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对汶川大地震现场抢救生命行动的思考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8-08-12 08:28 出处:上海黄浦消防 作者:陈忠义编辑:@iCMS
在这次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抢险救灾行动中,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发挥了尖刀突击作用,特别是公安消防应急救援突击队,成了拯救生命的最后一缕曙光。在八个日日夜夜里,他们用大无畏的英雄壮举刻画出一幅幅震

在这次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抢险救灾行动中,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发挥了尖刀突击作用,特别是公安消防应急救援突击队,成了拯救生命的最后一缕曙光。在八个日日夜夜里,他们用大无畏的英雄壮举刻画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涌现出了许多动人故事,也延续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唱响了一首又一首生命赞歌,为抗震救灾、抢救生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这次抗震救灾、抢救生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不足和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增强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能力,提高拯救生命的成功机率,达到打一仗进一步的目的,现就本次抢救生命行动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作一归纳整理,并就如何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由于本次地震灾害存在着震级大、、破坏性强、危害性极其严重和震后自然条件恶劣等一些客观因素,导致救援难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危险性突出。从主观上讲,救援队伍大多数缺乏地震灾害抢险救援经验,在思想、物质上也缺乏充足的准备,因此出现了抢险救援队伍组建仓促,物资准备不足等问题;而从专业角度来说,缺乏地震灾害抢险救援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导致在抢险救援中出现一些不足和问题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本次抢险救援、特别是抢救生命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和问题,也受到了部份专家、学者及当地政府医疗机构人员的质疑。因此,我们必须理智地思考,冷静地对本次抢险救援、抢救生命行动过程进行全面的疏理,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下面我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对这次抗震救灾、抢救生命行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共五个方面。

(一)补液不当。补液不当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补充的液体种类不当。许多单位给予的是葡萄糖水,这会造成被埋压人员肾功能衰竭的危险,特别是对于那些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上的人员更危险。二是补液的时机不当。好多被埋压人员是在被救出洞穴以后才给予静脉补液,这对于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上的人员来说,从一个高压环境迅速转移到一个相对低压环境后,极易造成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从而造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三是补液的量不当。许多抢险救援队给予被埋压人员大量地、短时间内口服补充液体,这对长期没有进食和补充液体的被埋压人员是一个极大的额外刺激,易引发胃肠激惹、循环负荷加重等问题。四是补液不分对象。不管男女老幼、不管伤情有无、不管被埋压时间长短,一律给予大量口服补液或快速静脉补液,这对于那些年老体弱、年幼无力、长时间埋压、有器质性疾病的人员来说是十分有害的。五是升压药使用不当。在没有补充有效血容量的前提下,轻易使用升压药物,这易造成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功能衰竭,有出血者出血速度加快、出血量增多,颅脑伤者颅内高压加重等问题。

(二)施救不当。一是发现被困、被埋压人员后,很少首先有医务人员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这对于那些生命体征微弱、意识朦胧、昏迷等人员,抢险人员极易发生错觉、错判。二是不少情况下,没有及时询问被困、被埋压人员有无受伤,伤在何处,伤情如何,这易造成救援措施不当,抢救生命延缓。三是在洞穴中解救被困、被埋压人员时,有时采用硬拉、死拖的方法,这易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导致被困者成为残疾。四是有些救援队没有及时把被埋压人员的眼睛进行必要的遮蔽,或遮蔽眼睛的物料没有给予适当的固定,造成出洞后遮蔽物脱落。五是现场救护缺乏标识和分类,对于上止血带的伤员没有挂止血标识及指明上带时间,这易造成肢体坏死;而当出现多个伤员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按轻重缓急转运,这易造成抢救时间的偿失。六是没有对被困、被埋压人员进行必要的呼吸道清理,造成窒息死亡。七是没有及时结扎坏死肢体,对于已出现坏死迹象的肢体不及时结扎,易造成坏死毒素及病原菌侵入循环系统,造成治疗困难和死亡。

(三)转运不当。一是使用的担架不当。不管有无颈椎、脊柱损伤,不管是什么类型担架,能用就行,这是非常有害的。存在颈椎、脊柱损伤的人员必须使用硬质担架或脊柱板,并进行固定,否则易造成人员截瘫、甚至当场死亡。二是被救者转运时的体位不当。在此次营救过程中,不管被救者是什么伤情,各种卧位都有,有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等,这是极其错误的。神志不清或昏迷者必须是侧卧位或俯侧卧位,存在颈椎、脊柱损伤的人员必须是仰卧位。三是转运时行进的方式不当。抢救的人员不管被救者有无脊椎伤、内出血、颅脑伤等,多采用跑步的方式行进,这对于存在脊椎伤、内出血、颅脑伤的人是极其有害的,在剧烈的颠簸中易造成伤情加重而死亡。

(四)心理慰藉不到位。主要是没有对被困、被埋压人员进行自始至终的心理慰藉,特别是出洞穴后缺乏针对性的心理慰藉,造成一部分被困、被埋压人员自认为“我已经得救了”的错误想法,从而因“精、气、神”的放松,最终导致本该存活的,走向了死亡。一是在挖掘过程中心理慰藉不够。二是被救出洞穴后缺乏心理上的继续护慰和必要的心理治疗。三是在转运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心理慰藉和有效的心理介入。

(五)甄别生命迹象缺如。一是在发现被困、被埋压人员后,没有及时通知医务人员首先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二是在挖掘过程中没有做好随时的生命体征监测。三是在转运过程中,没有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与维护。

二、正确处理的对策

(一)补液对策。在医学上,补液是十分讲究的,补液前必须对各类伤病人员进行细仔的分析,从而计算出具体的补液量,然后根据伤病员的伤病需求,对补液种类进行合理的搭配。这其中既要考虑心肺功能的承受力,也要考虑电解质的平衡和渗透压的高低等各个方面。而对被埋压、有挤压复合伤人员的补液,更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现场条件受限,但必须要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个被埋压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医学理论分析来确定补液对策。通常情况下补液要把握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根据被困、被埋压时间的长短来考虑补液量。二是根据被困、被埋压人员的伤病情,如有无出血、出血量的大小,有无颅脑伤,有无其它器质性的基础疾病和禁忌的疾病,来考虑补液量和补液种类。三是根据被困、被埋压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确定补液量。四是根据环境、气候及自然条件情况,来考虑用什么液,补多少量,如何补的问题。具体来说,对于未受重伤的被困、被埋压成人,在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内的,以补充糖盐水为主,或生理盐水,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予矿泉水,或适量的5%的葡萄糖水,口服要分段补充,每次间隔10分钟左右,每次的量以100—150ml左右为宜;采用静脉补液时,滴速不宜太快,以每分45—60滴为宜,如果是小孩,只要根据小孩的实际年龄,每次补液的量要更少,滴速更慢,一般为每分15---30滴,甚至更慢;对于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内有受伤出血的,除给予口服补液以外,尽可能以静脉补液为主,以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循环,但有颅脑伤者例外(需防颅内高压)。对于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上的,必须在离开洞穴前及时给予静脉补液,以补充糖盐水为主,生理盐水可在无条件下适量使用,滴速不宜快,以每分30—45滴为宜。要根据被困、被埋压的时间长短及出血情况来确定补液速度,被困、被埋压时间越长,补液的速度越要慢,切不可急功近利,以免失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予适量的矿泉水,但不能给予葡萄糖水,以免引起肾功能衰竭,口服补液要分段补充,每次间隔10分钟左右,每次的量以25—50ml左右为宜,甚至更少。补液应从发现被困、被埋压人员开始,特别是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上的,必须从发现开始,创造一切条件进行补液,以静脉补液为第一需要,切不可从救出后才开始补液,这样会丧失战机,易造成功能衰竭死亡;如有休克、低血压情况,必须要在有效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谨慎使用升压药,特别是对疑有颅内出血、内脏大出血的伤员更应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使用。

(二)施救对策。一是发现被困、被埋压人员后,应及时通知现场的医务人员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如现场没有医务人员,我们可运用“心肺复苏术”中的“喊、拍、打、掐人中”动作来判断有无意识,用“试、听、感觉”来判断有无呼吸,用摸颈动脉的方式来判别有无心跳,以确定生命的有和无。二是要及时询问被困、被埋压人员有无受伤,伤在何处,伤情如何,以此来确定救援方式,并及时做好现场抢救准备。三是尽可能不用硬拉、死拖的解救方法,尽力移开挤、压物件,扩大洞穴作业面,以避免被困、被埋压人员伤情的加重或二次损伤的发生。四是在洞穴中移出被困、被埋压人员时,要用硬质担架,最好用脊柱板,并及时做好颈椎和胸腰椎的固定,避免截瘫、甚至当场死亡情况的发生。五是从洞穴中移出被困、被埋压人员时应缓慢,特别是被困、被埋压72小时以上的一定要慢,应每隔5分钟间隙性地移出,以使伤者逐渐适应由高压环境转入相对低压的环境中,使血循环得到有效的维持。六是要及时清除被困、被埋压人员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防止昏迷人员舌头后坠造成窒息死亡。七是对于已经出现坏死迹象的肢体要进行及时结扎,甚至不惜截肢,以防止坏死毒素和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生命情况的发生。八是在被困、被埋压者被救出前,对被救者的眼睛一定要遮蔽,遮蔽物要适当固定,防止遮蔽物脱落。九是现场救护要做好标识和分类,一般不主张轻易上止血带,以加压压迫止血等为主,必要时可上止血带(大血管出血),但必须在伤员的左胸前挂红色止血伤标并指明上带时间,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止血带一次,每次时间约为三分钟,上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六小时,而在出现多个伤员时,必须进行分类并做好伤情标志,要按轻重缓急进行转运,以赢得抢救时间。

(三)转运对策。一是无颈椎或脊柱骨折的可用软质担架,有颈椎或脊柱骨折的必须用硬质担架,最好用脊柱板,并固定好颈、胸、腰椎,确保转运安全,对于有脊柱骨折,而当时没有硬质担架时,可在软质担架上垫上木板。二是被救者的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头后脚前,但在上坡时应头前脚后;对于意识不清、昏迷和颅脑损伤者应采用侧卧位或俯侧卧位,以防吸入性窒息的发生,同时,头部应适当垫高,以防脑水肿;在无硬质材料的情况下,对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必要时可采用俯卧位。三是对于存在颈椎伤、脊椎伤、内出血、颅脑伤的伤员不可采用跑步的方式行进,因为剧烈的颠簸易造成伤情加重、恶化,甚至当场死亡,所以这类伤员的转运必须平稳,在保证平稳无剧烈颠簸的情况下,尽力加快转运速度,以赢得抢救时间;而对于无此类伤的伤员可采用跑步行进,以加快转动速度。四是对于有胸部损伤的伤员,应采取斜坡卧位或侧卧位转送,侧卧位时伤侧应在下方;对于腹部损伤者,一般采用仰卧位,亦可用斜坡卧位,为减少腹部张力,可垫高伤员膝部,髋、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五是对于那些被埋压超过72小时的伤员,必须重视转移中的心理慰藉工作,要派专人负责心理护理,防止因“精、气、神”的放松而导致死亡。

(四)心理慰藉对策。心理慰藉是现场抢救被埋压人员不可勿缺的医疗程序,特别是对于那些被埋压超过72小时的人员,心理慰藉必须坚持自始至终,决不可麻痹和放松,这是延续生命的重要环节。心理慰藉以“鼓勇气、树信心,强意志、重生命”为主要内容,以此来凝聚伤者“一定要活下去”的坚强信心和坚定决心。在整个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是在挖掘过程中即时开展心理慰藉,以救人者说为主,定时要求被困、被埋压者回答1—2句话,强调“活”的信念不可泄,生命奇迹靠自已创造;二是被救出后必须继续坚持心理护慰,特别要对被救者强调“精、气、神”不可松,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三是在转运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心理护理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间隙性地展开对话活动,强调忍耐、忍耐、再忍耐。心理慰藉要坚持始终,特别是出洞后和转运途中,必须注意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慰藉,防止被困、被埋压人员因“精、气、神”的放松而最终走向了死亡。

(五)甄别生命迹象对策。抢救生命,要义突出在“生命”。因些,生命迹象的判定是极其重要的,不能因抢时间而忽略最基本的要义和程序,有了明确判断,才能确定挖掘、抢救措施,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加快抢救、挖掘进程。因此,一是要在发现被埋压人员的最初期,就要及时通知现场医务人员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如果现场没有医务人员,我们可运用“心肺复苏术”中的“呼喊、拍打、掐人中”来判断有无意识,用“试、听、感觉”来判断有无呼吸,用摸颈动脉的方式来判别有无心跳,来明确生命的有和无。二是在挖掘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最简单的方式是不定期展开对话,判定声音的强弱,摸动脉博动情况和皮肤的冷温变化,以及时掌握生命迹象的变化,做好针对性的应急抢救措施。三是在转运过程中(在移交120或到救治点之前),必须进行不间断的生命体征监测,以防伤情突变、恶化。

三、提高和改进的措施

(一)改进抢险救援力量部署。在这次抢险救援过程中,大部分救援队普遍缺少随队跟进的现场救护人员,特别是在前期问题更加突出,出现了一些不足,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为了解决好在这次抢险救援行动中暴露出的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重新调整抢险救援力量部署。根据本次抢险救援的力量部署情况来看,一般是以4人为一突击小组,以3---4个小组为一突击小分队,以3---4个小分队为一突击分队,我们认为在这一力量基础上,每个分队必须再加入4名医务人员(其中一名为护士),最少必须保持3名医务人员(其中一名为护士),这样抢险救援力量部署更为合理、科学和有效。

(二)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在现场抢险救援中的作用。医务人员是抢险救援中不可勿缺的有效力量。在这次抗震救灾、抢救生命过程中,留给我的体会很深,哪个突击队与医务人员配合默契,哪个突击队拯救生命的效率就高,哪个突击队尊重医学科学,重视医务人员的意见,哪个突击队抢救生命的成功率就高(在现场我们看到了许多活生生的案例),这是因为医务人员具有突击队员不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医务人员在现场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是:第一步,迅速判断生命迹象;第二步,设法给被埋压人员补充液体,能静脉补的尽量以静脉补为主,无条件静脉补的,设法给予口服补;第三步,展开间隙性的对话,开展心理慰藉工作;第四步,当营救出洞后,迅速予以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给予静脉补液(在洞内未实施静脉补液的),检查全身情况,有伤的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并做好标记、标识,维护基本的生命体征;第五步迅速将伤员护送至救治点或120,在这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断地给予伤者心理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

(三)开展抢险救援、抢救生命培训。对于消防部队而言,不但消防员缺乏战地救护知识,一部分医务人员(特别是非军队医学院校毕业的)也缺乏一定的战地救护经验,而对于这次大地震中许多被埋压伤员的现场救治,更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有必要补上战地救护技术这一课程,特别是对于被埋压人员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对消防部队来说特别有用。培训的方法是以普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抢险班必须人人参训通过,每个建制消防班必须培养1---2名骨干人员。培训的方式:一是可以采取内部培训、交流与外部学习相结合;二是开展战地救护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来增强理性认识,提高实战中救护能力。培训的内容:一是战地救护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二是被埋压伤员的现场抢救和救治技术。

(四)加强灾难心理学的培训、辅导工作。心理慰藉是现场抢救被埋压人员不可勿缺的医疗手段,这是延续生命的重要环节,在这次灾难现场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了其重要性和价值。灾难心理慰藉工作,不同于其它心理治疗,它具有很强的应急性、触发性、多变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开展心理培训时,必须针对灾难心理进行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心理师要学透、学精,医务人员要学好、学深,抢险人员也要学懂、学通、学会。要充分利用当前部队心理培训工作的契机,专门开辟一门灾难心理课程,以解决消防部队实际工作需要,完善消防心理学培训课目。

(五)开展综合实战模拟演习。综合实战模拟演习是检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通过演习能很好地反映学习成果,并从中找到不足和问题,以利下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演习可以以一个刚拆迁已推倒的大楼为背景,在若干区域和若干层面上设置各种环境、条件,并在这些区域点上放置若干模拟人,模拟人内设置能供生命探测议探测的器具,然后,从发出战斗动员令开始,到伤员转运到救治点结束,整个过程完全按照本次抗震救灾的实战要求进行。演习主要检验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理论知识在实战中的应用情况;二是基本技能在实战中的发挥情况;三是抢险救援的协同作战情况;四是大规模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情况。

综上所述,消防部队在面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处置过程中,只有把消防抢险救援技能和战地救护技能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灾害现场抢救生命的成功率,满足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新要求、新期待。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