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开化县化埠镇独山村,有一名叫李天祥的老人,一家四口有三人是一级残疾人。几十年来,这个家庭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过上了祥和安定的日子。今年4月底,81岁的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留下了他一生之中用笔墨详细记下社会各界对他家帮助的两本《记恩簿》。
李天祥的家在独山村的一个小山脚下。简朴的住房干干净净,堂前、门前贴着对联“社会主义好,党恩永不忘”。家里板凳上挂着两个大镜框里面是老李剪下的有关社会上帮助他家的报刊文章和照片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挂在壁上的两本《记恩簿》。老伴杨奶奶说:“这可是老李生前留下的‘传家宝’,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杨奶奶说:“老李临去世时,一再叮嘱我们,要好好保存好《记恩簿》和日历,将来给我的子孙后代看,让他们永远不要忘记党的恩情和热心人的帮助。”《记恩簿》已经成为他家的“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爹亲娘亲,哪有共产党对我的恩情深。”这是李天祥在《记恩簿》的扉页里写下的一段话。说起党的恩情,杨奶奶显得十分激动。她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如果没有消防队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恐怕早已生活不下去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好生活。老李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拉着消防官兵的手才闭上眼睛的。”
老李少年时失去父母,10多岁时又患白内障等多种眼疾。22岁娶妻后,生下的一女一儿却是聋哑人,到了而立之年,一场大病使他的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02的视力。家里惟一的劳动力、妻子杨美福在1997年上山砍柴时摔断了腿,而后又患上了肝硬化等,一家人的生活几乎是到了绝境。幸运的是,党和政府却给了他家幸福,让他们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过上了祥和的生活。
在《记恩簿》上,记得最多的字眼是“消防队”。据《记恩簿》记载:1989年3月16日,李天祥在供销社提货时,遇见县消防大队的一名干部,他十分同情老李一家的遭遇,便拿了60斤粮票送给他,从此以后,消防队就经常帮助他家。李天祥的儿子李红慰到了读书年龄时,当时的消防大队大队长到处联系,最终选择了市聋哑学校就读。此后,这名大队长还把照顾老李儿子的任务交给了在衢州工作的妻子,他们始终把他当亲人看待。星期天经常邀请李红慰到家里吃饭,给他送上零花钱,平时经常给孩子买衣服和鞋子,放假时总是买好车票送孩子上车。李红慰毕业了,消防队的干部又东奔西跑为他找工作,最终在一家铅笔厂谋到一份工作。
老李已把消防队的官兵当成最信任的亲人,家里的大事小事总要告诉消防队的官兵,请他们帮助出主意。2005年12月9日,消防官兵到老李家慰问时,得知老李由于房屋陈旧要造新房缺人手,大队立即调出官兵帮助老李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大队领导积极与残联、民政局联系,帮助老李解决造房的经费。2007年新春,老李全家住进了新房,2月7日,他特地带着全家来到消防大队给战士们发喜糖。一次老李从华埠提货踩三轮车回家,由于视力差,在回家途中不幸连车带人翻到沟里不省人事,幸亏老李身上有消防队的联系卡,路过群众就把电话打到了消防队,消防官兵立即赶到把老李送到医院……
在《记恩簿》中,有许多消防官兵的名字,杨奶奶流着眼泪说:“20多年来,消防队的领导和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消防队对他家的帮助一直都没断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