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杨启明,男,45岁,贵州省雷山县公安局西江派出所教导员兼千户苗寨社区民警,当地苗族同胞都亲切地夸赞他是“天下西江的守护神”。
“贵州名片”遭遇“老虎灶”
2008年初凝冻期间杨启明为消防设施解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被称为“贵州名片”,因“民族建筑的瑰宝”和“歌舞的海洋”闻名已久,2006年被联合国列为中国35个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苗寨聚居着1200多户苗族群众,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然而,就是在这些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后面,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问题。由于苗族群众大多聚族而居、靠山筑屋,木质结构的房屋密集,加之用火方式落后,至今还沿用以木材、木炭和柴草为主的“老虎灶”及火桶、火盆烘烤食物和取暖的用火方式,稍有不慎引发火灾,很快就会将火势席卷整个村寨。特别是一些村民迷信地认为火灾是“神火”、“天火”,遇上火灾常常听天由命,不去积极扑救和预防。所以,许多苗族村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很快,极易导致“火烧连营”,一户失火,全寨遭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烧回解放前”,“烧了一个寨,毁了一片林,苦了几代人”,便是对黔东南州农村火灾后果的真实描述。
1989年,退伍回乡当上民警的杨启明分配到西江派出所后,所里安排他分管消防工作。打小就亲眼目睹过苗寨大火的杨启明深知做好这份工作事关千户苗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一方的民生。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西江的消防工作,绝不让这个有着数百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古镇遭受火魔的涂炭。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自费购买了常用的消防安全书籍,自学了大量农村消防安全知识外,还有空就往村里跑,逐村逐户地宣传防火常识,引导村民树立科学用火的意识,防止用火不当引发灾害。几个月下来,他人跑瘦了,腿也跑细了,但西江镇的20多个村却在他的坚持下,全部都建立起防火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每个村寨都组建起义务消防队,村干部每天挨家挨户地检查火险隐患,村民们开始用原始的方式轮流在晚上鸣锣喊寨,随时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为了建立牢固的“防火墙”,使村民远离“火魔”,他还在消防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在西江镇推行“改灶、改水、改电、改寨”工程,鼓励村民改变原始落后的用火方式,对老化的电线和不规范的安装线路进行调整,在村寨中开辟防火线,修建蓄水池,安装消防栓,配备灭火器材。经过他长年累月不懈努力,乡亲们逐渐改变了延续多辈人的用火习惯,自觉撤除了600多支易引发火灾的老式烟窗,改造了700多口火星乱飞的“老虎灶”,柴草也堆放到安全部位。
由于当地的经济还十分落后,一些“特困户”家庭没有能力“改灶”,他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掏出钱来,张家100、李家200,为他们买来水泥和火砖整改“老虎灶”。羊排村的蒋志元夫妇都已年过七旬且无儿无女,此时已当上了副所长的杨启明立即与所里另两名民警共同为老人捐款800多元,买来建筑材料和电灯、电线送到老人家里,并亲自动手搅水泥、砌火砖,重新布置电路。就这样,他一头扎进十多户经济困难、没有劳动力的“特困户”、“重点户”家中,一连忙乎几个月,彻底完成了“老虎灶”和电路老化的整改工作,排除了隐患。
多年来派出所经费不足,杨启明就是在这样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西江苗寨争取到大量的消防设施,先后在苗寨里安装56个消防栓,购置4台机动泵,以及大量的消防袋、水枪等灭火器材。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个人也积极捐献,据他的同事回忆,这些年来,他为村民“改灶、改水、改电”所掏出的工资起码也有7000多元,使西江的消防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质的飞跃。
杨启明深知:做好防火工作,还必须警钟长鸣。2000年,他经过多方筹资买来一套简易的广播设备,在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建立贵州第一个农村消防广播站,亲自担任播音员,用乡亲们熟悉的苗语进行广播,每天早晚各一次,不断地向大家宣传消防知识。特别是在苗族群众的“吃新节”、“苗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期间,他更是不间断地反复向村民和游客提示险情隐患。
2008年初,贵州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山高路远的西江千户苗寨连续多日停电停水,致使消防管道结冰堵塞,村民的生产生活遭受极大困难,消防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了及时排除火险隐患,杨启明不分昼夜带领义务消防队员走进各个村组鸣锣喊寨。同时他还想方设法采用开水淋、稻草烧、钢钎捅等方法抢修结冰堵塞的消防栓,使全寨的消防栓每天都能正常供水。这一期间,由于山路凝冻湿滑,有一次他不慎跌下数米高的路坎,造成右手手腕脱臼,一个多月后才恢复。
正是通过他长年累月的努力和付出,“千户苗寨”创下了连续30年没有火灾事故的纪录。许多经历过苗寨大火的老人都感叹说:“以前,我们天天都担心大火从我们寨子经过,晚上做梦都时常被惊醒。自从有了杨启明后,我们睡觉都塌实了。”
“西江不能没有你……”
自1989年来到西江派出所,杨启明从普通民警干到副所长、所长、教导员兼社区民警,20年来,他信奉的只有这样一个道理:“是块煤就要燃烧,是个人就要奉献,枉在世上走一回不值。”
2001年,局党委将他调任距离县城较近的方样乡派出所任所长。可他调走才一年时间,西江镇的领导就联名向县委县政府上书,要求把杨启明调回西江派出所,理由就是一条:“西江千户苗寨的消防形势严峻,西江不能没有他。”因为雷山县委县政府对西江立过军令状:西江千户苗寨不能烧,也烧不得!对此,杨启明无条件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他说:“现在的西江,已经不是地域和名称意义上的西江了,西江,是中国的西江,是世界的西江。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而毁掉了西江,我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对于西江的父老,杨启明是个合格的警察。可是对于家人来说,他却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杨启明的家就住在西江镇上,可是他很忙,忙得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双休日,很少有时间顾及妻子和女儿。妻子没有工作,且体弱多病,家庭的担子全部压在妻子肩上。农忙季节,杨启明不能回家,妻子还得自己请人犁田、栽秧打谷。妻子因身患心脏病多次住进医院,而他却没有时间守护在妻子身边。为此,妻子曾一气之下将孩子交给父母照看,只身前往广东打工。局领导得知情况后,派专人到广东将他妻子找了回来。“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从来没有送我到学校,没有带我和妈妈去逛过一次商场……”,这是今年上高二的女儿含泪道出的心里话。女儿上高中后,妻子在县城里租了一套住房,一边照顾女儿读书,一边靠家传的刺绣手艺维持生计。
尽管如此,妻子在家属座谈会上还是动情地说:“我们娘俩早已习惯了他不在身边的日子。谁让他是警察,谁让我又嫁给了警察呢?”
“千户苗寨认定他……”
由于千户苗寨的村民特别认定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杨启明,加之这里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县公安局不得不“忍痛割爱”,将杨启明改任为派出所教导员兼千户苗寨社区民警,继续分管消防和治安工作,杨启明没有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仍一如既往地履行着他苗寨卫士的责任。
随着近年来千户苗寨旅游的发展,西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慕名前来,带动起千户苗寨的苗族银饰等旅游品商铺日益兴旺,苗寨里连续发生了一些盗抢案件。针对这一新的情况,杨启明一方面加大对辖区的巡逻管控力度,带领民警尽最大力量确保游客的安全;另一方面,他还发动起村里的联防队、义务消防队与派出所联防联动,连续打掉2个在西江盗窃银饰店铺和游客财物的盗窃团伙,侦破8起系列盗抢案件,为商户和游客追回了被盗财物。
为了“美丽的西江”更美丽
长相憨厚并略显口拙的杨启明逢人总是笑眯眯的。寨子里不管谁家有事找到他,他都会很乐意去做,而每当有人向他道谢时,他却总是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千户苗寨旅游开发前,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的是种植农产品和打工。为此,每当农忙季节或村民集中外出打工时,他都要主动带领所里的民警走村入户上门为群众办好事。一天凌晨2点,天正下着大雨,正在当班执勤的他接到开觉村一村民的求助电话,说顾永文夫妇7个月的男婴身患重病,村里卫生室医治不了,急需转到10多公里远的镇上就诊。得知情况后,他二话不说,立即冒雨驱车赶到村民家里。由于这户人家没有雨伞,他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孩子严实的包裹起来抱上车,把孩子和他父母一家人都快速地送到镇医院,并以个人名义进行担保,使孩子得到及时治疗。当孩子脱离危险的时候,天已经大亮,而此时的杨启明已经累得睡着在医院的长椅上,被大雨浇透的衣服也几乎被他身体的热量暖干。事后,孩子的父母拿出他们打工积攒的100元现金感谢杨启明,杨启明婉言谢绝,于是孩子的父母逢人便说:“杨启明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要不是杨启明及时出手相助,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象这样的事例,杨启明每年都会遇到很多次。可每次他做完后,连自己也记不得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些对他来说都太平常不过了。今年5月,《贵州都市报》刊登了北京游客李先生的一封信,信中讲述李先生在西江一次难忘的旅行。原来,4月8日这天,李先生与妻子来西江游玩,结果进了苗寨才发现自己的钱夹不见了,夫妻俩一时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李先生在村民的指点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派出所寻求帮助。正在值班的杨启明了解情况后,当即自己垫钱让已身无分文的李先生夫妇住进旅社休息,接着就立即带人投寻找。经查找,杨启明很快就联系到了李先生所乘车辆的驾驶员,从同样焦急地等待着失主的驾驶员那里取回了钱夹,原封不动地交还给李先生。出乎李先生意料的是,本想请客答谢杨启明的他,却被杨启明连拉带劝的硬是扯上了餐桌,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回想起那次难忘的旅行,李先生动情地说:“通过和杨警官短暂的接触,我找回的不仅是丢失的钱夹,更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快乐、幸福和感动。纯朴的西江人用简单而自然的方式,诠释了人间的大真大善和大美”。那晚,尽管米酒的后劲很大,李先生还是情不自禁地喝了很多,陶醉和折服于美丽的苗乡……李先生给自己的这封信取了个标题——《美丽的贵州西江苗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江镇还把原来只有6个人的专职消防队扩充到了18人,还配备了一台能在山路上快速机动的小型消防车。据新成立起的西江景区管理局统计:今年以来千户苗寨日均接待游客量为2900多人次,比以往增长6倍多,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9倍多,村民收入大幅提高。这一切的改变,都积淀着杨启明的浓浓真情与厚爱。面对荣誉,他只淡淡地说:“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要让美丽的西江更美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