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1 第十四届消防品牌盛会 易招通牛企榜
在10月28日开幕的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消防通信员”这一竞赛项目备受瞩目。无人机航拍侦察、无人机精准抛投、现场通信保障三个模块赛况紧张、精彩,也反映出了无人机在通信岗的成熟应用。
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图片
从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大爆炸的尝试性使用,到今年7·20河南暴雨的大规模联合飞行作业,在各种突发式的应急救援行动里,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救援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进行不断拓展。
目前,无人机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应用如何?核心痛点是什么?空中数据如何服务于救援中的更多环节?深化应用下一步要解决的难题是什么?消防界与无人机领域专家、一线消防救援人员等进行深入交流,试图寻找相应的答案。
从“备用”到“刚需”
结合自身多次参与现场救援的经验,常州赛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国强说,近些年来发生在他身上最大的变化是,由原来单纯为消防队伍提供服务,逐渐转变为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基层消防员更加熟练地掌握无人机的相关技术。比如,10月14日发生在淮安的双氧水装置爆炸,“发现基层的学员无论是无人机操控,还是图像传输等,已经完全能够胜任,应对起来非常从容。”
吴国强还记得他第一次用无人机参与救援时的情形:2016年,沪宁高速常州段五十几辆车连环相撞,拥堵长达几十公里。他们面临最大的难题是,无人机拍摄下来的救援视频,如何传到后方指挥员手中。经过多方尝试,最终竟然是通过QQ这一社交工具完成了视频的传输。
这次事件之后,吴国强就研究如何将无人机画面回传给消防指挥中心。没有想到,20天后发生的靖江德桥仓储爆炸事故中,这个功能就派上了用场。在这次事故当中,无人机的热成像画面直接呈现在了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对于现场的决策和指挥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无人机火情侦察
原北京市消防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应急管理部灭火救援专家组专家吴志强少将也表示,无人机在消防救援领域的推广使用,始于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基地爆炸。由于爆炸区域广,现场毒气弥漫,人员进入现场收集信息的难度非常大,北京消防总队动用了唯一的一架无人机飞到天津港上空,清晰地传回了灾害现场图像。“这使大家看到了无人机在灾害现场特别是在巨灾现场救援侦查过程中发挥的良好效果,所以我们开始在消防救援领域大力推广了无人机的应用。”
无人机在消防领域应用的深化,不单是技术的创新、迭代,更多的还是人们观念、认知的转变。早些年,无人机装备价格昂贵,基层消防队操作时,会顾虑坠机、炸机的风险,心理压力较大。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价格的亲民化和技术的进步,这一心理压力逐渐从操作人员的肩头卸了下来。心理上的解放,也让人能更多地关注技能的精进。
卫星模型对比图
尤其是改制以后,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作战思路的指引下,各总队加大了对队伍本身的建设投入。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战训处副处长徐波介绍说:“现在无人机在消防救援队伍中覆盖率非常高,江苏总队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全部配备行业级无人机,可满足现场各种需求,而且与大疆建立联动服务,保障现场设备和技术。还编写了消防无人机操作应用手册,并研发了江苏消防省无人机管理应用系统。”
而在此次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消防通信员”金头盔获得者正是来自江苏消防的李涛。
无人机现场搜救
空中数据如何服务于救援中的更多环节?
对于一线救援来说,无人机是数据的获取者,然而,数据的获取并不是终点。要想让无人机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呈现,就要将数据给到更多参与救援的关键角色,让数据真正服务于消防救援作业链条中的更多环节。
“现在不论是火灾,还是抢险救援都有无人机的身影,在火情侦察,制作全景图、二维图、三维图,重点部位监控,搜救被困人员,抛投救生圈和救援绳等方面都为现场指挥和人员救助发挥了重要作用。”徐波指出。
无人机红外监测画面
大疆应急联盟运营总监张学良表示,无人机在信通口的应用越来越深入,然而它获取的数据该如何更好地支撑指挥员、安全员、战斗员等更多消防岗位,是目前大疆和许多消防单位还在联合探索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浓烟下高喷车的操作员在喷水作业时,如果能够用无人机的热成像画面作为参考,也许能够帮助提高灭火作业效率。
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
谈到用户普遍关注的无人机续航问题,从开始只能飞15分钟,慢慢能飞半个小时、40分钟,技术在进步,但步伐似乎比普遍期待来得慢一些。但在吴国强看来,续航时间不是制约无人机发展的核心痛点,“在大一点的火场,有多架无人机,甚至是几十架无人机在协同作业,像3·21响水爆炸的时候,我们在现场保障了13天,只要有需要,马上能通过无人机获得相关的信息。”
无人机小型化、便携化的重要性是在实战过程中被逐步认识到的。这反映了行业对消防救援无人机的需求已走过了“贪大求全”时期,更重视实用性。吴国强表示 “在化工类事故救援现场,消防救援无人机面临最大的压力就是不能因为坠机造成二次事故。3·21响水爆炸是非常复杂的现场,爆炸现场遗留千余个风险源,十余万吨危化品,一旦因为无人机坠机造成二次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当时主要用“御”2 行业双光版这种小型的红外无人机去做日常侦察,既满足工作需要又降低万一坠机造成事故的风险。”
此外,无人机的全天候作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是在实战中被逐步发现,并持续攻克的难题。消防作业的特性之一就是及时性,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得上场干活。张学良解释道,所谓全天候就是白天能干,夜间也要能通过红外等手段实现作业;环境适应能力则指的是防水、抗风等应对恶劣环境的能力。以防水为例,从最初完全不防水的“悟”1,到有了一定防水功能的经纬 M200系列,再到能在大雨中作业的经纬 M300 RTK 旗舰机,“看似是一系列产品的推出,其实更多的是救援的实际需求促使了产品革新脚步的加快。”张学良亦认为用户的反馈、实战的需求,能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厂家的技术迭代。
无人机雨中作业
从发现实战需求,到落地应用远非看起来这么轻松,背后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协同发展,还有成本控制。在吴国强看来,无人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厂家、经销商和终端用户三方的协同努力。
从厂家的角度来讲,需要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让前沿的技术赋能产品,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线,让产品贴近实战、服务实战;同时,还要让产品的价格在用户的接受范围内。作为连接厂家和用户桥梁的经销商,逐利是天性,更应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因为消防救援本身是无偿的、是服务于社会的,将无人机引入消防救援,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在为队伍推荐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怎么去帮助消防提高战力,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人员伤亡,而不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对于消防来说,将好的装备引入救援,提高了战力,他们也才有动力持续去关注更高精尖的设备。所以只有厂家、经销商和用户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大家才是一个共赢的局面,“我觉得这是需要大家共同考虑的一个问题。”吴国强补充道。
12·5佛山大火中,无人机正在侦察火点
深化应用下一步要解决的难题是什么?
对于无人机的普及性,徐波表达了他的担忧,从救援的角度来看,“现在消防、公安、应急、环境等各个部门都在使用无人机,发生灾害事故时,在空中的无人机数量太多,有时都不能分清楚自己的飞机在哪里,很容易造成撞机事故。”徐波认为,多部门无人机之间的合作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而在吴志强少将看来,由于消防救援无人机的行业标准缺失,目前尚存在使用机型不统一、品种繁多等问题。同时,在平台的选择、场景的选择、挂载模块战术战法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刻地研究。
在技战法上,大疆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提出不只要提供好用的工具,更要和消防用户一起打磨无人机应用的工作流,只有以正确的方式用在合适的地方,工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我们不仅要帮消防员守护更多家庭,也想守护更多消防员的家庭。”张学良补充道。
无人机将走向何方?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来看,2016-2017年我国无人机行业迎来投融资热潮,2018年开始,行业投融资活动有所减少,2019年开始国内无人机行业的投融资规模有所增长。2020-2021年6月,国内无人机行业融资累计32笔,融资金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
从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来看,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6年42亿元增至2019年2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7%。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达401亿元。而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比更多达65.12%,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达34.88%,自2016年26.1亿元,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的增长速度仍在保持高位增长,据悉,到2021年,行业规模将超90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无人机行业未来肯定会进入一个很快的成长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无人机也不例外,行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会大增,包括一些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的需求都会增加。同时,包括产教融合、行业培训也将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早在2020年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坚曾表示,根据有关机构统计,未来无人机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市场总值,都将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近年来,无人机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各地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工业无人机,其相关产品在交通监管、影视制作、农业植保、森林防护、地质勘探、电力巡航、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都已经广泛应用。”在他看来,结合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无人机的不断融合,无人机必将成为智能视觉深度学习的智能空中机器人,在更多的领域也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助力吉林防汛救灾
无人机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抓手,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了的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产品,应该在各级应急救援部门大力推动无人机应用,为拯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发挥重要作用。张学良对记者说:“从实际参与的救援来看,无人机的常态化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应急救援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助力提升防灾减灾硬核能力。”
无人机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突破跟开拓,还可能与哪些新兴行业有更好的结合,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在留言中写下你的思考与答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