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贵州主流媒体《贵州日报》高度关注贵州省黔东南农村消防工作。2月1日,该媒体以“让苗乡侗寨远离火患,黔东南州农村消防近观”为题深度报道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工作现状,采取的措施、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文章全文如下:
2009年12月23日下午,剑河县久仰乡久敢村农户用电不慎,引发寨火,烧毁民房71栋349间,受灾农户96户547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7.2万元。这一火灾再次引起人们对黔东南州农村消防的重大关注。
其实,对于如何做好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2009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三穗县委书记杨秀锡就曾建议进一步加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防工作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防安全保障水平。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频繁的火灾一直威胁着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火灾触目惊心
“全国农村火灾多少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多少看黔东南”,“小火亡人”,“火烧连营”。采访中,记者时常听到这样的谈论。
据统计,1991年至2008年,黔东南州共发生农村火灾1701起,死亡294人,烧伤189人,直接经济损失1.18多亿元,其中重大火灾115起,特大火灾70起,平均每年使520多户2500多人重返贫困,严重时甚至每年有2000余户近万人受灾。
在一系列的火灾中,由于儿童与老年人因缺乏一定的自防自救能力,成为最大受害者。2007年2月24日,雷山县桃江乡乔兑村发生重大火灾中,唯一遇难的就是一位15岁的花季少女;而2006年剑河县南加镇塘化村的火灾中,遇难的是3名留在家中的5岁儿童;同年黎平县地扪侗寨一位老人用火盆烤火,不慎引燃衣被而发生火灾,老人也未能逃出火海。
文化专家指出,像黔东南这样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可以说每一座村寨都是一座难得的博物馆,一旦失火,就意味着一座人类文化宝库的损失。”
火灾频发原因何在
在一组组火灾的数字的背后,人们在寻找着它的“着火点”。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仅仅归结于不少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似乎简单化了!更多的还是受到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与黔东南历史、地理、民族生活习俗等原因密不可分。”当地消防部门人士指出。
黔东南州共有3549个行政村,乡村总户数89.77万户,其中100户以上自然寨1478个,50户以上自然寨3922个。这里的少数民族大多“聚族而居”,房屋鳞次栉比,几无防火分区。“由于居住密集,一旦一户发生火灾,火势往往迅速蔓延,常常是一户着火,全寨遭殃,而火势形成的破坏力巨大的气流,使得有防火措施也难以发挥作用。”当地一位官员分析。
这里村民房屋82%以木质结构为主,房屋耐火等级极低。而且由于地理条件局限,村寨大多依山而建,全州55%的村寨处于半山腰,地势落差大,水源缺乏,遇上干旱季节,不仅农业用水无法保障,就连人畜饮水都很困难,消防用水更是无法落实。
据民族学专家介绍,这里木质结构吊脚楼大多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般分为三层,底层一面悬空,一面贴山。第一层多用来堆放杂物和关养牲畜,牲畜草料和粮食等易燃物也常常放置于此。第二层供人居住,火坑、火塘、灶台及冬天取暖用的火盆、火桶、火箱都集中在这里,村民千百年来形成了在二楼木地板上用火烘烤食物、取暖的生活习惯,这无疑也成为了极大的火灾隐患。三楼一般存放着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堆放着大量的稻谷,一旦遇火源则成了“干柴遇烈火”,几分钟内便能造成猛烈燃烧。
许多村寨贫困面大,生活用火方式落后。尤其是月亮山、雷公山等山区,因交通不便,电、气、煤等安全替代能源很难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农村用火大多仍然以木柴、木炭、杂草为主。农村大部分农户使用的电气线路陈旧,容易短路、漏电却无力更新,农村用电设备增多造成老化的电力线路超负荷,极易诱发火灾。“而贫困的局面还造成大多数村寨无法建设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初期火势也难以得到迅速及时的扑救,往往小火酿成大灾。”有关专家分析。
采访中,一位乡干部告诉记者:“很多地方都还烧柴火,家家都有很多储存燃料,以备生活之需,可是农民并没有合理堆放储存燃料,往往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制度建设重预防
黔东南州的农村消防状况一直备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黔东南州人大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农村消防法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将农村消防安全纳入了法治轨道。2007年8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144次省长办公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要求在不破坏当地民族习俗和文化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农村消防建设试点,逐步消除火灾隐患,防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并决定从2007年至2011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用于黔东南州150个50户以上木质结构房屋连片的自然村寨消防建设。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从2008年起,将每年试点建设中的20个村寨列入州委、州政府拟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按照水改、电改、厨改、路改,保护民族村寨的自然历史原貌、保护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承、保护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风格,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消防规范化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村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能力等“四改三保两高一强”的原则,对全州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进行改造,并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等,全面构建农村消防工作社会化网络。
据统计,自试点方案实施后黔东南州已实施了农村寨改236个,房改47041栋,电改94170户,厨改66674户;修建高位消防水池834个5.58万立方米,普通消防水池3398个18万立方米,修建进村道路1206条55.8千米;配置消防机动泵1118台、安装消火栓4338个,配置水枪2111支、水带8563条。雷山县方祥乡为了做好防火安全宣传工作,乡党委、政府除派员协助各村寨制定修改村规民约,还为10个自然寨配齐了高音喇叭、喊寨锣,各村寨都聘有义务消防宣传员,坚持每天早、中、晚巡逻喊寨,提醒广大村民注意防火安全。近年来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火警,没有出现一次山火或寨火。
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消防责任,州政府每年都要与各县(市、)区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部门签订农村消防工作责任状;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农村远程教育,扩大农村消防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并针对农村火灾的规律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元旦、春节、清明、冬季等时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农村普法教育、民族节日、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通过送消防书籍、消防挂历进村、进寨、进校,编演消防小品、相声,以及召开农民消防运动会等普及消防知识;把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和普法教育等体系,加强对乡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志愿消防队员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将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纳入了学校教学内容之一,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效果。
此外,黔东南州还采取多渠道、多方式措施,加强农村消防队伍力量建设。目前,黔东南州有农村志愿消防队3582支91410人,政府专、兼职消防队34个265人;鸣锣喊寨队伍3610支7893人。著名的侗族文化村寨黎平县肇兴目前已开辟了3300米防火线,建设了3600米消防管网。村民们用上了节能灶和液化气灶,穿村而过的溪水被村民们引入家中,每3至5户人家门前都有一个水塘。“村里的火灾最近的一次是在前年的10月份,火势没起来就被扑灭了。”肇兴村义务消防队队长陆广明说。
“普遍建立以自然村寨为基础,以村民委员会管理为框架的农村社会消防安全长效防范机制十分重要。”当地消防部门负责人说。该州对农村50户以上木质结构房屋连片自然村寨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一律建立县、乡、村领导干部“三级联保”责任制之后,根据农村群众聚居的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建立联防机制,鼓励村民参与民房火灾责任保险。2008年9月,台江县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农村住房“统保工程”。采取“农户自筹1元、政府补助9元”的办法,为全县2.8万户农村房屋统一投保,总保险金额为1.12亿元,在为期一年的保险期内。因火灾暴雨、洪水、冰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造成房屋财产损失的,每户可获得最高4000元的赔偿。台拱镇板凳村村民李文福就因受火灾获得4000元补偿。
据介绍,目前,全州农村30户以上村寨全部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和防火公约,进一步实现了村民自觉、自主防范火灾。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8年与1999年至2003年相比,黔东南州农村火灾平均起数由100.4起下降到64.6起,农村重特大火灾平均起数由6起下降到3.2起。(来源:贵州消防总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