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CFIC2018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注册报名相约9月14日第十一届消防行业品牌盛会
火警一响,争分夺秒,但总还是会出现“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尴尬场景。为切实解决这一困境,一支支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组成的村志愿消防队应运而生,成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
为全力推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自2015年开始,黄岩区先后在千人以上村(居)组建了村(居)志愿消防队,目前,全区建成233支村(居)志愿消防队,每个队都配置了三轮消防摩托车、手抬泵、灭火器等车辆器材装备,一旦村里或邻村发生火灾,在“正规军”还没到达之前,具有“准专业”水准的他们就会赶赴现场扑救,成为农村火灾防控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3年组建233支村志愿消防队
救火就是与时间赛跑,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黄岩区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平原为次的内陆区域,全区地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辖475个行政村、27个社区。由于农村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偏远西部山区驱车要40分钟以上,加之部分农村山路崎岖、狭窄且坑坑洼洼,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远水救不了近火”被动局面。2015年至2018年,区委、区政府按照每个村(居)实际,配发了人力三轮车消防泵、水带水枪、头盔、灭火战斗服等器材装备。
“今年初斥资3.5万元提升各村志愿消防队器材装备,将原有老、旧、差的装备全部更换,特别是老的人力三轮车换成了高大的三轮摩托车,到达火场的速度快了好几倍。”北洋镇工作人员信心满满说道。
如今,每一支村(居)志愿消防队装备都进行了更新,也骑上了三轮摩托车。233支村(居)志愿队的组成,从根本上解决发生火灾消防队不能及时赶到处置的被动局面,为全区社会应急能力,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助力作用。
从“草根”转为“准专业”
233支村志愿消防队组建后,一路摸索一路前行,由于村志愿队成员都是本村村民,平时都靠种地或打零工为生,且基本没有从事过消防工作,平均年龄在40岁至55岁之间。初建队,大队分片组织各村专职队员开展消防培训,手把手指导队员器材装备熟悉操作;各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人员采取模拟火情的方式对村志愿队灭火救援能力进行拉练,队员们由原先的不会抛水带、不会抱水枪,演变成水带抛成“抛物线”、稳扎“马步”扛水枪。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裁判员一声令下,只见三名队员分别抱着水带、水枪冲出起跑线,一边抛水带一边接水枪、出水,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好,1分13秒”,听到成绩的澄江街道童家洋村志愿队激动地欢呼。8月20日,澄江街道组织18支村(居)志愿队消防队开展消防大演练大比武,结合村志愿消防队日常训练和实际应用,设置了4人三路分水器接力赛、3人模拟实战灭火、干粉灭火器灭火等项目。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盛夏,各乡镇(街道)也纷纷举行首届村(居)志愿消防队大比武活动,队员们统一着装,用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勇于争先的战斗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比赛的热情当中,赛场洋溢着你追我赶的拼搏精神。
只有经历磨炼,方能见奇迹,慢慢的,村志愿消防队队员们成了灭火救援的真勇士。今年,4月上旬,江口街道白石王村一砖混结构的民房发生火灾,情况紧急,5分钟后,村志愿消防队6名队员赶到了现场,当时火势还没有蔓延开,很快就被扑灭。5月上旬,北洋镇潮济老街电线着火,村志愿消防队闻警出动,幸好扑救及时,火未蔓延到老房子。
查火患讲知识是队员“必修课”
救火是“主业”,但防火巡查是“必修课”。平日里,只要有空,队员们会定期开展本村消防安全巡查,一边走街患巷查找消防隐患,一边向村民发放浅显易懂的消防宣传手册,针对农村百姓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消防安全意义淡薄的情况,采取“拉家常”、“讲白搭”等方式提醒村里老人注意人离灶台熄火,注意消防安全。
“村里有了志愿消防队后,村民心里也踏实、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许多,野外烧草垛、家中乱拉电线的事情也少了,这些都归功于我们村志愿消防队时时的消防安全提醒。”澄江街道童家洋村村民激动地说道。
“当初组建村志愿消防队在于发生火灾时能够打早、打小,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黄岩消防中队副指导员林星说道,显然,如今村志愿消防队不仅能够快速灭火,还参与消防宣传和隐患巡查,显示了快速好用、灵活活机动的优势,成为农村老百姓心中的“香饽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