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2017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CFIC2017)消防品牌荣耀直击
天气越来越冷,约好友吃顿火锅成为不少市民就餐选择。可在近日,哈尔滨市两名大一的学生,在吃火锅的时候却被意外烧伤。据介绍,两人吃的是一种靠酒精燃烧的小型火锅,一人一锅。事发时,其中一名女孩错把桌上的液体酒精误认为是汤水倒进火锅,火焰瞬间蹿起直扑脸部,女生下意识转身奔跑,结果火势烧伤背部。12月1日,本报联合合肥市消防支队天鹅湖中队模拟酒精起火事故实验发现,火锅打翻明火袭身,奔跑摆脱只会增加衣服与氧气的接触,进而加大火势。灭火时,最好用水雾型灭火器,用水浇灭只会造成火势短暂变小,明火很快又会起势。
[实验]
地点:习友路和科学大道交口合肥市消防支队大院。器材:木棍1根、干毛巾1块、100毫升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2瓶、带皮猪肉1块、铁碗1个、湿毛巾1个、打火机1个、水雾型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各1件。
[实验一]明火袭身能否奔跑摆脱?
衣物被酒精烧着后越跑火越大
13时许,实验开始,一名消防官兵穿上消防服,用拿出的铁碗模拟就餐用的火锅,在铁碗里倒入200毫升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
该消防员用打火机将酒精点燃后,用一根被干毛巾包裹着的木棍把铁碗打翻,模拟正常用餐时不慎将火锅打翻的情景。消防官兵解释称,木棍模拟的是人体,干毛巾模拟的是衣服。记者看到,铁碗被打翻后,溢出的酒精很快将“衣服”浸湿,明火开始顺着“衣服”向上燃烧。消防员手持木棍一端,左右摇摆木棍,快步疾走,开始模拟人在衣服起火后奔跑的样子。随着运动加剧,“衣服”上的明火变得越来越大,并出现大面积烧焦的现象。很快,“衣服”被火势完全蔓延。
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证明,就餐时打翻火锅,倘若遭遇明火袭身,一定不能靠奔跑摆脱火势。”消防官兵介绍,衣服起火后,奔跑会增加衣服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这不仅不能灭火,还会加大火势,一旦起火,应立即就地打滚,直至明火熄灭。
[实验二]水和湿毛巾灭火哪个行得通?
第一个实验结束后,面对打翻的“火锅”,消防员试着用水灭火。为充分体现实验效果,记者特意在铁碗周边铺上几层纸巾。当铁碗内的酒精燃烧数秒后,消防员将一碗清水从高处快速倒入燃烧的酒精里。
随着水花四溅,火锅内原本稳定燃烧的酒精火势出现了短暂的变小,但很快,火势又起,恢复了原状。记者留意到,溅出的水花落到一旁的纸巾上后,很快将纸巾引燃,向周边蔓延。火锅周围的纸巾很快被完全引燃成灰。火锅中的酒精起火,清水浇灭的方法行不通,消防官兵随即拿出一块湿毛巾,覆盖到了仍有酒精在燃烧的铁碗表面,并在覆盖3秒后将湿毛巾拿掉,试着将纸巾伸到碗内,发现纸巾没有被引燃,而碗内的明火已彻底熄灭。
实验结论:
消防官兵称,液态酒精和油料起火,严禁用水灭火,最方便的是覆盖灭火。燃烧的酒精和油料在倒水后,会随水珠飞溅到周边易燃物上,导致火势快速蔓延,形成“流淌火”,加大火灾扑救的难度。
[实验三]水雾型和干粉灭火器哪个灭火效果好?
用干粉灭火器将点燃的猪肉扑灭
消防员拿出猪肉皮,开始进行灭火器扑救的模拟实验。将酒精倒在事先准备的带皮猪肉上,分别用干粉灭火器和水雾型灭火器进行实验。
消防员先将带皮猪肉表面用酒精点燃,数秒后,用干粉灭火器对着碗内进行灭火。记者看到,铁碗表面白色干粉粉尘的腾起,碗内的明火很快被扑灭。但等粉尘散去后,猪肉的表面却黏上了厚厚一层白色粉末。消防员将猪肉表面的肉皮清理干净,再次倒上酒精点燃,用水雾型灭火器对着碗内灭火。火势很快被扑灭,猪肉表面除残留少许泡沫外,没有过多杂物。
实验结论:
消防官兵称,猪肉肉皮模拟人体皮肤,若用干粉灭火器会对伤者后期就医造成一定难度,容易造成感染等二次伤害。人体被烧伤后,需要伤者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特别是表皮因烧伤而产生大量水泡后,这些黏附着的干粉粉末会加大伤者第一时间紧急处理的难度。如果有条件,选择水雾型灭火器灭火效果更好。
提醒
明火熄灭后再添加酒精
朋友相聚吃火锅,如何吃得放心安全?合肥市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外出就餐尽量选择消防设施完好的餐馆。发现就餐场所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服务流程不合规范时,应及时向消防部门举报。该负责人还提醒,市民在餐桌上尽量不采用明火烧煮方式,如果必须使用明火,在确保就餐场所通风条件良好的前提下,要尽量选用不易挥发、燃点较高的燃料。若使用酒精时应先将酒精倒入酒精盘内再点火,绝对不可以向燃着的火锅加酒精。若需要添加酒精,要待明火熄灭后锅体温度下降了再加。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