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必看!人员密集场所逃生守则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17-11-06 13:42 出处:网络综合 编辑:@iCMS
慧聪消防网讯2017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CFIC2017)网络直播消防十大品牌和匠心荣耀颁奖现场直击

慧聪消防网讯2017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CFIC2017)网络直播消防十大品牌和匠心荣耀颁奖现场直击

莫斯科大火

必看!人员密集场所逃生守则

当地时间10月8日,距离莫斯科约60公里的一家名为“辛迪加(SINDIKA)”的大型商场发生火灾。

必看!人员密集场所逃生守则

这家商场位于莫斯科西北部,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据《莫斯科晚报》网站消息,当天下午时分,该商场负一楼开始起火。火势很快蔓延至整个商场。据俄紧急情况部消息,火灾造成2人受伤,超3000人被疏散,商场过火面积达到了5.5万平方米。

必看!人员密集场所逃生守则

为扑灭大火,俄紧急情况部出动了28台地面设备、2架卡32直升机以及近百名消防人员。

据俄罗斯媒体援引俄罗斯塔斯社消息,俄紧急情况部称失火地点为一处地下停车场。同一消息来源还表示,该地下停车场数辆汽车发生了爆炸。

目前起火原因尚不清楚。俄专家估计,此次大火造成的损失约为55亿至65亿卢布(约1亿至1.17亿美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在我国每年发生的数万起中,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占有相当的比重,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以后损失太过惨重,社会影响极坏,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是现在消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迫切任务。

什么是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成因

1、用火、用水、用油、用气的普遍增加,火灾的危险程度随之增大。

2、消防安全管理不重视,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措施。

3、可燃、易燃、易爆物品集中,装修复杂且装修材料多是易燃、易爆和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

4、隐患整治不力,消防经费不落实,拖欠的消防设施多。

5、缺少相关的消防法规,从根本上减少火灾隐患的力度差。

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

人员伤亡大:当人员集中场所发生火灾的时候,产生大量浓烟、毒气容易使被困人员的视线不清楚,很快就会出现中毒、神志不清的现象;燃烧的高温、热气流使人难以忍受,极易出现惊慌失措,在惊恐中争逃命,互相拥挤,即使不是烧死和熏死,也极有可能被践踏伤亡,而且拥挤的人群,必然导致疏散过慢,增加中毒、窒息伤亡的可能性。

经济损失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和商品流通急速增长,人员密集场所的发展规模空前的扩大,并呈现了三多的势头。既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大型的商场、大型文化、体育馆越来越多,它们的装修昂贵,易燃、易爆物品多,他们的设备、财产、流通物品数量价值高,而且在这些场所里人员也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经济损失和伤亡都比较严重。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

1、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

2、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3、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宜控制

4、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

人员密集场所逃生技巧

1、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每个人员密集场所在疏散通道都装有疏散指示标志,当无法辨别逃生方向时一定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进行逃生,要有秩序地疏散,不能乱跑乱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2、自制器材逃生。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工具较多。如将毛巾、窗帘布浸湿后捂住口、鼻,作为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

3、利用建筑物设施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外的突出部分和通向室外的窗口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要胆大细心,特别是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从事,否则容易发生伤亡。切记不要轻易跳楼逃生。

4、寻找避难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帮助脱离。

5、逃生过程中,防止烟雾进入口腔。利用消防自救呼吸器,保护头部,并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爬行的方法,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伤害。在逃离烟雾区时,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的。

疏散救人的注意事项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情况复杂,人员密集,疏散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通道数量和通道是否被人为封堵。许多较早时期建造的建筑,疏散通道的宽度和楼梯数量及安全出口不能满足要求,发生火灾后人员被困在袋形走道或房间内。有些建筑虽然耐火等级较高,但因独门独户且一般仅有一处楼梯,一旦较低层面内发生火灾,着火层以上的人难以逃生。还有一些单位以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为由,违法将主出入口上锁或加设卷帘门铁栅门等使人员疏散严重受阻。

2、注意通报时机,防止混乱。在人员集中场所的火灾初期,当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且人员多、疏散条件差时,应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知其它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时,应同时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

3、注意疏散时间。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要求人员在3至6分钟内疏散出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因此疏散组织者应设法保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出或先期撤离烟火充斥区。

4、必要时采取强制疏导。当火势封锁了疏散通道,人们又慌又乱无目的乱窜时,公安消防人员应立即组织力量,全力堵截火势,掩护疏散,并设法阻止人流乱窜,采取强制疏导手段,将人员疏散出危险区域,防止伤亡事故。

5、在口处设立警戒。在出口处设立警戒,防止寻找亲人的家属又进入火区。

6、要清点人数。对救出人员要清点人数,看是否全部救出。

7、营救人员要搞好个人防护。消防人员在进入火区营救时,除自身应佩带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外,在条件允许下,还应考虑携带部分用于营救被困人员的安全防护的安全防护装备,对中毒者进行必要的保护以保证最大限度地营救生命。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防范措施

1、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2、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3、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4、严格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5、严格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6、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

7、确保大型活动消防安全

8、严禁超员使用并控制好人流

9、配备疏散逃生器材

10、积极举报火灾隐患

总之,人员密集场所多是公共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等,主要是供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高度集中的场所,它主要有大型的商场、集贸市场、图书馆、科技馆、车站码头等生活场所,歌舞厅、影剧院、体育馆、录像厅、健身室和休闲等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同样是易燃易爆物品的集中地,多数又是特殊的建筑设施(地下、高层)火灾。灭火时的关键是抢救并疏散人员,在人员疏散时按照人员密集场所的灭火对策,注意排烟,第一出动力量,日常对单位情况的熟悉和自身安全防护装备配带。另外大家也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安全措施和应急能力。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