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0盛事来袭,10月15日相约北京十大专家评审欧普消防智能疏散经典案例
近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制定《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应急8条”),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广州推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再添力。
今天(9月9日)上午,该区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召开“应急8条”新闻发布会。“应急8条”从创建党建引领型应急管理体系等8个方面提出29项改革举措,率先打造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区,努力实现“有急必应、有急能应、有急善应”。
“‘应急8条’的制定思路是全面系统改革、抓住关键问题做文章、强化队伍资源保障、向科技要战斗力。”黄埔区委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徐洪成在发布会上表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应“跳出应急看应急”,以更高的视角、更多维度的思考、更全面的措施去解决当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下一步,该区还将根据“应急8条”配套制定13个实施意见。
合六为一,告别“九龙治水”
“应急管理工作要实施‘全灾种应对’‘大应急’,就必须整合。”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谷林在发布会上表示,“整合的关键是构筑新的应急体系。”
据介绍,我国过去实行“单灾种应对型”的应急管理方式,不同专业部门管理、处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例如安监部门负责工矿企业的事故灾难救援,民政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灾,消防部门负责火灾事故救援,等等。这种“分类管理”模式虽然专业化,但也存在资源分散、各自为政等问题。随着国内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推进,应急管理方式从各部门转入到应急管理部门内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上的物理合并还未带来实质上的化学反应,有时各条线的通知和要求重复甚至“打架”,让基层难以适应。
为了解决过去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九龙治水”问题,“应急8条”在全国率先提出将突发事件应对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森林防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等“三委三部”整合成立一个区应急总指挥部,通过“合六为一”打造权威型应急指挥决策中枢,全面统筹指挥全区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类突发事件的“防、抗、救”工作。
不仅如此,应急指挥决策中枢还有“应急大脑”的支持。黄埔区依托“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2.0平台,建设智能应急“一张网”。设立风险监测模块,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绘制应急风险点“一张图”。通过打造“全互联、全链条、全智能、全天候”的黄埔“应急大脑”,实现一键应急预警、一键应急指挥、一键应急响应。在微信率先推出“黄埔微应急”,为群众避险和专业队伍应急救援提供支持。
对于街镇这个应急管理工作主战场,“应急8条”明确了各镇街负责在辖区履行自然灾害防治、抗灾抢险和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社区负责积极推进国际安全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提高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打造中国“国际安全社区”最亮名片。
组建三支应急队伍,锻造“黄埔应急铁军”
“应急8条”指出,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锻造全灾种尖兵型“黄埔应急铁军”——建立平战结合应急队伍。各职能部门和镇街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建立应急抢险常规队伍、机动队伍,应急抢险救援期间,各部门和镇街的日常管理力量纳入全区应急抢险队伍范畴。
建立全系列专业化特种应急队伍。发挥区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及队伍力量的作用,增加政府专职消防员,合理布点消防站,建立5分钟救援圈。完善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在危险化学品爆炸、地下密闭空间、粉尘涉爆、森林消防、蛙人、高空救援等专业领域技术力量配备,组建全国首支区级特种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全民参与应急队伍。在全国率先建立应急志愿者认证和救援补偿制度,鼓励企业、第三方和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探索建立应急救援基金,激发全社会投入应急工作热情,建立壮大专兼职企业应急队伍、社会救援队伍、民兵等队伍,让“救援者在身边”。
有了精锐队伍,还要有物资保障,应急物资是应对安全风险的有力“武器”。“应急8条”提出,制定区、镇街、社区三级常用装备和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建立动态补全机制,按照“一张图”提示的应急风险点,就近、就地储存应急物资,实现5分钟应急响应。配好部门、镇街执法应急专用车辆,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增配水路两栖抢险救援车、越野消防车等特种抢险救援车辆及“龙吸水”、“大水牛”等先进装备。
此外,黄埔区还将高标准落实各部门、各镇街应急管理专项业务资金,为各部门、各镇街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改善24小时应急值守食宿保障条件,保障应急值守和抢险救援补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