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2013年4月,全国首家省级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运维中心在河北省消防总队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运维中心不但能对全省各级信息中心机房环境、网络设备、数据库安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对系统运行、数据录入维护等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兼具线路巡检、远程部署等功能。
运维中心的建成,是近年来河北总队开展一体化平台部署,推动信息一体化应用的一个缩影。从系统部署到全面测试,从试点推广到深度应用,河北总队在信息一体化道路上的步伐坚定而从容。
执勤作战,看得见说得清联得通
在2010年大连新港“7·16”输油管道火灾扑救中,河北总队先后调集秦皇岛、唐山、廊坊3个支队的卫星通信指挥车进行跨区域增援。任务虽然圆满完成,但也暴露出前后方通信不能完全摆脱公网通信、现场图像只能依次观看等问题。先进装备与有限效果的巨大反差,让河北总队深刻认识到信息一体化的重要性。
3年后的今天,还是那支队伍,变化却地覆天翻。在全省跨区域实装拉动演练上,十余支参演力量部署情况在各级指挥中心PGIS地图上一览无余、一图尽享;上百条作战指令不但下达到前方指挥部,还能与每名官兵对接实现“精确指挥”;省公安厅、省政府应急办等联动单位足不出户,就能收看演练图像、共享战场信息。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只有抢占信息资源制高点,才能使部队立于不败之地。信息一体化实现了战场数据‘一点采集、全局共享、全程使用’,堪称部队的‘千里眼’、‘顺风耳’。这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对于信息一体化,河北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周天有着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
知易行难。面对纷繁复杂的系统,河北总队攻克了一道道“应用难题”。如今,全省兵员、车辆、预案等执勤数据都能快速查询,为灭火救援提供决策保障。各单位训练计划、考核情况都在网上汇总,提高了大练兵活动质量。大型器材装备能够通过系统开展网上训练,增强了官兵训练热情。河北总队连续3年被部消防局评为“战训工作先进总队”,信息一体化的作用功不可没。
部队管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作为总队督察组的“座驾”,“WJ02-X0000”曾是河北总队机关的“功勋车”。然而,昔日风光无限的它,如今只能偏安车库一隅。原因无他,信息一体化使远程视频督察取代实地督察,并催生了河北总队部队管理模式的变革。
近年来,依托一体化平台中的图像综合管理系统,河北总队积极开展远程督察和正规化达标验收工作,将“分散的力量集中管,看不见的对象可视管,远距离的单位拉近管”,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部队管控。2013年,总队新研发的视频督察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它一改往日视频督察随机性大、资料不易留存的缺点,能够制定督察计划、细化督察要点,并将督察情况留档保存,推动远程督察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同样大幅度改观的还有基层官兵的精神面貌。曾几何时,基层流传着“防火、防盗、防督察”的说法;但信息化手段的全面运用,使远程督导检查“防不胜防”,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官兵的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与此同时,安全评估系统把管理的主动权交给了基层官兵;士兵精细化管理系统通过竞争激励机制,把管理的红利惠及全体官兵。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从根本上扭转了官兵观念,实现了部队管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作为”的转变。
面对部队的可喜变化,总队政委梁志能由衷地感叹:“只有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细化、过程化管控,才能调动广大官兵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信息研判,从幕后到台前唱主角
2012年9月,总队指挥中心分析研判月报上清楚地显示:电器火灾所占比例高达55%。针对这一情况,总队防火监督部迅速反应,在全省组织部署开展了电器火灾专项整理活动,有效遏制了电器火灾易发高发的态势,为十八大安保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这,正是河北总队利用一体化平台开展信息研判,指导业务工作开展的一个范例。
河北总队信息研判工作,是随着信息“大集中”模式的建立而逐步走上正规的。利用一体化平台在信息搜集整理上的优势,河北总队通过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占有数据资源,并依托指挥中心进行分析研判,向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在这一模式下,信息研判工作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在消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河北总队指挥中心7名干部中,有2人专职从事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每月汇总火灾情况、接处警情况、士兵训练等7项主要数据进行信息研判,并撰写分析月报,内容涵盖各部门。仅2012年,总队就根据指挥中心分析月报开展专项行动5次、视频督导34次,下发通知通报18份,有力推动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开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