的生产厂家,但没有发现这个型号的呼吸器;而灭火毯是生产厂家和型号都查询不到。
为了进一步确认消防产品质量真伪,防火监督员便将产品送往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进行专业性能鉴定。
7月19日,南昌市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收到了一封来自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出具的检验报告,结果明确显示培训购买的灭火毯和自救式过滤呼吸器均为“不合格”消防产品,随后便函告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开展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遮掩之下问题频出
7月27日,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南昌消安安全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消防产品现场监督检查。
走进公司大门,工作人员立即出示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后便询问起公司营业执照、产品存储等相关情况,并要求公司负责人配合开展工作。
“我们负责人不在这里,现在也赶不回来。”南昌消安安全服务有限公司小何表示,该公司是一家正规销售消防产品的公司,并且愿意协助检查组进行检查。
当询问到公司产品仓库位置时,小何却表示:“仓库不在这里,我们这里没有仓库。”
然而,检查组却在公司一侧发现了一间被锁上的房间,几番要求下,小何才拿来了钥匙打开房门,检查组在里面发现整屋的消防器材。
穿过公司走廊,检查组发现该公司阳台上堆积了许多纸箱。随意抽检发现是一堆没有注明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小型气阀,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走廊一旁的房间里,有四五名员工正在低头看手机,细心的检查人员发现没张桌上都有几张4A纸和消防产品问卷调查表以及申请认购表。
其中,4A纸上清楚标明着“内勤话术异议处理”几个大字,正文里写着“和当地应急管理局有联系”“健康协会对我们进行监管”“我们公司属于独立机构,专业负责江西省安全、健康、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等话语。
“你们和应急局有联系?和谁有联系?你们单位和他们什么关系?”当执法人员询问起工作人员,一旁的人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了,并解释道这只是他们自己随意放在桌上的纸张。
封存:现场取样、依法处罚
在南昌消安安全服务有限公司仓库,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员随便拿出一件“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与“检验报告”进行对比,发现仓库里还有许多同一品牌型号,但不同生产批次的消防产品。
“我们通过检查发现,这家公司存在‘虚假宣传’和售卖‘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行为,我们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将其不合格的消防产品进行封存。”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科科长谢杨介绍道,由于消防部门送检的产品和该公司储存的产品属于同品牌同型号的不同批次,所以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直接认定该储藏的消防产品为“不合格”产品,需要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登记取样,送去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鉴定。
“一旦检测结果确认这一批次的消防产品为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没收这家公司违法所得,并按照不合格产品货值价值的三倍以下判处罚款。”谢杨表示,任何个人和公司不得以组织培训的名义售卖不合格消防产品,一旦发现有其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行为,一定会进行相应的处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