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为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访中国地震局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23-03-01 08:39 出处:应急管理报 编辑:@Noola
 2023年全国地震局长会提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水平地震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防震减灾核心竞争力和地震安全服务保障能力。

慧聪消防网讯  2022消防品牌盛会20强入围名单  CFIC2022  第十五届消防品牌盛会  易招通牛企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2022年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谋划推进下一阶段地震科技创新和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高水平地震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地震科技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2023年全国地震局长会提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水平地震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防震减灾核心竞争力和地震安全服务保障能力。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当下防震减灾形势,中国地震局结合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着力点,认真谋划下步工作,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应急管理领域具体化实践化。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中国地震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和《国家地震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国地震局在地震科技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创新实践,重点探讨了地震科技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依靠地震科技创新,防范化解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大震巨灾风险。

  凸显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如何理解地震科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既从党和国家发展安全的战略高度把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重大任务进行部署安排,又从支撑发展、维护安全的现实考量强调了科技创新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了科技强国对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凸显了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擘画。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地震科技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战略支撑。从国内看,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同时,震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许多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也面临着地震灾害的威胁,地震灾害风险防控任务十分紧迫,依靠科技创新防范化解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大震巨灾风险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风险防治能力已成为世界大国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战略部署的激烈竞跑赛道,迫切需要我们瞄准世界地震科技前沿、引领地震科技发展方向、抢占发展先机,努力为地球科学发展、国际减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谋划部署核心关键目标

  问:《国家地震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前列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地震局要对哪些核心领域和关键问题进行谋划部署?

  答:新时期的地震科技工作,要更加注重以科学认识夯实理论基础,以前沿技术促进能力跃升,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提升传统领域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全新领域科技服务生动实践。中国地震局会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立足地震科技发展趋势,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发,凝练形成地震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地震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

  要加强基础研究,立足我国及周边构造演化环境,科学认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过程及灾害特点,发展完善大陆活动地块理论、断层亚失稳理论,逐步建立地震灾害链形成演化理论体系,夯实地震科技服务理论基础。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大震巨灾及灾害链防范、城市群地震韧性建设、重大关键基础设施地震安全,基于基础理论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研发新一代地震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灾害风险防治、应急响应与处置核心技术体系,加强仪器和软件研发,推动传统领域地震科技服务能力提升。

  要加强海洋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海域地震构造环境探查、综合监测网络建设、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建设、海域工程地震安全研究,构建海域防震减灾关键技术体系,推动陆域、海域地震科技服务能力一体化。要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海量地震观测数据处理、地震构造建模、多元灾情信息识别、智能辅助决策等方面的优势,深度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发展地震数值预报技术和大震巨灾情景构建技术,将前沿技术作为地震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的催化剂、倍增器。

  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问:科技发展最终要为经济社会服务,近年来,在地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方面有哪些提升?科技创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哪些新贡献?

  答:在地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方面,我国原创的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断层亚失稳、地震破裂相图、抗震理论与技术等取得新的进展。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世界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地动”地震监测系统成功运行,量子重力、光纤传感、主动源探测、井下地震仪等仪器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唐山大地震精确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最高奖。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极低频电磁探测网、海底科学观测网以及精密重力测量和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加快布局。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广泛应用于国土和城市规划及国家重大工程选址,完成川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900余项,开展巴基斯坦水电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等海外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30项,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于印尼雅万高铁建设项目。结构健康监测和诊断技术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10余项重大工程,减隔震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1300余项新建工程得到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发展完善非天然地震监测技术,为新型工业活动提供地震监测和专业分析服务。发展地震海啸监测技术,援建发展中国家地震监测台网,建设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

  完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问:近年来,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哪些方面的进展?

  答:近年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持续加大对地震科技创新工作投入。水利部、银保监会等与地震部门强化地震安全行业合作,国铁集团、国家管网集团等与地震部门联合开展重大工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应急响应技术攻关,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不断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国与全球80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防震减灾合作关系,与27个国家签订了地震科技合作协议,构建了“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协调人机制,2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加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成开放合作、充满活力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主动对标新征程新要求

  问:地震科技创新和服务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

  答:在总结已有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地震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构成地震震源的活动断裂广泛分布,但对这些活动断裂尤其是位于巨厚沉积层下的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的认识还不清晰。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遍布全国,城市化进程快,人口和财富高度聚集,产业基地集聚,对这些地震灾害风险源可能引起的灾害链的评估亟需加强科学研究。

  二是地震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是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探查区划评估,还是地震灾害防范和应对,都需要密集的数据采集。但当前的地震基础数据还不能完全满足精细、智能、快速的现代化防震减灾工作要求。

  三是我国地震科技水平与国际相比总体处于并跑和跟跑状态,少量处于领跑。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不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不多。

  四是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能力的主动性和及时性不够,运用市场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尚有较大差距,高新技术成果应用还不够普 及。

  五是高端领军人才比较匮乏,引进高端人才的步伐仍显缓慢,自有优秀人才的成长尚需时日,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促进科技进步业务发展

  问:地震科技发展非常重要,地震业务发展也非常重要,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地震科技进步与业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很难求得业务的发展;没有业务的发展,科技进步将失去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从目前的情况看,有的科研单位对科技服务业务发展重视不够、动力不足、支撑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化力量分散;有的业务单位追求科技进步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产出能力不强,科技投入和科技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与业务建设嫁接速度缓慢,业务发展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局,把推动科技进步与业务建设更紧密地结合作为一项首要任务来抓,做到两促进、两提升。

  打造科技创新主战场

  问:我们了解到,中国地震局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列入到了《国家地震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请问,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具体将建设什么?

  答:建设地震实验场是我国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的夙愿,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在新疆、华北、滇西等多地进行了地震实验场建设的尝试,重点开展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检验。这些实验场建设工作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以深化地震孕育发生规律和成灾机理的科学认识、提升国家抗御地震风险能力为目的,建设集野外观测、数值模拟、科学验证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一体,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2021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作为民生改善型科技基础设施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 要》。

  2022年9月,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成功获批,正式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可以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我们向地震预报等世界地震科技难题发起冲击的创新高地,承载着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的梦想。

  实验场项目将在川滇地区建设高时空分辨率地震观测网、地震预测应用分析平台、地震灾害链观测实验平台,聚焦中长期预测、短临预测、触发地震、工程结构响应、地震灾害链等5个方面的科学目标,开展攻关研究,力争在地震孕育及致灾机理认识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发展先进的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努力把实验场打造成我国地震科技创新主战场、国际地震科学探索最前沿。

  构建科技服务新模式

  问: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请问中国地震局如何把握好这一点,将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答:中国地震局将积极构建防震减灾科技服务新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办事,推动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地震科技服务新模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地震科技产业,推动地震科技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加大科技服务供给,丰富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手段,实现地震安全管理社会共治,促进服务上规模、增效益、添活 力。

  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服务战略行动,努力开创地震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全方位提升大城市、城市群、跨区域、系统性地震灾害风险治理的支撑能力。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地震安全保障系统覆盖重大基础设施规划选址、建设运行、应急处置、功能恢复等全过程,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聚焦服务政府决策和公众安全,提升重点地区、重要地区、重点时段的地震安全保障能力。打造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地震科技服务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加强融媒体科普宣教基地建设,推动公众地震体验馆试点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地震科学素质。

  加强地震科技国际合作

  问: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地震局将如何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加强新时代地震科技国际合作?

  答: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以地震减灾合作为桥梁,保持国际合作关系,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要加强地震安全保障服务,以保障“一带一路”地震安全为具体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要加大开放合作,聚焦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引智借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要参与更多国际地震减灾事务,提出中国建议和中国方 案。

  我们还将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重点项目为依托,打造我国主导的开放创新平台,汇集国际智力,逐步形成世界地震科技创新高地。通过发挥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作用,推动全球公共地震科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此外,我们还将拓展技术交流、合作和服务,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带动中国标准和规则的国际联通,全面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地震系统专家国际任职数量和层次,增强我国在世界地震减灾领域的话语权和引导力。

  (本文转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3年第一期)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