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首都消防工作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8-12-22 13:50 出处:北京市消防局 编辑:@iCMS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首都消防官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创新,为改革开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首都消防官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创新,为改革开放后首都消防工作发展历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首都消防工作受到极大干扰和破坏,机构撤销,只设政工、办事和后勤三个组。队站建设不但没发展,市内还减少了3个中队。人员缩编下放,由原来的1035人锐减到460人。首都消防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各项工作百废待兴,恢复和重建是必须面对现实而紧迫的问题。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发展,北京消防部门实行了处改局和“防消合一”体制改革,在推动责任制落实、法制建设、消防规划、多种形式队伍建设、消防宣传、消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消防经费投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首都消防事业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紧密围绕奥运消防保卫,首都消防工作更是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各项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建立起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大消防”格局。

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不断巩固。1979年11月,北京市防火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北京消防部门有了市一级的防火工作领导体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北京市消防安全责任监督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使全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很好地落实。近年来,先后推动政府出台了《关于区县公安消防机构实行防消合一体制相关事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十一五”时期消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区县、街道消防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实体建设加强,公安派出所三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构建起社会面火灾防控和安全监管责任网络。以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为平台,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实行年度区县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考评,并纳入了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年度综治工作考核。

消防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1996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消防条例》,并于1998年9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这是北京市第一部地方性消防法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北京市先后发布地方性消防法规18个,废止法规9个,围绕中心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多项立法调研,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涉及多个行业、多个系统,实现了消防工作有法可依。联合安监、文化、教育、工商、质检等部门先后制定规范性文件98份,较好地衔接了法律法规,强化了地方性法规的延伸性和可操作性,消防法制的建立健全为消防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实施消防规划取得新进展。三十年来,全市共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23部,其中市消防规划4部,区县消防规划18部,乡镇消防规划2部。首都城市消防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宏观描述到细化分解的过程,实现了覆盖市、区、乡镇三级,涵盖多领域的消防规划体系。1984年12月,北京市政府批复《北京市消防事业建设规划》,并纳入《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之中。该规划明确提出“新建57个消防队站,到2000年达到83个消防队站等目标”,这是北京市第一部消防规划。1993年10月,以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将改善城市消防环境,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均匀设置消防站点,改进报警手段,努力提高消防工作能力等内容写入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中。同年,修编了《北京市消防事业建设规划》,确定了到2000年全市达到87个消防队站,到2010年全市消防队站总数达到147个的目标。自2004年始,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编制为契机,北京市消防规划得到前所未有的推进。发布了《北京市消防站专项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未来15年消防站建设目标;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并作为一般专项规划纳入市“十一五”规划体系,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纳入市级五年规划体系的消防规划。北京市消防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以规划带建设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消防队站数量达到了77个,三十年共建成消防站60个、市级指挥中心1个、支队指挥中心3个、改造老旧中队4个,建筑面积增加16万多平方米。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蓬勃发展。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在发展中前进。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在“文革”中受到重挫。1978年,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三十年来企事业专职队伍整体素质和灭火技战术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不仅在保卫本单位消防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然之家家具城等重特大火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全市企事业专职消防队数量由1978年的73个,增加到2008年11月的109个,消防车由1978年的151辆,增加到2008年11月的275辆,消防员由1978年的1418人,增加到2008年11月的2269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成为新生力量。2004年通州区率先成立了14支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之后,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共组建政府专职消防队130支,配备消防车170辆,配备专职消防队员2125人。为鼓励区县政府建设专职消防队伍,2007年北京市公安局等六个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实施细则的意见》,为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义务消防组织遍布全市。1978年,当时全市义务消防队员为7.8万人,到1990年,全市义务消防组织人数已发展到39万余人,成为一支强大的群众消防骨干力量。1993年,全市18个区县陆续建立了义务消防团,在街道、乡镇成立了485个义务消防分团,至此,全市义务消防队员达到77.1万人,遍及全市各行业、各单位,基本上做到了厂厂有队、处处有人,被当时公安部领导誉为“一个新的创举”。近年来,全市义务消防组织积极行动,开展可燃物清理,组织灭火演练,搞好消防宣传,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建国50周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政治活动的消防保卫工作,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地方政府消防力量和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伍为补充,民间消防组织和消防保安队伍为基础”的消防力量体系。

科技强警工作成效显著。1978年以来,消防局依托北京市消防科研所共组织研发30项消防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3次,省部级奖励27次;开发研制消防技术产品8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次,省部级奖励6次,一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2002年7月,消防局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心正式成立,目前,该中心已具有电气火灾分析鉴定、化学残留物分析、火灾痕迹鉴定等技术,为复杂火灾成因鉴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十年来,消防通信和信息化工作得到加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经过四次技术升级改造,接警模式从城区集中接警、郊区独立接警逐步发展为全市统一集中接警,处警方式从依靠人为经验发展为计算机辅助决策处警,调度指令从电话通知发展成为计算机并发指令和打印出车单,极大的提升了灭火救援接处警效率。奥运消防保卫期间,消防局第四代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投入使用。消防地理信息系统、手机报警定位系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800兆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及车载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通信装备的运用使首都119指挥中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了现代化的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金盾工程”为载体,拉开了消防信息化建设的帷幕,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架起了连接消防局至所属各单位的信息通信“高速路”,网络带宽达到了100兆。自2000年以来,先后推广应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消防行政审批网上办公系统、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火灾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等近20个消防业务系统,在互联网上建立“北京消防”对外服务网站,开展消防宣传、行政许可网上受理、警务公开、热线咨询等便民服务,有效地促进了消防业务工作开展和消防部队规范化建设。

消防宣传呈现立体化、经常性态势。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宣传还停留在所谓“宣传就是贴标语,喊口号”的阶段。1979年,《北京消防》杂志的前身《消防通讯》创刊,每期24页的《消防通讯》不仅发行量少,而且阅读范围狭窄。上世纪80年代,制作了一批消防题材的科教片、幻灯片、影视剧、戏剧贴近群众生活,深受群众欢迎。而对于广大社会群众的宣传,仅限于春节、“五一”期间印发单行材料或简单的消防知识手册,方式单一,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灾能力普遍不高。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消防局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媒体宣传、阵地宣传的多元化消防宣传模式,消防宣传开始步入立体式、全方位、宽领域发展的轨道,消防宣传“长流水,不断线”的格局初步建立。自2004年开始,转变消防宣传工作思路,开始着眼于向宣传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社会媒体发展,陆续在中央级、市级新闻媒体开辟8个消防专栏,各区县、地区在辖区媒体开设11个电视消防栏目和5个电台消防栏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网络宣传纳入消防宣传整体工作。仅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法制在线》、《中国法制报道》等栏目播出消防专题节目140余期,在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特别关注》等栏目播出消防专题200余期,同时,在新华网、中国网、千龙网等主流网站发布消防信息。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力扩大。1991年,举办了第一届“119”消防宣传日活动,2005年,将“119消防宣传日”活??防、夏防、冬防等开展季节宣传活动,从活动规模、内容、形式上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和创新。消防宣传教育基地作用明显。2001年1月,方庄、亚运村等7个消防中队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消防宣传教育基地”正式向社会开放,到2005年实现了所有中队全部开放。2005年至2008年,大约有30万社会群众到消防中队参观学习,消防中队官兵深入辖区开展消防宣传活动7000余场次。随着北京市市民防灾教育馆、海淀公共安全馆、朝阳公园消防文化广场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首都消防宣传工作的新平台、新窗口。消防宣传队伍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义务消防宣传组织开始出现,特别是妇女儿童消防宣传义务组织蓬勃发展起来。近几年,社会志愿者开始在社会公共服务显露头角。2008年11月,联合市团委,举行“北京消防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将消防志愿者行动纳入消防整体工作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来自各行各业的广大社会志愿者、治保积极分子、义务消防人员成为消防宣传的生力军。

灭火救援和反恐处突能力显著提高。三十年间,消防局先后参与了隆福商业大厦、东方化工厂罐区、玉泉营环岛家具城、“蓝极速”网吧、京民大厦等重特大火灾扑救和处置怀柔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氰化氢泄漏、东三环京广桥东辅路塌陷等事故,保卫了首都经济建设发展,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十年来,消防局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和各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先后开展了居民小区消防车通道、高层建筑、消防水源、地铁交通、地下空间、重大危险源等一系列灭火调研工作,为灭火救援掌握第一手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80、90年代,北京灭火救援预案还是纸上预案,既不利于查找,也不利于修改。2003年7月启动开发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2005年5月开始研发“北京奥运场所数字化消防灭火救援动态系统”项目,灭火救援预案向电子化方向发展。奥运赛事期间,两个系统全部得到应用,提升了灭火救援现场指挥的科学决策水平。2007年4月,建立消防局、支(大)队两级全勤灭火救援指挥部,实行分级响应,分级指挥,遂行部队战斗行动机制。与此同时,加强了与公安、水务、供电、医疗、市政、道路等城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沟通联系,整合城市应急消防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效能,完善了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社会其他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城市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近年来,突出加强消防特勤队伍建设,先后参与了国家“长城”反恐怖综合演练、北京市反恐怖综合演练、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等大规模的实战演练,消防部队以过硬的素质、良好的作风充分展示了首都消防部队的风采,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车辆器材装备今非昔比。在改革开放前,北京消防车辆主要依靠进口,适量购置国产车辆。1978年,全市消防部队总共有车辆174辆,而作战的车辆只有122辆,不仅性能差,而且载水量少。上世纪80年代后,消防车进入了以国产为主和适量引进国外特种消防车辆的阶段,但是消防车辆增长速度还是缓慢。为适应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需要,2002年后消防车辆的增长幅度大大提高,在确定主战车型的基础上,一批国际先进的消防车辆陆续引进,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发展到包括指挥车、水罐车、举高车、自装卸车、侦检车、抢险救援车、器材保障车等十余个种类,路轨两用消防车等一些特种车辆填补了首都、全国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首都消防部队作战车辆已达到565辆。改革开放后,随着灭火救援任务加重,液压破拆工具、链锯、无齿锯、凿岩机、起重气垫、手抬泵、高空救生缓降器等破拆救助器材配发消防中队使用。目前,个人剂量仪能够快速检测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移动式快速生物侦检仪能够在15分钟左右检测出各类生物病毒,核生化侦检车、视频生命探测仪、蛇眼音频生命探测器、军事毒剂侦检仪、可燃气体检测器等侦检装备的应用,具备了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改革开放初期,头盔、腰斧、安全带、安全钩、手套这些主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大多是民用品,防护性能差。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式消防靴、消防头盔、铝箔消防隔热服、防化服、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新型个人装备也相继投入使用。消防员灭火穿着的战斗服也演变成为防护服,较以前的战斗服安全防护性能具有突破性提高。目前,11种个人基本防护装备与32种特种个人防护装备已经全面在首都消防部队普及。

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消防局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大力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加强,官兵的政治素质和部队战斗力明显提高,确保了部队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为“龙头”,以加强班子的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在??效。通过岗位交流、在职培训、进修深造、挂职锻炼和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等措施,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考评制度,加强政治理论、民主法制、消防业务、管理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倾力建设“学习型”的领导班子。深化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委议事规则,推行了党委议事票决制,试行了重大事项公示、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咨询、评估制度,探索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办法,落实统一的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和局党委成员指导支队级班子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提升了领导班子科学决策、集体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量化考评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完成了“防消合一”后20个支(大)队基层领导班子的调整交流工作,配齐配强了奥运班子。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消防局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以育培“四有”新型高素质军人为目标,着眼实际效果,注重实践培育,推进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彰显巨大威力。目前,消防局基层单位均建立了学习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荣誉室,配齐了电视、网络教育设施,开通了政工网,纪检监察网,心理健康网。在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和奥运安保等一系列重大考验中,彰显“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消防部队本色。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逐步健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夯实官兵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落实廉政谈话制度,普遍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热点敏感岗位干部定期廉政谈话和新生长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开通政风网络热线,倾听群众声音。聘请特邀警风监督员并成立警务督察队、执法督察队,实现对消防工作和队伍内部的动态监督。建立干部廉政信用档案,作为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轮岗交流、晋升职务、奖励惩处的依据,有力的促进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实施奥运消防阳光工程,对执法人员履行奥运场馆建设监管职责、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执法过程服务大局,执法结果保障大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消防经费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之初,消防业务经费少,每年只有120余万元,与实际工作需要有较大差距。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消防经费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防业务经费年固定增长率从5%提升到9%,专项经费根据消防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有大幅度增加。2000年以来,经费增长幅度提高到20%以上,特别是随着“防消合一”和北京奥运会安保等需求,消防事业经费的投入量增长较快,2005、2006年经费增长更是高达50%以上。2005年,财政部、公安部制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各消防支队消防业务经费纳入了区县财政预算,首次建立了市区两级经费保障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供需矛盾突出的瓶颈性问题。到2006年地方消防经费首次突破了亿元。197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消防经费137636.94万元,“十一五”以来批复基建建设经费17亿,年均消防经费投入由改革开放前(1970年至1978年)的126.87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26亿元,增长了174倍,消防部队人均经费由改革开放前的4892元增加到2008年的17230元,为完成各项消防保卫任务提供了强大的经费保障。

逐步树立起公安消防部队新形象。消防工作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消防局多年来把打造“拥政爱民”、“亲民消防”作为基本要求,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取信于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坚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坚决杜绝伤害群众感情的问题出现。在消防监督管理中,把方便人民群众作为管理与服务的主攻方向,推出30余项便民利民措施,对群众申报办理的事项,实行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真正以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增强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在灭火救援中,从扑救一般性的火灾事故、处置好一般性的社会抢险救援工作做起,最大限度减轻人民群众损失,使“119”成为了人民群众心中的保护神。在“5.12”汶川地震后,北京消防局第一时间火速集结队伍赶赴抗震救灾前线,勇于突进震中地带,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抢救伤员,转移物资,安抚群众,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出色地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进一步提??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保卫奥运的强大动力,把“对党忠诚、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消防精神与奥运精神紧密结合,实施临战强力攻坚4个月,赛时战备执勤2个月的超常举措,取得了“赛事零火灾,场馆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骄人成绩,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公安部颁发了奥运安保集体一等功的集体殊荣,首都消防部队形象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总结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首都消防工作,必须要坚持六条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二是必须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三是必须坚持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四是必须坚持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推动消防工作发展的动力;五是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六是必须坚持消防工作与队伍建设两手抓。

成绩已经载入史册,前景光荣而美好,着眼于国际化大都市对消防安全的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期待,首都消防工作仍任重道远。首都消防部门将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继续推动首都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向的新的更高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业绩”而努力奋斗!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