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2月26日晚,河南318省道宜阳段,一辆轿车在变道超车时,与迎面而来的大客车相撞,轿车车头“嵌”进客车底盘下,司机被卡轿车里,身受重伤。宜阳县消防大队官兵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利用多功能抢险救援车配置的起吊装置、牵拉装置和液压扩充破拆装备实施救援。
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消防员迅速对两车进行起吊牵拉,不到30分钟便将昏迷不醒的受伤司机救出来。
“如果在以前,这种抢险救援受装备条件影响很难迅速展开,借调吊车、重型牵拉车,起码需要两个小时。现在有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指挥现场救援的副中队长王文杰的这番话道出了官兵们的心声。
不遗余力强化装备建设
宜阳县地处河南西部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县。该县境内山川沟壑密布,省道和县乡公路南北交错,使得各种突发事故频发。
教导员郭松献在宜阳大队担任主官已经两年多了,回顾两年多的工作经历,他感慨地说:“仅去年一年,大队就接警出动261次,其中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84起,灭火救灾177起。如此繁重的任务,不仅需要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队伍,更需要功能完备的消防车辆器材装备。”
然而,受地方财政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每年有限的消防经费,很难满足部队消防装备建设的发展需要。“为了强化消防装备建设,我们想尽了办法,用足了劲,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郭松献说。
近年来,宜阳大队军政主官都把争取装备上水平、上台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努力争取政府、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主动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消防工作进展,通过经常性的工作汇报和沟通,赢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多方努力,加快消防装备建设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多次专门听取汇报,每年不定期深入消防大队调研。近三年来,县政府连续六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消防装备经费投入议题。
“要买就买升得高的,性能全的”
“咱们县高层建筑发展这么快,与高层大楼相匹配的灭火救援装备也不能落后,购置云梯消防车,我们要买就买升得高的,性能全的。”这是宜阳县县长黄晓玲2012年7月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说的一段话,这段话也令宜阳大队主官感动不已。
那次政府常务会议拟定了两种方案,一种是购置价值200万元、升程为20米高的云梯车,第二种是购置价值320万元、升程高度为42米高的云梯车。
会上,部分与会人员认为财政资金紧张,可以少花点钱买辆200万元的。县长黄晓玲对两种车的性能进行比较后,果断决定一步到位,由县财政拨付320万元专款购置42米云梯登高车。不久,这辆被称之为“巨无霸”的42米云梯登高车很快便装备宜阳消防部队,成为当时洛阳市八县一市六区中唯一、全省第二个装备这种重型云梯登高消防车的县。
正是得益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四年来,宜阳县仅用于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投入就达980万元。高喷消防车、泡沫消防车、重型水罐泡沫两用消防车、多功能消防宣传车、云梯登高消防车等品质精良的战车接连装备部队,一批批水上陆地、破拆防爆等特勤器材装备投入使用。今年初,县政府斥资200万元购置的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和城市主战消防车又先后投勤,填补了该县没有A类专用灭火装备的空白。
先进装备为抢险救援提供保障
“真是有种如虎添翼的感觉呀!有了这些功能齐全的先进装备,对处置复杂环境下的急、难、险、重抢险救援提供了可靠保障!”3月2日,参加过数十次大型抢险救援的中队长助理郭浩科对笔者说。
郭浩科讲述了不久前他参与处置的一起水上抢险救援。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黄昏,该县韩城镇南驿村六名村民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困在了河中心一块荒滩上,眼看天色将黑,他们急忙报警。
郭浩科和十多名战友接警后驱车30多公里赶到现场。此时夜幕笼罩,面对近百米宽的河面和3米多深的湍急河流,救援人员一筹莫展。经过现场勘查,现场指挥员决定利用定向抛投器,在河面架设索绳作为保护索桥,然后由战士划橡皮艇将被困群众营救上岸。
随后,实战经验丰富的郭浩科手握定向抛投器,瞄准河中心的滩地扣动扳机。“砰”的一声,一条白色的细绳在夜幕中横空飞向被困群众,宽阔的河面上随即架起了一道安全索桥。官兵们将皮划艇牵连在索绳上,往返四次将被困的六名群众和羊群平安营救上岸。
“如果没有定向抛投器,没有皮划艇,不知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次救援。”郭松献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