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断绝,一个个城镇乡村被夷为平地……一场大地震,挡住了玉树春天的脚步。
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消防局、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打响。面对生命的呼唤,省公安消防总队不畏艰险、全力以赴,第一时间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开展救援,成为在最危险前线攻坚的主力部队,也是救出幸存者最多、救出被埋者最多的部队。全体参战官兵不辱使命,不怕牺牲,连续奋战12个昼夜,在艰难复杂的废墟下救出埋压群众190人,挖掘遗体208具,疏散被困群众4100人,抢救物资价值9120.41万元,扑救火灾50起。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与死神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以“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职业使命,托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以“心系人民,舍己救生,坚韧不拔,战斗到底”的青海消防抗震精神,铸就了与人民生死与共,共克天灾的时代见证。
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不怕疲劳!青海消防部队果断决策,科学调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我们将永远记住2010年玉树的春天。记住这个春天,是因为猝不及防的强震灾害,给这片高原大地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更因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锤炼了消防部队百折不挠、英勇顽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职业品格和使命操守。
出征,在人民需要的时刻
灾难袭来,人命关天。短短几分钟,省公安消防总队迅速启动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命令全省消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地震发生后40分钟,总队成立由军政主官挂帅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集结西宁、海东、海北、海南支队出动,急行军10个小时820公里抵达灾区展开救援。与此同时,从空中、陆路西线驰援玉树灾区。
地震当日,公安部消防局调集四川、甘肃、山东、重庆、西藏、陕西、宁夏、河南等9个总队1859名消防特勤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救援装备,以最快速度赶往灾区。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王沁林少将、战训处魏捍东副处长飞抵灾区指挥全国消防部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要求抗震救灾部队以坚强的领导、坚定的决心、坚决的行动,全力以赴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救人,不惜一切代价
面对灾难,消防部队前线指挥部确立了首先以学校、医院、旅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为救援重点,安排优势兵力集中搜救生命;其次派出若干救援小组逐步向周边扩大搜救范围的战术原则,各救援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分片区多组多点调动一切生命探测手段和技术力量,不放过一处废墟,不遗漏一丝生命迹象,对百公里外的27个灾区乡(镇)废墟逐个搜索。全省参战的422名官兵绝大部分是从内地入伍。他们始终保持超常的战斗力,克服高原反应,昼夜不停全力搜救,饿了啃一口方便食品,渴了喝一口矿泉水,连续奋战15天,无一人叫苦,无一人喊累,无一人掉队,无一人非战斗减员,充分体现了高原消防官兵过硬的军体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卓越的高原铁军训练成效。果洛支队成功救出一名被埋压129小时的藏族妇女,创造了高海拔地区生命救援的奇迹。
保障,打了一个空前胜仗
面对恶劣环境下的大兵团作战,总队迅速成立了前后方后勤保障组。调动全省消防部队所有后勤力量,倾空战备物资储备库,强力保障一线救援。协调省民航和省长途客运公司等单位,调运飞机、车辆运送全国消防增援力量和物资装备。协调各大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安排全国消防部队增援官兵中转食宿,确保了参战官兵安全运输和生活补给。协调西宁市各大医院救治高原病症状明显的增援官兵46名,总队保障供氧设备400余套,供氧13万余升;救治增援官兵和受灾群众2000余人(次)。总队前指和全省8个增援支队共422人、155辆(次)救援车辆先后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脉驱车上千公里安全抵达灾区。出动警力之多、连续作战时间之长、运输保障线之长是史无前例的,全省参战部队实现了“零违纪、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充分展示了消防部队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和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抗震救灾期间,共调派官兵355人(次)、保障车辆460台(次),运送人员3000余人(次),运送物资100余吨,行程20余万公里。王沁林少将感慨指出,玉树救援战勤保障最出色、最成功。
重建,全力以赴确保安全
抢险救援任务完成后,保护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灾后重建消防工作的中心任务。总队采取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定点、定位、定人,死看死守的防消一体化措施,力争做到不发生较大火灾、不因火灾伤亡一人的目标。下发了《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过渡安置房建设消防技术措施》、《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消防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等12种规定,加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和玉树重建消防规划;实行总队党委常委轮流蹲点驻勤和各职级干部挂职工作,增派兵力长期驻守的工作机制,加强灾后重建期间的消防安全保卫;先后分三批调集90名官兵和13辆消防车组成消防执勤点现场驻勤、重点监护;加强宣传和检查力度,配备2000具移动式灭火器材,张贴2500余份藏汉双语消防安全标语,悬挂120余条横幅,发送34000余份宣传挂图,检查帐篷、板房17981顶(次),发现火灾隐患643条,整改586条。发送防火公益短信40余万次,讲解消防常识700余次。
抗震救灾精神是新时期军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是鼓舞消防官兵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维护好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推动青海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新发展的不竭源泉。这种精神必将转化为加快部队建设、提升战斗力的强大动力,必将激励青海消防部队官兵牢记使命、忠实履责,满腔热情投身到消防工作中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抓住机遇,破解难题,求实创新,奋发有为,不断创造良好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提升消防部队处置灾害的能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根基。
进一步用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
抗震救灾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认真总结深层挖掘抗震救灾工作经验的同时,要进一步提炼、升华抗震救灾精神并大力发扬,激励部队斗志。要把玉树抗震救灾官兵在高原艰苦条件、严酷自然环境下,表现出“心系人民,舍己救生,坚韧不拔,战斗到底”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贯穿到部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广泛开展抗震救灾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教育培养广大官兵自觉做抗震救灾精神的发扬者、实践者。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模活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广为传颂,使他们的崇高精神在官兵心中扎根结果。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贵在知行统一,落实到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上;引导官兵以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和鼓舞自己,把本职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引导官兵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勇于奉献。
进一步筑牢灾后重建消防安全“防火墙”
玉树灾后重建的消防安全关乎民生民安,关乎灾区和谐稳定。
一方面,要加强灾区火灾隐患排查,加强对帐篷、板房内电气线路、生活用火、佛事用火的消防监督管理,督促落实烟囱帐篷(板房)处的隔热措施,明火部位与帐篷、板房等易可燃材料的隔离措施;同时深入每一处帐篷、板房宣讲防灭火常识、逃生技能、灭火方法,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灾区消防部队执勤备战。受灾群众消防执勤点要健全和落实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防宣传教育、执勤备战工作制度,强化服务意识。熟悉掌握辖区帐篷、板房建设规划、规模及进度,掌握安置点的人口数量、熟悉安置点的道路、水源状况,制定灭火预案并定期实地演练,力争做到不发生较大火灾、不因火灾伤亡一人的目标要求。
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抢险救援能力
在现有人员装备基础上,在西宁、格尔木两地组建2支快速反应的重特大灾害救援机动队,配齐抢险救援装备,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演练,时刻备战;进一步提升现有执勤中队灭火救援能力。加大现有执勤中队抢险救援车、灭火救援攻坚组和抢险救援攻坚组装备器材配备力度。组织部队开展抗震、防爆、排毒、救护、堵漏、搜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训练,使官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抢险救援专业技能,强化各级指战员业务素质。尤其是在高寒、缺氧、器材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训练,应对突发灾害,是今后需要研究和开展的主要工作。立足省情,突出特色,不断探索高原精兵之路,改革训练模式,改进练兵方法,使部队训练进一步向处置急、难、险、重灾害事故的模式化、实战化方式转变。全省尚有29个县区亟待组建公安消防中队,未组建公安现役消防中队的县(区、行委)应结合本地灾害事故特点,由当地政府调剂事业编制或招收合同制消防员组建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并按《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完成装备器材配备任务;督导各地要按照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发展地方合同制消防队伍,着力解决县域、乡镇消防力量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基础设施、物资储备、响应机制、通信保障等应急处置基础建设,筑牢防灾减灾防线,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成果。着力将消防部队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保障有力、克灾取胜的专业化抢险救援骨干力量。
进一步筑牢战勤保障基础,提升部队快速反应能力
及时完成全省战勤保障大(中)队建设任务,各支队战勤保障大(中)队要按照《战勤保障大(中)队配备标准》配备足量的车辆装备器材和相关战备物资;总队及各支队应培养、充实一定数量的后勤专业战时保障人员,并强化职责分工,同时,充分调动现有饮食保障车、生活保障车、宿营车等保障车辆和已建立的战勤保障大、中队的人力、物力资源及拟建立的应急物资保障库物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战勤保障供给实战演练,确保战时军需保障工作有效运转;针对各支队相对较远,驻地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应以支队为单位,因地制宜储备相应数量和品种的被装物资和便携、组合式给养炊具和用具,同时,储备一定数量的个人随行保障装具。各级应积极建立并完善与大型超市、主副食品集散地等管理部门战时配送、经费结算等相关合作协议,由其根据战时保障计划,按照自行装运、定时定点供给、战后审查账目、统一核准结算的保障模式进行军需保障。
消防部队所做点点滴滴的事情凝结到一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生命,一切为了家园的和谐安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