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CFIC2019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现场直击消防十大品牌榜单揭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全面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循、践行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四川宜宾市江安县“7·12”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肇事企业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例证:“科技”公司无科技,工艺来源不明,设备利旧,车间副主任小学三年级学历,员工多为农民工且没有受过任何安全教育。如此羸弱不堪,出事故是必然,不出事故倒是偶然。
恒达公司的现状具有一定普遍性。据了解,我国化工行业中小化工企业占80%以上,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全国危化品生产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主要负责人中有化工背景的只有30%左右,安全管理人员中有化工背景的不到50%,同时,大多数中小化工企业存在技术改造资金不足,安全保障能力差,本质安全水平不高等问题。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显然洞若观火,有的放矢地开出了“药方”。我们要照方抓药、研判疗效,久久为功、强基固本。
提高科技与信息化水平。科技是推动安全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强化危化品安全研究支撑,加强危化品安全相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研究建立危化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系统,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对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实现危化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
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统一纳入监管执法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取代层层备案。加强化工危险工艺本质安全、大型储罐安全保障、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风险防控等技术及装备研发。推进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实现对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基础设施实时风险监控预警。加快建成应急管理部门与辖区内化工园区和危化品企业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提升危化品安全生产水平的不二法门。要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将相关从业人员作为高危行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点群体。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具有化工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一定实践经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至少要具备中级及以上化工专业技术职称或化工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新招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化工职业教育背景或普通高中及以上学历并接受危化品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化工重点地区扶持建设一批化工相关职业院校,依托重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规范技术服务协作机制。借力借智是促进企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推动建立主体多元、覆盖全面、配套综合、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危化品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要加快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对涉及危化品企业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建立专家技术服务规范,分级分类开展精准指导帮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所有危化品企业。对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和环境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出具虚假报告和证明的,依法依规吊销其相关资质或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危化品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迅速控制事态、降低事故损害具有重要作用。要统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危化品专业救援力量,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立足化工园区、辐射周边、覆盖主要贮存区域的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强化长江干线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实训演练,提高区域协同救援能力。推进实施危化品事故应急指南,指导企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