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雷击火、人为火、森林自燃等森林火灾一直是困扰着大兴安岭林区各个林业局的难题,但施工作业区面积超过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90%的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管局得耳布尔林业局连续五十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近日,笔者带着疑问到这个林业局一探究竟。
三月的大兴安岭依然是积雪覆盖,笔者的车子刚刚驶入得耳布尔林业局防火指挥部的大院便被一阵阵整齐有力口号声吸引。一队队身着迷彩服的“战士”正在进行扑火阵列训练,细看时却发现这些手持强风灭火机、队列整齐且训练有素的“战士”没有军人的领章和帽徽。
陪同笔者采访的林业局宣传干事告之,这些“战士”都是林业局职工组成的快速扑火队,每年春季进入防火期后,这些队员就开始集中食宿、集中训练,进入24小时“战备”状态。
得耳布尔林业局防火指挥部主任苗光义介绍说,得耳布尔林业局的快速扑火队成立于30年前,从成立之初就按照军事化管理,每年进行为期四个月的专业灭火训练和体能训练,使扑火队员达到最佳体能和技能状态。同时,林业局还成立了200人的基干扑火队、300人的远征扑火队以及应急群众扑火队。“可以说得耳布尔全民皆是扑火兵”。
苗光义说,得耳布尔林业局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为扑火队伍装备了越野车辆、卫星通讯设备、新型风力灭火机等先进设备,在发生森林火灾时林业局的快速扑火队伍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火场并控制火情。
不是职责的职责
得耳布尔林业局地处草原与森林的交界地区,冬季漫长夏季少雨,春秋两季平均风力达到2.8米/秒,8级以上大风时常出现,由于气候、地形、人员状况的复杂导致森林火险极高。1958年这个林业局成立之初就提出了“防火第一”的生产作业口号,50年来,防火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林区群众的心里。
在得耳布尔林业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当风力达到5级以上时,林业局的防火部门就会拉响防火警报,居住在林区的所有单位和家庭就会自觉熄灭烟火。连续大风天气时,家家户户都是馒头咸菜就凉水,从来没有一户家庭破坏过这个不成文的纪律。
在采访中笔者还听到一个感人的故事:2005年初春时,居住在得耳布尔林业局居民区的四个小学生在放学途中,发现铁路边机车由于甩瓦引燃了森林边的灌木,眼看森林火灾就会被引发,来不及回去通知大人的四个孩子就用在学校学来的灭火方法开始扑救灌木火,冒着生命危险消除了一场森林大火的隐患。
苗光义对笔者说:“在得耳布尔居住的每一个居民不论春夏秋冬都有极强的防火意识,虽然防火扑火不是普通居民的职责,但他们却主动担负起了这个职责。”
严格的纪律与科学的管理
在得耳布尔林业局境内,见到最多的就是一个个的警示牌和检查站,短短的几天采访时间,笔者便记住了“进入林区、防火第一”、“饭可一日不吃、火不能一刻不防”、“森林是家园”、“熄灭烟火、欣赏绿色”等防火口号。来到每一个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都会耐心反复地为你讲解防火常识,不论你是来自林区还是外界,《森林防火条例》必须是人手一份。得耳布尔林业局宣传部部长马森介绍说,林业局多年来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来做,形成了全方位、多方面的防火工作和防火教育工作格局。
这个林业局多年来始终坚持管火先从管人抓起、管人先从思想抓起、宣传防火从儿童抓起、防火重点放在人多和偏远地区的工作方式,达到了单位包职工、职工包家属、家属包小孩、学校包学生、旅店包旅客的全面管控效果。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远到近的防火教育和监控体系,把火灾隐患完全根除。
得耳布尔林业局在强化自身防火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大量引进科学的控火技术,建成了防火通讯网、防火预报网、防火瞭望网、防火道路网、防火阻隔网,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建设了400多亩生物防护林带。得耳布尔林业局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计划烧除隔离带”的经验成为全国林业系统推广的经验,得到林业专家的肯定。
得耳布尔林业局局长吴庆元说,严格的纪律加上科学的管理使得耳布尔林业局防火工作由传统防火转变为现代防火、由“人海战术”的严看死守被动防御到网络遍布的科学防御,林区的职工、家属和居民已经完全将生活融入这片大森林,他们将自己视为森林的一员,每一个林区人都知道保护森林防止火灾,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片绿色屏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