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汶川县公安消防大队:灾区的守护神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10-05-12 15:17 出处:四川新闻网 作者:周文强编辑:@iCMS
【慧聪消防网】这里,曾经几乎化为废墟;如今,这里正渐露盎然生机! “5.12”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汶川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片片曾是废墟的土地上,矗立起一栋栋新房,一座座新城乡拔地而起。这片曾经山崩

【慧聪消防网】这里,曾经几乎化为废墟;如今,这里正渐露盎然生机!

“5.12”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汶川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片片曾是废墟的土地上,矗立起一栋栋新房,一座座新城乡拔地而起。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经旧貌换新颜,处处生机盎然,灾区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一切都在变化……

然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不得不提起这样一支队伍,当地政府称这支队伍为“累不倒的铁军”,灾区群众称这支队伍为“灾区的守护神”。他就是汶川县公安消防大队。

近两年来,大队先后被中央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集体奖章”,5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3人荣获“公安消防部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1人荣记公安部个人一等功,2人荣记公安部消防局个人二等功,8人被省消防总队荣记个人二等功,14人被省消防总队荣记个人三等功。在灾后重建中,大队党委被省消防总队评为“全省消防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荣获“全省消防部队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被省消防总队党委评为“优秀党员”,4人被省消防总队荣记个人三等功。

群防群治安置点无一亡人火灾

地震发生后,汶川县政府在绵虒、映秀、威州、雁门等乡镇设置11个临时集中安置点,搭建帐篷2万多顶,板房1.3万套,安置群众5万余人。汶川地形地貌特殊,海拔高,自然条件很差,气候多变,进出村子的道路完全损毁,住在高半山的村民扶老携幼,辗转数日,才被临时安置到山下的河谷地段,帐篷密集,人员流动大,用火用电多,生活、消防水源、极其缺乏构成了新的火灾隐患。面对火灾形势,大队党委敏感的意识到,必须及时整合警力,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安置点的防火工作上,融入到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按照上级的要求,大队党委加强协调沟通,整合援建和自身警力,及时在11个集中安置点派驻8辆消防车、54名官兵,24小时逐户开展防火巡查,死看死守,力保群众安全。为改善安置点防火条件,加强火灾预防,大队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消防专项资金500余万元,购买灭火器23851具、应急照明灯800余具、大型手抬机动消防泵4台、消防水带4000米、水枪60支,消防水桶500余个,统一配发到各个安置点、受灾群众家中。映秀、雁门、七盘沟、绵虒四个安置点安装市政消火栓47个,新建取水码头7处,极大地改善了安置点的防火条件。

时间跨越两年。汶川大队始终把安置点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细,始终保持百倍警惕,防患于未然。一是逐户排查隐患,帮助村民整改。受灾群众自行搭建帐篷、过渡房密集,无防火间距,习惯使用柴草生火煮饭取暖,夜间风大,防火意识不强,极易造成一户失火“殃及池鱼”的局面。面对灾区严峻的火灾形势,大队官兵落实责任、逐户排查,加强宣传,向群众宣讲消防知识以及火灾危害性的同时,积极动手帮助整改隐患,重新搭建帐篷,调整防火间距,撤除搬迁灶台,劝说群众不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规范帐篷用火用电,规范柴火管理,制定防火公约,张贴温馨警示语,提醒群众防火。二是组建义务消防队伍,培训骨干,提升乡镇防控火灾能力。地震前,全县13个乡镇均无消防队伍,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火灾时有发生,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地震后,汶川大队主动汇报,积极协调,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8年起,县政府把消防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每年组织考核,并作为乡镇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乡镇政府进一步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了消防安全组织,每个乡镇设立了公益性岗位专职消防人员,负责农村及安置点消防工作;村组集中安置点组建了不少于10人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志愿者,定期组织消防宣传和灭火演练,增强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三是部门联合,启动“百村冬防安全”大检查。2008年、2009年两个冬季,汶川大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协同县级有关部门组成13个检查组,用一个半月时间深入全县13个乡镇112个行政村,进村入户开展冬季防火大检查。与此同时,每季度由消防大队牵头,组织各乡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等部门,深入农村及集中安置点检查群众用火用电安全。四是落实警力,加强战备。近两年来,大队先后调整执勤警力15次,派驻固定执勤车辆22台,固定执勤岗位54个,投入警力300人次,入户检查24000余人次,发现隐患16000件次,90%以上的隐患得到及时整改。目前,汶川仍有集中安置点4个,驻点执勤人员30人、消防车5辆,官兵们克服生活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等困难,昼夜坚守在执勤岗位上,被灾区群众把消防官兵称为“我们的守护神、我们的贴心人”。大队官兵还采取设立流动宣传点、流动放映队、组织村民疏散演练、印制防火手册、张贴消防安全警示语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自防自救能力。

严查隐患全力护航灾后重建

随着援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大量施工队伍、从业人员进驻汶川,餐馆、旅馆、茶楼、超市、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七小”场所遍及大街小巷,各类工棚、工地、帐篷隐患突出。大队党委认真分析,果断决策,形成专题及时报告政府,以全省高层地下建筑、公共娱乐场所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为契机,与公安、安监、工商、文化等部门联动,展开“七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清理用住房、办公用房改建的小餐馆、旅馆、茶楼、超市、录像厅、歌舞厅等营业性场所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是否畅通,以及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野外工地、工棚用火用电、易可燃气体、液体存放是否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2008年9月,汶川县凯逸酒店大楼轻度受损,在加固维修中,业主擅自将楼层通道、楼梯堵塞,改建成房间使用,自动消防设施停用,检查发现存在重大隐患,业主以地震受损为由久拖不改,甚至产生不满情绪。后来,大队党委主动登门,多次与业主沟通,宣讲法律法规及隐患的危害性,并积极为业主出主意、想办法。经多方努力做通了业主的思想工作,在大队参谋的具体指导下,这起重大火灾隐患在限期内得以整改。地震以来,通过大队干警深入细致、说服疏导的工作方法,既化解了矛盾,又促进了工作。

据统计,近两年来,大队开展各类场所大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12次,成立检查组29个,派出警力276人(次),检查场所3000个(处),发现隐患253件(次),整改隐患253件(次),填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47份,发出《复查意见书》47份,办理行政案件15件,警告5人,罚款15400元,办理开业前检查48家,立案、销案《重大火灾隐患》1起。通过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模式,存在突出问题的“七小”场所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整治,有效净化了灾区的消防安全环境。2009年11月,汶川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号召全县人民向汶川县消防大队官兵学习。

主动作为城乡防火条件大改善

灾后重建给汶川消防事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大队党委高度重视,提前谋划,主动对接,与当地规划部门和广东援建指挥部协调联系,将全县13个乡镇消防站、消防安全布局、消防供水、消防车道、消防通讯全部列入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之中,并指导协调县城及各乡镇完成了消防规划编制。目前,除草坡乡以丰富的河流水作为消防用水外,其余12个乡镇全部新建了自来水厂,敷设了市政给水管网、安装了市政消火栓。其中水磨、漩口、映秀、卧龙、耿达、绵虒等乡镇还规划了消防站用地,结束了全县除县城外12个乡镇无消防规划、无消防设施的历史。在灾后重建期间,汶川大队紧跟进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协商解决办法,对重点工程、重点乡镇、风景区改造等基础消防设施建设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工程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农村农房重建彻底改变了使用易、可燃材料修建的传统做法,新建农房沿公路有水源的地方集中修建,选址安全,布局合理,耐火等级提高,消防用水与人畜饮水同步建设,漩口、水磨镇等农房集中建设点还设置了室外消火栓。全县13个乡镇超前规划、超前建设,极大的提升了农村防控火灾的能力。

随着灾后重建加速推进,重建工作量大、任务重,在建筑工程审核和消防验收工作中,大队克服警力不足、建设项目多、审查时间紧等实际困难,将行政许可业务办理时间缩短,由1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将服务窗口前移到施工现场。在离县城较远的三江乡、水磨镇、漩口镇、映秀镇、耿达乡、卧龙镇、银杏乡等乡镇,设立了办事窗口,方便援建单位报审,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援建单位的好评。广东援建汶川的建设工程项目大部份是医院、学校、福利院、体育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内容相对复杂,技术把关难度相对较大,审核中,大队认真落实首问、主办责任制,遇疑难问题集体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对在建施工项目,大队定期组织检查,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对照图审内容查验施工现场,有无更改消防设计行为,严把消防关,防止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灾后重建以来,大队审核项目38个,验收合格9个,检查工地120余个(次),制作下发《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38份、《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9份,无一例举报投诉。

攻坚克难彰显消防铁军为民本色

“5.12”地震发生后,消防安全保卫任务繁重,全队官兵在大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工作任务不放松,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为故乡,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英雄赞歌。2009年7月25日凌晨4时,国道213生命线彻底关大桥因暴雨冲刷,被巨石砸断桥墩,大桥坍塌,行驶在桥上的7辆车掉进岷江河,数人被困。接警后,大队长张涛迅速带领官兵赶往事故现场展开救援,经官兵近8小时奋力营救,成功救出被困人员2名,搜寻并转移遇难者遗体3具。受到了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高度赞扬。

2009年8月25日晚10时,在国道213线青坡段,距汶川县城约10公里处的汶川县祥鼎汽修厂处因强降雨引发生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山体滑坡近万方,周围数百群众被困。报警后,大队迅速调集3辆消防车、20名官兵赶往现场,经官兵近3小时全力施救,被困群众安全脱险。

据统计,近两年时间,大队受理火警316起,灭火66次,社会救助1227起,完成一级消防保卫任务13次,出动车辆718台次,出动警力3389人次。

默默奉献情漫羌山谱赞歌

地震后,上级部队十分关注、关怀汶川,先后分四批次从省内外调派警力90余人、消防车14辆,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援建官兵克服气候不适应,生活环境恶劣等困难,与大队官兵一道紧紧团结战斗在一起,用他们对消防事业的忠诚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故事。

地震前,大队教导员张涛因右肘关节脱臼,右手无法动弹,住进医院正在接受治疗。灾情发生后,张涛强忍伤痛,拔下针头,在剧烈晃动中艰难的冲出病房转移疏散家属和病员300余人,他顾不上妻子和女儿的安危,徒步赶到救援现场与官兵一道营救被困人员。

原浙江省台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驾驶员陈春林,地震后,作为第一批援建南京士官学校学员被派往援建汶川,途中得知奶奶因病逝世的消息,他化悲痛为力量,义无反顾奔赴灾区抗震救灾。陈春林家处农村,家中因修建房子欠外债五万余元,为了给儿子减轻负担,他父亲长年累月外出务工,身缠疾病,被医院确诊为麟型肺癌,作为独子的陈春林,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依然战斗在安置点执勤岗位上。

地震以来,汶川官兵还有许多这样感人的故事,中队指导员张文强家中女儿患癫痫病,毅然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灾后重建消防保卫工作之中。国庆60周年安保战备期间,新兵陈克东闭口不提父亲病危,大队参谋罗雷将母亲身患肠癌的消息深藏心底……他们默默承受,坚守在执勤第一线,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近两年来,汶川官兵放弃探亲、休假,不分昼夜和节假日坚守在岗位上,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重大工作任务,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用辛勤汗水忠实履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展示了对党忠诚和对灾区人民的赤胆忠心,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赞扬,受到了灾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