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吐哈油田公司消防支队是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专业化队伍,1995年正式建队,先后经历了吐哈油田公安局消防大队、吐哈石油指挥部消防支队、吐哈油田公司消防支队三个阶段。自2006年4月消防业务整合以来,隶属吐哈油田公司管理,业务上接受质量安全环保处的指导。目前编制定员255人,其中合同制员工122人,市场化员工133人,市场化员工已逐渐成为用工主体。支队管理层有领导3人,科级管理人员22人,一般管理干部20人。支队按照“加强机关职能,强化基层操作职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思路,采取支队、大队两级管理模式,形成了信息传递迅速,业务靠前指挥,管理向下延伸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支队机关设综合办公室、消防科、战训科、指挥科4个职能科室,基层设6个大队,根据油田点多、线长、面广、火灾防范跨度大、重点要害部位局部集中但又整体分散的特点,支队将消防力量主要设置在三塘湖、哈密石油基地、鄯善生产前线、鲁克沁、吐鲁番等5个大的防范区域、8个执勤站点、7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
支队目前共有各类消防专勤车辆33辆,总载水量153吨,总载泡沫量73吨,总载干粉量12吨,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和昼夜24小时执勤制度。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队伍整体精干、高效,战斗力布局合理,职能作用发挥比较突出。
近年来,油田生产经营逐步进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把握油田专职消防队伍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无疑是能否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做好油田消防工作的关键。为此支队结合油田消防安全大环境、大形势和队伍实际,通过抓住“三个重点”,强化“三项措施”,推进“四项管理”,促进“两个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抓住“三个重点”,消防安全资金投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初步形成。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经费保障是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油田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下游产品的逐渐增多,火灾危险性越来越大,火灾防范和处置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一场火灾事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给企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油田企业从集团公司到各地区公司,对消防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2006年集团公司消防业务重组以来的这一个阶段,油田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重点寻求政策支持,队伍发展步入正规。自2006年集团公司消防业务整合以来,支队年总管理费用由地区公司按工作量统一拨付,按月核销,到2010年人均投入年均增长21%,人员工资、生活补助、培训考察、医疗、保险、物业管理、设备维修、材料、服装等费用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消防费用的合理支出基本都可以保障。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了119消防接警调度指挥系统,投资改造支队机关办公楼1座,维修消防站3座,新建消防站1座,配备计算机等办公设施52台(套),有力地改善了基层队伍的执勤、办公条件,较好地丰富了队伍文化生活,逐步“还清”了重组整合以前因投入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历史欠账,队伍建设踏上了正常的发展步伐。
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装备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在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下,支队逐步配备了举高消防车,大吨位、大功率水罐消防车21辆,消防指挥车2辆。同时,油田公司也加大投资力度,将普通氟蛋白泡沫更换为水成膜泡沫,灭火效率提高了3倍,购置了空气呼吸器、隔热服、避火服、防化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能力得到有效加强,装备的极大改善使广大指战员手中的武器实现了从“鸟枪”到“大炮”的彻底转变。
重点加强预算管理,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经费保障是一把手工程,是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主要内容,为此支队班子坚持全局统筹,优先基层,提高标准,办好实事,尽力做到“花了钱办成事、办好事”和“花小钱办大事”,坚决杜绝浪费和攀比现象。同时树立一盘棋思想,及时分析,按照“轻重缓急、长期打算、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按月、季、年编制开支计划,做到有序开支、统筹安排、协调分配、心中有“数”,并根据形势发展与任务要求,适时调整支出计划,将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
强化“三项措施”,队伍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基础得到切实夯实。员工是火场主力,是推动队伍发展的根本,为此支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着力解决员工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以此凝聚人心,稳定队伍,快速高效发展。
强化力量集约化配置,充分发挥了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按照《油气田消防站建设规范》相关用工规定,我们的用工总量在现有基础上还得翻1倍有余,面对油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用工总量逐步压缩的现实情况,支队不等不靠,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采取车辆合并、多车组优化组合等方式合理编配人员和力量配备,考虑两班制,减少用工总量250多人,优化组合后,人员基本没有任何余量,既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又充分发挥了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
强化队伍人性化管理,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支队在市场化用工待遇上做到了思想教育、政治待遇、岗位竞争、技术培训、奖惩兑现、评先选优“六个”一视同仁,加强人性化管理。在保障上,对新招聘的市场化员工统一购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积极构建消防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网络,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状态专业体检,实施职业健康跟踪监护,对消防人员参加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情况建立健康检查原始档案,为后期职业病鉴定和工伤保险权益提供依据。在考核机制上,做到与合同化员工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同时将业绩奖金分配向战斗一线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营造了“靠实干成才,凭实绩进步”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投身消防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支队新建了消防训练塔,高空心理拓展训练装置,为各基层大队新建了职工书屋,每年添置书籍,购置了文体设施,配备了个人装备储柜,改善了以往战斗服、战斗靴席地而放的现状,为一线员工配备了小药箱、保温杯、保温饭盒,从不同侧面关爱员工,想方设法为广大员工营造出了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训练、学习和生活环境。
推进“四项管理”,全面提高队伍设施装备保障能力。支队通过开展“设备管理提升年”和样板岗位创建主题活动,持续加强制度建设、资料完善、现场管理和人员素质提升等工作,设备管理工作总体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适用,基础资料更加统一规范,现场标识和规格化建设进一步提高。
现场管理点滴不漏。按照现场管理“十字作业”要求,坚持“日查、周试、月保养”和每周一次的“车场日”活动,严格按时限要求执行各级维护保养,建立检修档案,按计划、分级别进行维护保养。
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要求员工不仅能细致掌握车辆及装备器材的性能、状况、操作方法,还要会日常的维护保养,做到应知一口清,应会一手精,逐步实现了消防设备和器材装备的全过程精细管理,消防车辆及主要装备综合完好率达95%以上。
基础资料规范到位。进一步完善了设备管理台帐、单台设备技术档案,严格设备岗位、各基层队设备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润滑记录的填写,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管理专人负责、台帐齐全、资料准确。
日常检查一丝不苟。认真开展支队、大队、小队三级设备检查,每天严格组织交接班检查、通过严密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隐患,彻底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设备管理水平也得到切实提高。
促进“两个提升”,队伍的防火、灭火、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和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严格落实战备执勤管理工作措施,着力提升队伍执行力。首先是坚持昼夜24小时不间断执勤管理工作制度,确保执勤人员充足。其次是按照“六交五不接”要求,严格履行交接班工作程序。第三是坚持做到支队当日执勤干部每班必查,战训科代表支队按期检查,公司职能部门随时抽查,确保了执勤工作的严密性,保证了队伍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
细化训练内容,深化训练层次,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灭火作战实力。首先是以指挥员为主体,深入开展了理论大讲堂活动,每月组织一次业务例会,让指挥员自选课题,轮流讲课、开展案例分析、组织战术和战法交流,以讲促学,不断提升了各级指挥员的理论水平。
是进一步细化训练内容,量化训练指标,严格训练考核。在组训方式上,坚持全员参与与分层实施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基础及应用性项目的训练。在考核手段上,坚持日常考核与竞赛比武相结合,检验练兵效果,激发练兵热情,营造练兵氛围,培养业务骨干。
立足实际,组织编印了《执勤条令、队列条令、内务条令》和《消防指战员知识问答》两套随身行手册,对日常工作进一步做了规范,方便了员工学习。第四是针对车辆更新、责任区重点要害单位工艺流程、产品属性和水源道路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部署,深入实地开展“六熟悉”活动。根据生产特点、工艺流程,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合成训练操法88项,修订、完善重点要害部位灭火预案139处,绘制水源道路图64处。2011年以来支队与辖区公安消防队联合演练26次。
2011年9月,总队在克拉玛依市召开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现场会”,10月初,吐鲁番公安消防支队召集辖区专职队召开了落实现场会推进会,对下步如何开展专职消防队规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2年,吐哈支队将深入研究规范化建设方案,进一步提高专职消防队整体灭火救援能力,提高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