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个人档案
姓名:何海焦
性别:男
警种:消防警
从警时间:8年
单位:消防支队金州大队
绝活:改造发明灭火救援器材
8年来,何海焦始终战斗在灭火和抢险救援第一线,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1800余次,救助和疏散遇险群众500余人。
泄漏的玻璃原料液,温度高达1600℃,几千平方米的车间内灼热难耐,玻璃窑随时可能倒塌。这时,一个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窑底。在近80℃的室温下,他的头顶蹿出火苗,可他仍紧紧握住水枪……
这不是好莱坞里的特技镜头,这是2005年8月6日,发生在本市开发区某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火灾现场。那个消防员就是何海焦。
火场中的尖兵
2004年3月4日16时57分43秒,本市某装饰材料市场发生火灾。该装饰材料市场共分为5个厅,起火的2号厅为棚式建筑,内部储存大量地板、板条、木方等易燃物品,建筑耐火等级低。3号厅分为两个部分,起火的一侧是二层楼,其余为一层楼。
按照支队指挥员的命令,何海焦带领两名战士,从6号门破拆进入3号厅的内部,由于建筑物内部温度极高,烟尘弥漫,照明条件差,若想到二楼近距离灭火,相当困难。为了能够尽快到达指定位置,保住3号厅,何海焦奋不顾身冲在最前,凭借着多年来的火场经验冲到了预定地点。
衣服湿透了,又被烤干了,头发烤焦了,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可是在与火魔近距离的对峙过程中,何海焦没有后退一步,终于及时地控制了3号厅的火势。
抢险中的精英
2008年中秋节14时06分,金州中队接到金州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指令:“在大黑山有两名外地游客被困山上,可能已经处于悬崖上,动弹不得,而且不能确定被困者的具体方位”。
到达现场后,救援官兵们经过仔细搜寻,终于确定了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营救工作全面展开,何海焦带领4名战士,携带通讯器材和救援器材赶赴山顶。
两名被困者处在离地面800多米高的凹形悬崖处,由于体力不支,虚弱地互相倚靠在一起。他俩身后不足5米处就是深崖,处境很是危险。大黑山山势险峻,陡坡碎石较多,救援人员只能一点点靠近目标,45分钟过后,救援人员终于到达了被困者所在位置。
“别怕,很快救你们出去!”何海焦迅速将绳索的一端拴在安全带的安全钩上,将安全带系在被困者的腰上,把2名被困人员从悬崖上顺滑到安全区域。在下山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情况,2名被困者腰部系上安全带,由救援官兵在其背后贴身拽着。
经过近3个小时的艰苦努力,被困者终于被成功营救。
灭火器材“发明家”
何海焦不仅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冲在最前边,日常训练中,他能够认真钻研新方法、新思路。他先后改造发明了楼层上升器、手式上升器、脚式上升器、卡式同型水带接口、轻便水带挂钩、水带收卷机、水带止水器、水带固定夹、卡式水带包布、新型便携式拉梯、水带晾晒架以及家庭自动灭火系统等近百项实用的小发明。
这些小发明、小创造经受住了火场战斗的实践考验。何海焦所在的特勤中队还担负着山地及水上救援等特殊任务,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对器材的熟悉,他先后编写了山地救援操、悬崖下救人操、坍塌井下救人操、水上被困人员救助操等几十套救援操法。
2006年11月17日,甘井子区一居民楼发生煤气泄漏引发爆炸,9名群众遇难,他当时是含着眼泪参与了救援。触目惊心的悲惨场面,使得他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何海焦通过网络查询,专家咨询,自学相关知识,发明了煤气泄漏自动关闭阀门,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