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从除夕夜到年初五这段时间,好多人没法睡觉,罪魁是烟花爆竹。新年里爆炸声声,通宵达旦;有的爆竹燃放起来就象炸响的炮弹,宛如晴天霹雳,吓得孩子啼哭,老人心惊,心脏病患和意志薄弱者夜不能寐,直盼黎明曙光到来。
除了受惊吓,就是不断有人加入残联,还有的直接去见马克思。中国发明火药后的主要用途,就是拿来制造喜庆和吉祥气氛的。结婚典礼、商店开张、彩票中奖、拜师收徒、升官晋级、乔迁新居等等都要燃起烟花放起爆竹。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更是中国人喜迎新春的重头戏。这一延续了千年的民族传统习俗,估计还要再延续千年。每年春节,人们都燃放烟花爆竹,作为太平盛世,人丁兴旺,富裕美好,大吉大利的象征和标志。五彩绚丽的烟花和震耳欲聋的爆竹,烘托了节日的气氛,给大人小孩带来欢乐。
然而,福祸相伴,喜哀相依,带来喜庆的同时也带来灾难。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让不少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惨痛代价。
可怕的还有火灾。去年央视新大楼就因鞭炮惹祸烧得一塌糊涂,至今未修复,损失十几亿。今年初一零时余,号称东北第一高楼的沈阳白金五星级酒店“皇朝万鑫”酒店被燃放的爆竹引发大火,损失近30亿。就是每年只烧掉一幢大楼,对十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一定会有影响。
为防新年火灾,今年首都采取严防死守策略,全市共组织各种保卫力量75万余人投入社会巡逻,规模堪比奥运会。可大年夜仍有不祥,从除夕零时至初一1时这么点时间里,燃放引发火情就有161起,比去年同期的58起上升178%。全国从除夕夜至年初六,因燃放烟花爆竹制造的火情达1万2千多起(央视报道)。
烟花爆竹燃放后空气污染严重,现场一片狼籍。大年初一拂晓,北京市环卫工人悉数出动,清理燃爆垃圾2千多吨。
本来,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件喜庆事,但实际上完全是一部分人喜庆,一部分人惊恐,社会和谐受到严重威胁。
在精神和物质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少人怀念起了曾经没有爆竹声响却安全吉利的禁放日子。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有害无益,要求政府禁放的呼声响起来。
2005年10月之前,北京上海曾有过12年的禁放时期。这之后,为了顺应民意,继承民族传统,也为了彰显盛世景象,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规被废止了。
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公民自由燃放烟花爆竹已有6年,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恢复禁放的要求水涨船高,该不该再度禁放呢?
坚持要自由燃放的人们说,这牵扯到民俗、传统,不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中国春节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烟花爆竹带来社会矛盾,这是个考量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问题。至于燃放造成的损失,这和中国每年矿难死伤损失相比,微不足道。就是沈阳大火、央视烧楼,损失惨重,可每年还在烧,不是因为没禁放,而是没抓好那些乱放的以及卖炮的运炮的。再就是要整治制售伪劣、超标烟花爆竹的行为。
必须承认,政府为了保证高扬传统民俗的旗帜,已付出了高昂的管理成本。
即便是没有禁放规定,城市里也规定燃放花爆竹要远离人群和居民密集区,但这种规定形同虚设,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本就为了热闹,传统习俗就是在自己家门口燃放,大家不可能将烟花爆竹拿到荒郊野外或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燃放。
我国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密集。从除夕持续到十五的燃放爆炸物,就是成千上万人在放炮玩火。百密一疏,造成人员伤亡和火灾几乎不可避免。而且造成空气、环境污染之严重,确实是乌烟瘴气,烟尘蔽日。这些都不是靠强化安全教育、积极防范烟花爆竹事故和加强执法机关的监管所能解决的事。
毫无疑义,从安全、环保、节能的现代意识角度考量,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禁放烟花爆竹。但是,中国人固守传统的习性又不愿意告别这个热闹的节目,移风易俗难度很大。很显然,在安全、环保与传统风俗习惯之间,如何寻求平衡是件难事。也许,只有对风俗习惯进行规范、引导甚至改造,才能使传统习俗与现代意识和要求相一致。
其实,禁放也无须彻底告别烟花爆竹,比如由政府(公安部门)集中燃放,或由有关组织经批准按规定燃放等。这样公民大可省下自己的钱,同样能享受节日之喜庆,何乐不为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