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1月19日、20日,三百余名晨报花季小记者分别走进了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指挥中心、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这也是晨报在寒假期间,开展花季小记者“好导师”“好家长”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小记者进警营
活动中,消防官兵不仅为小记者展示了各类消防器材,本报还邀请了家长顾问团成员——乌市第六十二小社小记者张一的爸爸张维田,为小记者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在小记者啧啧称赞消防官兵过硬的基本功外,还在整齐划一的宿舍内务中看到了他们硬朗外表下的细腻。
乌市第二十二小社小记者余婉莹的爸爸说:“原先孩子们对消防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课本以及日常生活中呼啸而过的消防车辆,而今天让孩子们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如此真实地体验和感受,我相信他们一定记忆深刻,而且可以理解消防官兵的不易和伟大。”
小记者进警营
据了解,下周晨报花季小记者“好导师”“好家长”系列活动还将继续,更多活动安排将在周二的《教育周刊》、周六的《花季周刊》上进行通知,请小记者积极参与。小记者探访消防指挥中心“瞭望塔”成过去时。
1月19日,当小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指挥中心,就看到一个大型电子屏幕挂在直对门口的一面墙上,里面分别显示着乌市17个消防中队的情况,在屏幕前还有5组电脑显示屏和很多接警电话。
不过在三十多年前,可没这么先进。据介绍,当时全乌鲁木齐市只有消防局这一栋最高的楼房,指挥中心全靠“瞭望塔”进行全城监控。
“我们的战士就在"瞭望塔"上看哪里冒烟了,就通知附近消防中队前去救火。”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消防塔被逐渐淹没在高楼大厦中时,终于有了现在的统一接警指挥中心。战斗服里有大乾坤
在乌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指挥中心,小记者们看到了五花八门的消防器材。其中,个人防护服就展示了三种,而大家常见的一种消防战斗服就包括有头盔、呼救器、导向绳、空气呼吸器等11种相关配套装备。
小记者进警营
“桔黄色抢险救援服是用于抢险救援时穿着的,因为在地震救援现场、在山林搜寻中,鲜亮的桔黄色可以让人第一眼就看到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还有短时间能在火焰中救助的避火服,它能经受1200度的高温,而普通的战斗服则可以经受350度的高温。宿舍里的“秘密通道”
走进简单而整齐的消防官兵的宿舍,每张床上只放着棱角十足的“豆腐块”被子、一顶帽子和一条皮带。看着整齐划一的内务,小记者们不禁拿出手机、相机拍个不停。
墙边衣柜里挂着一套春秋装、一件冬装以及自己的一套便衣,而且每个人的柜子里都只有三套衣服。“想想我自己的房间,简直不能比呀。”综合一社小记者李瑞琪看着消防官兵的内务发出感叹。
“你们看,这里还有一扇门。”“应该是卫生间吧?”小记者们发现了宿舍墙边的一个房间,拉开门一看,兴奋地叫道“哇噻,有洞还有一根杆子,原来这是个秘密通道啊!”
消防员告诉小记者们,这根滑杆每间宿舍都有,直接通往消防车库。当消防警报响起时,消防员就会从宿舍的这根滑杆滑下并迅速登车出警。“万能”消防车登场
“这是防暴车,专门用在运输物资的;这是吊车,在地震或者房屋倒塌受损时用的;这是登高车,用在高层着火时的救助;这是水罐车,储水量多达25吨……”听着消防员叔叔一个个介绍着消防车的种类,七十八中社的汪昊彤说:“平时看见行驶在路上的消防车感觉都一样,今天才知道,原来消防车也有这么多故事。”
在参观完不同种类的消防车之后,三名小记者还登上了32米的消防云梯车。消防员叔叔用摇杆控制伸展臂,小记者就跟着云梯臂的缓缓向上,在高空中向大家挥着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