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温州瑞安民间消防队志愿护邻24载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13-02-04 09:26 出处: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 作者:王勤剑编辑:@iCMS
慧聪消防网讯一辆人力板车、两台手抬消防泵,这是他们最早的灭火装备;如今,他们拥有了专业的消防车,成为周边地区老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每当有火灾,他们总是冲在火场第一线。

慧聪消防网讯一辆人力板车、两台手抬消防泵,这是他们最早的灭火装备;如今,他们拥有了专业的消防车,成为周边地区老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每当有火灾,他们总是冲在火场第一线。

这就是温州瑞安最早的“民间消防队”——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也被趣称为“老板消防队”。成立至今,这支队伍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24年来,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参与扑救火灾1000多次,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在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的墙壁上,一张张消防车的照片,诉说着自1989年成立以来的成长过程;140多面锦旗和数不胜数的荣誉证书,彰显了他们的辉煌“战绩”。

火灾频发瑞安市首支志愿消防队应运而生

1989年的一天,原汀田镇一家塑料配件加工厂起火,群众赶紧拨打119。但消防车从城区赶到汀田需要时间,大家眼睁睁看着大火肆虐,没有一点办法。等到消防车到达后,大火已经吞噬了整个厂房。当时,受灾的一家四口望着被火烧掉的工厂废墟,号啕大哭。这个受灾村民围着被烧毁的厂房,失魂落魄地转了7天,几次想自杀,幸好都被家人拖住。事后,他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

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瑞安市轻工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原莘塍镇,约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500多家鞋厂,成了全国休闲鞋业生产基地。然而,这些鞋厂在生产中需要的大量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也成了火灾频发的罪魁祸首。而当时瑞安只有一支消防部队,还远在城区,对于莘塍、汀田等地的火灾可谓“远水难救近火”。

看着大火一次又一次肆虐,莘塍中村的村民坐不住了,几名村民集资购置了两台消防水泵,配了一辆板车,并安装了一部火警电话。附近一发生火灾,他们总是最早赶到,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民间志愿消防队。

装备升级民间消防队走向正规化

走进中村志愿消防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红色的高压水泡车,车身上写着“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和一个尾数是“119”的座机号码,这已经是他们的第7代“战斗车”。

“1989年,消防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辆人力板车,后来大家一起出资换了一辆动力三轮车。”队员李明忠拿出一沓老照片和资料一一对照着,跟笔者如数家珍地叙说消防队的故事。

不仅如此,他们还自费出资安装报警电话,将该电话联网到队员家中。一有火警,一按电铃,不管白天黑夜,所有队员都能闻警即动。

志愿队成立后,队员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火场中,得到了当地及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1998年,瑞安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成立了瑞安市首支村级志愿消防队——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群众的鼓励和上级的肯定,使队员们的热情变得更高。

同年8月,这支志愿队得到莘塍、汀田等地的资助,从外地购买来一辆7成新的“东方”牌中型消防车,圆了队员们多年来的梦想,也让这支队伍有了“正规军”的装备。

近年来,在市政府、莘塍街道办事处及中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该消防队的装备也逐步升级,现在拥有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消防宣传车,配备高位消防水炮、空气呼吸器等消防装备。

灭火救灾他们自掏腰包50万元无怨无悔

在一堆资料中,笔者看到了一张已经褪色的瑞安市志愿消防队签定契约,上面写着:“瑞安市志愿消防队是自愿筹资,自愿入队,无私奉献的队伍。经大家队员协商统一,今后出车救火如发生问题和其它事项,一切责任由大家队员负责。中途不能退队,大家同心协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贡献。”文字的下方是12名队员的签名和手印。

1998年9月15日,张仁昌、蔡安明、蔡阿兴、江明国、夏成其、蔡国志、张金洪、张仁勇、张余良、潘益星、夏成虎、李国荣等12个人,在一个堆放消防泵、消防水管等设备的简陋窝棚里,毫不犹豫在这张生死状上按下了手印。

“水火无情,救火难免会有意外发生。志愿消防队是自发组织的,发生任何事情都要由自己承担,这点大家心里都有数,签下契约书也是为表决心。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义不容辞。”队长张仁昌坚定地说,救火是件危险的事情,他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999年9月2日,莘塍下村发生火灾,消防车已开出门口,当时已经58岁的队员张余兴,由于要收拾水龙带慢了半步,上车时不慎摔倒在地上,脸部、肩膀全摔破了,鲜血直流,等他从地上起来,消防车已呼啸着驶远了。他顾不上包扎,拦了辆出租车,追着消防车赶到火灾现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人见他们这么玩命,便问:“你们的月工资很高吧?”队员们笑而不答。

实际上,加入中村志愿消防队,不但没有一分钱报酬,而且还得自己出资。消防队成立至今,已累计投入100万余元,其中50多万元是队员们自掏腰包。

由于队员们的家相距都比较近,只要一有火警,大家都会第一时间集合出发,住得稍微远一点的,就自己开车赶赴火场。

舍小顾大救火的感觉像“英雄”

队员张仁勇是瑞安一家车行的销售员。一次,他在接待一名客户时,突然接到火情:莘塍街道某企业发生大火。张仁勇来不及多想,撇下客户直奔火灾现场……

因为在消防队付出了太多的时间精力,许多队员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个人经济损失较大,但他们无怨无悔。在他们的眼中,火灾的损失不仅更大,他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2005年5月1日凌晨4时,位于莘塍街道中村一家服装厂发生大火,当时厂里宿舍住着70多人。接到火情后,中村志愿消防队队员们当即出动消防车,集中水龙控制火情,减少烟雾,为工人在排水管留出一条生命通道。随后赶来的村民们,也用梯子进行抢救,使70多名被困工人全部得以解救。被解救的工人都激动地讲不出话,只是紧紧握着满脸黑灰的队员的手,企业主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2006年5月20日23时40分,莘中路一民房发生火灾,他们仅用5分钟时间便赶到现场。几名队员握着水枪冲进浓烟中,掩护被困人员逃生,成功救出13名受困火场的人。

2007年7月的一天,莘塍一聚酯仓库发生大火,中村志愿消防队最先到达现场。队员李明武和同伴抱着消防水枪冲进火场控制火势时,仓库上方的建筑玻璃发生爆裂,掉下的玻璃,将李明武的手臂划开了一道长达10厘米的血口,一条筋被割断。至今,他的手腕还有点不灵活。

李明武受伤后,一些村民不解地问:“你们干这个消防工作既没工资又没福利,不仅自己往里贴钱还有生命危险,到底图个啥哦?”李明武笑着说:“做点好事,积点德,心里舒坦!”

如今,在消防队及张仁昌、李明忠、蔡普兴的家里,都设有号码为65535119的火警电话,一有人报警,大家就能迅速知道消息并赶往现场。“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家人对我们义务从事消防工作一直是理解并支持的。”队长张仁昌说,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一旦附近发生火灾,队员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些群众也会自发加入到灭火队伍中。

张仁昌告诉笔者,20多年来,除了几个步入老年的队员逐渐告别火场外,至今无一人退出,只有新增人员。目前,该消防队共有16名队员,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32岁。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