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多月,我们家就大变样了。特别是改造后的独立冲水卫生间,方便、实用、美观,我最满意。”这是湖南省湘潭市一位接受农村危房改造住户的心声。自2021年以来,湘潭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落实兜底政策 特困群体感党恩
“没想到自己没有存款,也没有劳动能力,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国家政策真好!”湘潭市高新区双马街道月华村村民严德军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夸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实。
2021年3月,湘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抽查当地危房改造情况过程中了解到,年近五旬的严德军无儿无女,身患重病常年住院,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他所住的土坯房,受春季暴雨影响,房子频频漏雨,墙壁和门窗均严重破损,亟待改造。严德军虽知晓危房改造政策,但囿于经济状况,只能干着急。
市、区两级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后,认定严德军属于典型因病导致经济困难的群体。经农户申请、村级评议、联合审核及公示等程序后,他获得了危房改造的“入场券”。动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安排专人,对其房屋进行实地查勘、方案设计,改造期间严格跟踪监管房屋质量,并妥善做好其临时安置等工作。
今年6月,相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后,严德军搬进了50平方米的红砖房。在这个新家里,卧室、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
提升农房品质 国家政策暖民心
湘潭市韶山市杨林乡白翎村村民老汤一家生活困难,几口人住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今年,雨水导致其房屋右侧外墙全部倒塌,左侧厨房墙体开裂、变形严重,经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鉴定为危房,修缮迫在眉睫。
在沟通过程中,老汤担心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加上多年居住习惯已经形成,不愿“折腾”。而工作人员考虑到今年雨水较多、房屋坍塌概率较大,便不厌其烦地进行沟通。两个月时间里,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与杨林乡主要领导多次上门。经过持续的思想工作和政策解读,老汤终于想通了,同意修缮房屋。
工程启动后,施工队伍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一周后,老汤的老房子焕然一新、转“危”为安,全家人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在湘潭市,像严德军和老汤一样享受到好政策的困难群众还有很多很多。让他们住得温暖、踏实,是所有住房和城乡建设人不变的初心。
办好民生实事 推动住房安全有保障
2013年至2020年,湘潭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8747户,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3.96亿元。
2021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提升农房居住功能和建筑风貌、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湘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第一批改造任务457户,6月底前已经竣工;第二批改造任务108户(动态新增),目前已经全面开工,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成。
把实事办好,湘潭市有什么“法宝”?
据湘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坚持“条块”结合工作机制,建立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强化指导监督、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具体部署的行业保障体系;由县(市、区)政府主导、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落实,同时乡镇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包户,形成“块状”责任体系;加强与自然资源与规划、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有效对接,做到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积极推进危改实施,积极与公安、市场监管、不动产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比,精准识别改造对象;坚持每月“一调度、一督查、一通报”,狠抓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有序推动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