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2022消防品牌盛会20强入围名单 CFIC2022 第十五届消防品牌盛会 易招通牛企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6月8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国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员徐平、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国家矿山安监局局长黄锦生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等高风险场所和经营性自建房等低设防区域以及新业态、新领域,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协同防范。
谢谢。
2023-06-08 10:56:30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封面新闻记者: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地震预警网建设,四川、福建、云南等地已经开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也将于2023年底竣工验收,请问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如何?对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将带来哪些变化?谢谢。
2023-06-08 10:59:13
闵宜仁(徐想 摄)
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
谢谢这位记者同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大力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大力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项工程建设目标是建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实现全国分钟级仪器地震烈度速报与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为公众防灾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提供服务。在应急管理部党委的督促指导下,中国地震局党组始终把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推进工程建设和服务取得重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突出科技创新。自主攻克多网融合、海量实时数据稳定秒级处理、多算法多中心综合决策、海量用户亚秒级信息发布等技术难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实现了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强化力量整合。与教育、广电等行业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形成组织实施合力,深化与国铁集团、中国铁塔、国家管网、华为公司、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企业战略技术合作,融合共建中国地震预警“一张网”。
第三,加强应用服务。秉持公益性、基础性定位,地震部门向全社会提供标准地震预警信息服务,鼓励支持规范行业部门、企业等,开展增值预警信息服务。
目前,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形成了由台站观测、数据处理、信息服务、通讯网络、技术支持保障五大系统构成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开展试点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竣工验收。工程投入运行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减灾作用:
一是为抗震救灾和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筑牢“第一道防线”。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目标区域用户紧急避险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震后数分钟通过实测地震烈度测定,快速研判重灾区分布,为抗震救灾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6.2秒,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发布了预警信息,实现了对震中及其周边地区150万人口的秒级预警全覆盖。
二是为生命线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应急处置“保驾护航“。依托地震预警终端、应急广播以及通讯专线等为高速铁路、核电站、油气管网、高坝水库等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和高层建筑、地下设施、大型综合体等民生基础设施自动应急响应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填补跨行业地震紧急联动处置服务空白,推动地震监测向地震灾害风险监测防控拓展,强化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三是为地球科学进步和国际减灾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发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传输地震监测站网优势,为推动实时地震学、实时灾害学、地震工程学的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数据信息,助力地球科学发展进步。目前,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已走出国门,应用于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中国地震局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强化防震减灾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下一步,中国地震局将继续完善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持续提升地震预警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规范性,拓展服务领域和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谢谢。
2023-06-08 11:15:50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海报新闻记者:
每年应急管理部都会同有关部门下拨100多亿救灾资金和物资,特别是在冬春救助、主汛期的时候雪中送炭,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请问,在救灾款物高效有序调拨发放方面,应急管理部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2023-06-08 11:17:10
王道席: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高效有序调拨发放救灾款物,支持帮助灾区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这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使命,也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在中央救灾款物有力支持下,各地灾区安置救助工作总体平稳,倒损住房恢复重建有序推进,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为确保救灾款物高效有序调拨发放到位,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发改、财政、粮储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对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为救灾款物高效有序调拨发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加强协调联动,推动构建高效工作机制。应急管理部牵头建立了部际灾情会商核定机制,开展常态化及重大灾情专题会商,这为调拨中央救灾款物提供了有力决策依据;会同财政部建立健全中央救灾资金快速预拨和精准核拨机制,启动国家救灾响应后,根据评估的灾情,可以第一时间预拨资金,保证救灾资金拨付效率;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军地联动保障,以及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形成物资保障工作合力。
三是加强保障能力,构建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应急管理部会同粮储等部门进一步优化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全国布局,显著增加储备规模,不断丰富储备品种;指导各地将储备库、储备点向基层前置,与有关企业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多种方式,提高临灾应急保障能力和物资到位时效,统筹好各方面应急配送力量,畅通灾后“最后一公里”物资配送渠道,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受灾群众切身利益。指导地方精准摸排受灾群众救助需求,全面建立台账,并探索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确保救灾款物精准发放到户到人;开发并推广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强化救灾物资统筹调度,畅通公众救助渠道,及时派出工作组开展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督导检查,指导、督促地方加快发放进度、规范发放程序,确保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及时送达受灾群众手中,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2023-06-08 11:19:00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科技日报记者:
我国智能化矿山越来越多,企业研发和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能否从安全生产角度评价一下智能矿山建设以及应急管理部有哪些措施助推它的建设?效果如何?
2023-06-08 11:20:23
黄锦生(徐想 摄)
国家矿山安监局局长黄锦生:
矿山智能化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也是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高度重视矿山智能化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关于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通知》等文件。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出台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推广5类38种煤矿机器人;组织编制《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为智能化矿山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融合、共享标准规范。坚持需求导向、急需先行,指导各有关方面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5项、团体标准70项。
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联合财政部,把矿山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推广应用纳入矿山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积极协调科技部支持矿山机器人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立项;联合工信部将矿山领域机器人列入“机器人+”应用行动。
四是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分级分类推动建设一批标杆示范矿山,发布了首批智能掘进、巡检等20个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1300余个,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694处、产能每年21亿吨。智能化建设投资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已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现场应用的煤矿机器人达到31种、1000台套,约300台无人驾驶车辆在30余处露天煤矿开展试验。228处非煤矿山在破碎、运输、给水排水、在线监测监控与研判等环节实现智能化。智能化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24,不到平均水平的50%。
后续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少人无人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重点,通过智能化建设实现矿山开采地面化、室内化、平原化、少人化,推动各地区加快灾害严重矿山智能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2023-06-08 11:20:34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了解到,近期应急管理部向部分地方派出了联合执法小分队。能否介绍一下这种执法方式的特点?谢谢。
2023-06-08 11:30:30
宋元明: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五一假期前后,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向部分地区派出联合执法小分队,主要是为了汲取近期重特大事故教训,发挥联合执法作用。五一假期前后,我们分两批共派出6支联合执法小分队,到6个省份28个区县96家企业和单位进行暗查暗访,发现了一批重大隐患和问题,立即交由属地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并督促当地政府举一反三,起到了非常好的震慑效果,有力推动了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扎实开展。
这个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联合执法。应急管理部联合国家消防救援局抽调基层安全生产执法和消防执法骨干力量,组成联合执法小分队。小分队到每个企业后,同时运用《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两部法律作为武器,督促属地运用法律条款进行处罚,提高执法震慑力。
第二,以上率下。应急管理部在组建联合执法小分队的同时,要求各省同步联动。据统计,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也比照应急管理部的方式,组建了1.3万个小分队同步在各地进行联合执法。
第三,聚焦重点。聚焦企业重大隐患和企业“第一责任人”,也就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些重大隐患包括刚才徐平同志所讲的电气电焊违规作业和无证作业问题、外包外租安全管理混乱问题,以及安全出口和逃生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查出这些问题以后,还要倒查存在这些问题的企业“第一责任人”为什么不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暗访结束后,各地依法对52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施行“一案双罚”,既罚企业也罚“第一责任人”,对8名直接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
第四,警示曝光。将暗查暗访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在应急管理部官网和“两微”连续推出6期专题视频片,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也向全社会发出了“安全执法在行动”的强烈信号。
近期,应急管理部将继续派出联合执法小分队到一些地区明查暗访。全国专项行动现在已经到了企业自查自改阶段,将重点暗访企业对专项行动的五个重点任务知道不知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不是认真学习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不是对照这些标准认真组织开展了排查整治。对于不知道、不学习、不自查自改的企业,将被列为严格执法的重点对象。同时,对存在问题企业的所在地政府,我们将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名义发通报或督促整改函,综合运用“多暗访、多通报、多发督促函”这种形式,着力破解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上热下冷”“政府热、企业冷”难题,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
谢谢。
2023-06-08 11:31:24
陈文俊:
最后一个问题。
2023-06-08 11:31:42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请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呢?谢谢。
2023-06-08 11:32:18
王祥喜: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从安全生产方面来看,挑战主要来源于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的奇迹。但是许多行业领域也积累了大量风险隐患,例如,我们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现在煤炭有4400多处,三分之一以上是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有1500多处;非煤矿山有3万多座,80%以上都是安全基础能力差的小矿山;化工产业产值占世界的40%,现在生产企业11000多家,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将近7000家。再就是高层建筑,现在民用高层建筑有90多万栋,居世界第一;燃气管网管龄超过20年的有7万多公里;市政桥梁超过30年的有2.2万座,而且还有很多危旧桥需要更新改造。随着时间推移,有很多风险隐患进入集中暴露期。再加上现在储能电站、海上风电、氢能、玻璃栈道等新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风险也大量上升。像化学储能电站,全国有将近500座,很多建在城区,这给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压力。
从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来看,挑战主要来源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点就是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去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在历史上是最低的,就这样受灾人口也达到1.1亿多人次,直接损失近2400亿。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活动较多,特别是现在城镇化加快发展,城市的高层建筑、高架桥、城市地铁、地下管网,还有一些危化品生产企业,一旦发生大震,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防大震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强降雨带来的洪涝、城市内涝特别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随时可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因为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也不断加大。
面对这些风险挑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履好职、尽好责。我们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着力补短板、堵漏洞、除隐患,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谢谢。
2023-06-08 11:32:41
陈文俊:
感谢王部长,感谢各位发言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2023-06-08 11:37:35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