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欧普消防智能疏散经典案例 CFIC2020注册 消防十大品牌网选中
近年来,“密室逃脱”“剧本杀”等真人沉浸式体验游戏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宠。据统计,青海省内共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51家,其中剧本杀36家,密室逃脱15家。为增强体验感,这类场所往往将空间设置的狭小昏暗,在玩家“逃脱”过程中安放层层电磁门禁,让其难以脱身。同时为制造恐怖氛围,通常会在场景中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挂件、塑料模型道具、氢气球等装饰造型物。游戏一旦开始,房间内部与外界隔绝且大部分密室内未设紧急疏散通道,缺乏明显安全疏散标识,这样的环境存在诸多消防安全隐患,发生火灾或突发情况,玩家将难以脱困。为全面加强社会新兴业态场所火灾防控工作,近日,青海消防联合住建、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深入全省“密室逃脱”“剧本杀”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行动。
在西宁市一家密室逃脱店内,检查人员先对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等资料进行了详细查阅,并随机抽查和提问了员工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疏散逃生自救知识。在对室内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检查时发现,灭火器压力不足,无法正常使用且未摆放在明显位置。随后,检查人员又对逃生通道进行了检查,“如遇紧急情况,玩家还在进行游戏,你们将如何疏散逃生?”工作人员介绍到,场控室设有广播及全场监控,如遇突发情况,值班人员可按下“一键逃生”按钮开启室内所有机关并广播通知玩家尽快疏散逃生。检查人员注意到,虽可“一键逃生”,但很多游戏区域因担心影响玩家体验感并未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若发生停电情况,处于黑暗环境中的玩家不能第一时间根据安全疏散指示标识安全逃离,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此外,为检验和提高店内员工应急处突能力,现场模拟店内库房发生火灾,店内工作人员紧急疏散区域内所有人员向安全出口方向撤离。演练后,检查人员就发生火灾后如何进行初起火灾扑救、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此类场所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的能力,将潜在的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据悉,大多数的密室逃脱类场所易燃可燃材料较多,与其他毗邻区域未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或防火分隔不到位、分隔材料不具备防火防烟性能等。在另一家密室逃脱店内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你们这些道具有没有进行防火预处理?哪些东西喷刷了阻燃剂?”西宁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刘丹阳说到:“我们刚检查时看到室内场景中的装饰品有很多东西都是易燃可燃材料,这些材料一旦着火,火势蔓延迅速且容易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要求场所负责人尽快落实整改。
随即,检查人员又走进另一家实景剧本杀店进行了检查。和密室逃脱不同,实景剧本杀往往在一个房间内进行,不需要设置机关和障碍,但在检查过程中仍发现了问题。剧本杀店内,店主在一“古风”房间内搭建了一座凉亭,而凉亭顶部正是感烟火灾探测器。“你看你这把报警器挡住了,如果发生火灾,是会影响检测的。”检查人员说到,店内虽然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有些部位的防排烟口、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灭火系统洒水喷头等消防设施被道具、装修装饰、隔断等遮挡,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起火后,这些区域火灾被外部人员发现时室内人员已经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火情甚至会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这些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为营造游戏的氛围,一些场所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二是同一主题单元内有多个游戏布景时,没有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防火分隔;三是应急照明设施不足,场所出入口明显位置没有张贴疏散逃生示意图、消防知识宣传内容;四是灭火疏散应急预案不健全;五是安全出口堆放杂物、消防设施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结合标准要求和店铺实际特点,向场所负责人明确了整改方式,要求各经营场所严格对照消防安全技术标准查找不足,尽快落实整改。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总队将持续对辖区“密室逃脱”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进行帮扶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宣传培训,确保该类场所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