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重大胜利,是西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伴随着西藏社会制度重大变革、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取得历史性进步、人民生活取得历史性变化,应急管理现代化稳步推进,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得到提高,在党的领导下应急管理队伍茁壮成长。
蹄疾步稳、因地制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落实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部署,西藏应急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组成自治区应急总指挥部,下设22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及时出台《西藏自治区总体应急预案》,印发《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应急响应工作手册(总册)》,组织编制专项应急指挥部应急预案;建立自治区、地(市)、县(区)三级应急管理机构84个,地方应急救援队伍14支,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459个,构建西藏新时代应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会商研判等机制,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签订了应急救援行动对接方案,实现应急救援军地联动;推动调整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地震地质灾害救援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召开各类会商会34次,划清职责边界,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灾害防治体系。与全国同步,西藏首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协调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工程”各项措施落实;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西藏自治区自然灾害会商研判机制和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西藏自治区应急总指挥部办公室与成员单位、前后方指挥部之间的沟通协调,实现了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统一指挥、协调联动,避免了无序应急、过度应急和应急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推进应急指挥信息网升级改造,建设运行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和三等以上尾矿库监测系统,部署应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一张图”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健全全年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规范各类事故灾害信息报送工作,落实落细防汛责任措施,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设施、重点场所隐患排查,印发《西藏自治区级应急救灾物资调拨规定(试行)》《西藏自治区2020年度应急救灾物资代储方案》;推动在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成立了全区第一个乡(镇)级应急管理站;为全区应急管理系统配备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装备5665台(套);援助森林防灭火装备1950件(台、套),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完善应急演练体系。拟定了2020年自治区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应急综合演练计划,组织2次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桌面推演。自治区27家单位和西藏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工作实际,围绕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开展了相应的应急演练工作。近年来,共组织桌面推演2603次,实战演练5365场,出动人员和参与人员85.7万人次,出动大型机械设备及其他重要装备6309台,投入演练经费6294.08万元,发放宣传资料90.4万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独特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滋生了冰雪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西藏应急管理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全力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计划。紧紧盯住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结合不同时段监管特点、风险隐患特征,派出12个督导检查组,深入7个地(市)46个县(区)321家企事业单位,排查隐患8692处,整改8512处,整改率达到97%以上;着眼“两个根本”,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形成了“1+2+10”的《西藏自治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组织各地(市)安委会、自治区安委会部分重点成员单位召开了3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调度视频会,派出7个督导组跟踪督导检查,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同时,积极抓好2019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及时消除隐患。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非煤矿山领域,严格复工复产审批,对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外包队伍按照相应的验收标准逐项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合格一家、批复一家;结合全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了全区尾矿库信息数据库,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加强汛期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把汛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组织、每个岗位。对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点整治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企业,对拉萨市、藏青工业园区9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完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目前所有正在运行的14家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接入监测预警系统。在工贸领域,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明确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生产车间(班组)及其负责人和其他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一岗位一清单”。
——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西藏应急管理系统准确把握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厅党委的工作安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诠释应急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有效应对地震、泥石流、洪灾、森林火灾、冰湖溃决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成功处置金沙江、雅鲁藏布江堰塞湖和林芝“4·14”森林火灾等重大险情,连续5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与应急管理部门成立前3年相比,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6.24%、22.08%,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53.85%、57.62%,为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提供有力保障。
西藏应急管理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人民需要为首要,把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坚决把中央关怀、全国支持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与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争当雪域高原“守夜人”,为全区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做好事、服好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