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云南普洱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针对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差异大、消防工作薄弱等情况,普洱支队结合冬春旱季专项行动,多策并举构筑民族聚集地区“平安网”,为普洱少数民族群众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政府主导抓落实。支队充分发挥政府参谋助手作用,积极督促各少数民族聚集乡镇成立了由乡镇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并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县、乡、村、组四级管理网络,避免工作目标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的发生;少数民族聚集村寨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防火人员,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采取合户联防的形式,责任到户,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防火工作经常抓、抓经常、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并提请市政府进一步健全了奖惩机制,把少数民族村寨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政绩考评,同个人的调动、升迁挂钩,以此推进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多方联动除火患。各地消防部队结合旱季专项行动,主动联合驻地职能部门和基层派出所、村委会深入各乡镇、村寨开展排查整治活动,加强农村用火管理,发现隐患督促其立即整改,落实村民联防巡查制度,制定生产生活用火、用电安全等措施,避免发生火灾事故。对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其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予以严惩。截至目前,全市消防部队共深入农村开展检查30余次,检查村寨115个,发现并整改隐患300余处。同时,发动基层派出所、村委会等职能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不断延伸消防监督执法覆盖面。目前,全市各公安派出所已开展检查200余次,检查单位387家,整改隐患562条。
群防群治保安全。支队依托村委会、村民小组或者驻村警务室建立起消防工作室,配备至少1台手抬机动泵、不少于200米的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火钩等灭火抢险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建立适应防火检查、灭火救援需要的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检查和演练。各县(区)消防大队还把少数民族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纳入灭火救援网络体系,为多种形式消防队提供管理、训练和技术方面的指导,保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长期建设、长远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少数民族农村共组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1000余支,队员达12000余人,配有各类消防执勤车辆消防车15辆,手台机动泵、水带、个人防护等装备400余件,实现了“初起火灾能扑灭、小火能自救、一般火灾能阻截”的目标。
广泛宣传强意识。针对农村村民在认识上、习惯上对消防安全普遍存在轻视和模糊的现象,支队结合“平安云岭新农村”系列消防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广告、宣传栏、短信、张贴悬挂消防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来传播消防安全常识,从而提高村民对防火的重要性和火灾危害的认识;另一方面,采取检察宣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讲解防火基本知识、隐患排查基本方法、初期火灾的扑救、火灾中的自救与逃生等内容,并结合实况组织村民开展培训和逃生演练,使广大村民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防火、逃生自救知识。截至目前,全市消防部队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活动26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悬挂宣传图2000余副,标语110余条,发生手机短信15万条,开展培训13次,在广大农村营造了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