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CFIC2018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回顾 消防十大品牌和匠心荣耀颁奖现场
耐火等级较低
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是利用砖木建造而成的,其材料也是以柏木、松木、杉木等木材为主,并且古建筑中的木材因长期干燥和自然侵蚀,表面会出现许多裂缝,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燃烧起来。古建筑立柱大多是由多根木料拼接而成的,外裹麻布,涂以漆料,斗拱、藻井、门窗等构件也是如此。这些构件的比表面积较大,发生火灾时,他们的燃烧速度相对较快,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
古建筑内的所有木材都是传递火焰者,这便导致一旦古建筑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我国古建筑多以木柱支撑屋顶,而屋顶又有大量木材加工而成的梁、枋、檩、斗拱、天花、藻井等构件。这种建筑构造类似于炉膛,燃烧条件良好。在火灾情况下,由于屋顶结实,内部热量不易散发,易发生“轰燃”。对于一些修建在高山上的古建筑而言,如遇火灾,火势蔓延的速度更为迅速,在短时间内就会形成立体焚烧。
防火间距不足
单体建筑种类丰富是我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并以此形成类型各异的院子。“廊院”和“四合院”又是院子规划的主要形式,无论是安全空间还是防火分隔,在这种格局中都相对缺乏,如果某一区域着火,得不到及时控制,便会导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情况。
各建筑之间缺乏相应的安全通道,也是我国古建筑的特点。一旦火灾发生,这样的构造也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并且古建筑大都排列密集,一座建筑火灾的发生,将会牵连周边其他建筑。
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我国基本上每个省市都会有自己的古建筑。为了方便僧侣的修行,一些庙宇、道观都会建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地带,一旦发生火灾,地形将会给当地的消防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这些建筑中,大多缺少相应的消防水源,且消防设施相对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发生时的危险。一些建筑虽然设置了消防水源,但是扑救的困难程度也较高。
古建筑的道路普遍比较狭隘,其中一些还未修建车辆通行的坡道,消防车没有办法到达。古建筑在兴建过程中,通常只会设置少量进出口,还会安装相应的门禁设备,火灾发生时很容易出现踩踏。
人们防火意识不强
目前,多数古建筑已被作为宗教寺庙、旅游景点,与各地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风景名胜,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然而,游客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消防意识不强也严重影响了古建筑的火灾防范。此外,一些单位工作人员对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进行整改,极易引起火灾。
管理与使用不够合理
一些古建筑的主管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情况,在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很多地区将古建筑当做旅馆、库房、饭店等使用,对火源的管理不够严格,存在线路开关随意设置、电线乱接的问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