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今年7月至9月底,陕南三市被胡蜂蜇伤人数达1640人,死亡42人;云浮男童被野蜂蛰300针,全身血液过滤10遍终脱险。近段时间以来,马蜂蜇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据广东省中山市消防部门最新统计,今年1月1日以来,全市消防部门共接到市民摘蜂窝求助240余起,一共取下蜂窝140多个,最多时一天8个。先后有7人被马蜂蜇到或蜇伤,其中4人需送院治疗。
半月端掉30多个蜂窝
“最近半个月时间内就摘了30多个马蜂窝。”广东省中山市城区消防一中队陈中队长表示,国庆节以来,中队就接警42起,其中摘蜂窝的就占到80%以上。相当一部分的警力和时间都用在了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马蜂窝“搏斗”中。陈中队长告诉记者,由于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警力有限,他们会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出警,如当天有重大火灾事故或其他事故,会优先安排警力进行处置,导致部分市民的求助不能及时解决。为此,就有市民向媒体、政府等部门进行投诉,消防部门对此也感到很无奈。消防部队不仅承担着火灾扑救、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反恐排爆等急难险重任务,还要处置诸如开门、捉蛇、取马蜂窝、摘除夹手“戒指”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救助。而对于市民请求摘蜂窝一类的社会救助,通常会安排晚上或比较空闲的时间,一方面是因为马蜂晚上没有那么活跃,另一方面是尽量减少对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希望广大市民能理解。
短的10多分钟,长则几个小时
由于蜂窝的位置不同,有的在树枝上,需要架梯上树,需要来回调整梯子的高度,这样会惊动到马蜂,随时都有可能出来攻击人。另外,与在墙壁筑巢的蜂窝不同,由于树枝的结构比较复杂,消防员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功夫才能彻底摘除。而对于一些筑在比较高的楼层的蜂窝,消防员则需要从楼上悬空下来才能动工,从而增加了摘取的难度和危险性。消灭一处马蜂窝,最快的只需10几多钟,试过最长的要3个多小时。
马蜂窝不好捅,工作辛苦不说还得不到理解
日前,记者就跟随中队消防员前往位于中山市南区的万科住宅小区,亲身体验一次摘马蜂窝的全过程。在现场可以看到,消防队员在摘马蜂窝前,都要穿上一件叫“防蜂服”的装备,还要戴面罩、手套等,从头“武装”到脚。在摘蜂窝的过程中,不时有马蜂围着消防员飞来飞去,誓死反攻。陈中队长表示,队员虽然有穿防蜂服,但也有可能会被蛰到,而且一不小心蜂窝掉下来,其他没有穿防蜂服的队员就会成为马蜂攻击的对象,他们队里没有一个是没有被马蜂蜇过的,最严重的一次还要上医院。此外,由于防蜂服是不透气的,夏季30多℃的高温,还要穿着它至少半个小时去捉蜂,简单就像蒸桑拿一样。难受不说,有时候遇到市民不配合的,工作就很难开展。据陈中队长回忆,有一次他们去一栋住宅摘蜂窝,由于蜂窝位于9楼,只能从楼上悬空下来进行摘除,但10楼的住户不肯让他们从自家阳台下去,最后他们只好从13楼悬空到9楼,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也危险性也相对提高了。
如何防范和应对
4月至10月是马蜂繁殖高峰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亦称胡蜂。每年的4月~10月,都是马蜂的繁殖高峰,期间植物生长旺盛,自然界的花粉、蜜比较多,食物充足,马蜂数量和群体也会大大增加。
马蜂通常会选择通风良好、遮风避雨、光照合适的地方做窝,例如房檐下、阳台等位置,在小区较多。此外,马蜂吃昆虫尸体,也很喜欢甜食,城市树木花草增多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昆虫和蜜源等食物,垃圾堆里也有大量适合马蜂吃的食物,就给马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马蜂也会骤增。
马蜂马蜂毒性很强,其蜇针的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被称为抗原5的蛋白,被马蜂蜇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如何防范马蜂?
一、野外作业或游玩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包括穿浅色衣裤,避免使用芳香浓郁的护肤品或香水,随身携带防毒蜂蜇伤的药水等。
二、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注意不要惊扰马蜂,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三、不应在住宅内大量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
四、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被马蜂蛰了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马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市民最好不要去捅马蜂窝,以免受到马蜂攻击。一旦受到马蜂攻击时,千万不可狂奔,以免马蜂群起而攻之。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卧倒,并用衣物保护好头颈等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如被马蜂蜇到,应首先挑出伤口里的蜂针,不要挤压或吮吸伤口,可用肥皂水冲洗,或用酒精消毒,然后再涂上白花油之类的药物。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另外,一些过敏体质的人被马蜂蜇伤后,可能会休克,这样的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否则会出现生命危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