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防:首届十大评选报名火热报名中>>
频道推荐:2008《中国消防行业大全》企业榜>>
“有一丝希望,也要把人救出来。”队长甄怀波喊道。此时,刚刚徒步进入映秀镇的救援队员们就在地震废墟中抢生命。
5月15日13时19分,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赴川救援队进入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一名中年男子拦路截住救援队员,“我的女儿被埋在楼下,快去救救她吧!”中年男子声音震颤,眼中蒙着泪水。在该中年男子的带领下,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赴川救援队员快速来到一废墟前,震前这是一栋两层商铺。该男子告诉救援队员,上午9时,他的妻子在废墟中脱身时,听到了女儿敲墙求救的声音。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队员开始从楼顶破拆楼板。经过近两个小时,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了女孩的一只手。队员对着她喊话,女孩没有任何回应。“继续破拆、挖掘!”队长甄怀波焦急的大声喊。又经过半个多小的破拆,女孩的头部露出来,但遗憾的是女孩已停止了呼吸。
女孩父亲那凄惨的痛哭让救援队员的心中隐隐作痛,他们甚至怨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来一会。其实,这个时候,救援队员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
奋力救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地震突至灾区告急
红门卫士临危受命赶赴巴蜀大地
5月,初夏的巴蜀大地,到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气息。然而,12日14时28分,一场强烈的地震突兀而至,短短80秒的时间,数以万计的生命在瞬间被推向了黑暗的深渊。灾区告急,数以万计的人们等待救援。
5月13日22时50分,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张文华接到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的紧急命令,要求立即成立45名精干消防官兵组成地震抢险救援队,赴四川省地震灾区进行救援。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筹备委员会,在全市调集人员、车辆、装备器材、物资设备等,并紧急决定由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甄怀波带队赴川。
5月14日4时,满载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45名抗震救援队员的专机由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飞往成都市双流机场。
在这之前,救援队员只是在报纸、电视上了解了汶川大地震的一些情况。地震灾区时刻牵动这救援队员的心,他们互相传阅着飞机上的报纸,心情焦急的等待着飞机的降落。机舱内“向人民子弟兵、武警、消防官兵致敬”的标语及其乘务人员的表情、眼神让官兵们隐隐感觉到地震灾区的严重性。
5月14日上午9时,飞机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机场的候车厅内,救援队员看到,停机坪上飞机不停的起落,搭乘飞机离开机场的都是受灾的群众,从飞机上下来的都是人民子弟兵。机场外,到处都是参与救援的车辆,让整个机场看上去拥挤不堪,这更让每个队员的心紧缩。
救援人员立即乘坐机场外的救援车辆赶赴都江堰全国消防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沿途,倒塌的房屋、受灾的群众、临时搭建的帐篷让队员们更加焦急不安。由于交通拥挤,一个小时就能到达都江堰市的行程,救援队员们走了将近3个小时。
5月14日下午3时,救援队伍到达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救援队员得知他们中的6名队员被编入山东消防救援队第一梯队突击队,其他39名救援队员要去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县映秀镇。下午17时左右,救援队向目的地出发。此时,从聊城到都江堰,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
寻找生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穿过断裂隧道翻越巨石阵
救援队急行军60余公里进入映秀
由于道路被阻挡,公路、桥梁、水路交通完全中断,救援队员们只能搭乘中巴车到紫坪瀑大坝附近,剩下的路程救援队员们要徒步行进。在由都江堰去往汶川的路上,地震给这片巴蜀大地带来的伤害让队员们触目惊心。所有居民都从各家的房屋中撤到街路两旁,路况也越来越糟糕,山上不时滚下石块,将道路阻挡。
19时30分,救援队到达垂直高度156米的紫坪瀑大坝。此时,每名队员身负的物品重量平均达到40公斤以上。艰难地走过677级台阶,救援队员成功登上紫坪瀑大坝。天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中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星星,疲惫不堪的救援队员们知道,艰难的路程才刚刚开始。
23时20分,经过近5个多小时的疾行,他们来到了号称阿坝州第一隧道的绚口隧道。由于装备托运过程中不慎丢失了手电筒,救援队员只能靠着向导和仅有的两只手电筒、手机的光亮前行,可以听到小石块掉落的声音。每名队员的心都紧了一下,但也顾不了什么,听着前面人的脚步声,快速前行。‘在隧道里虽快步如飞,大家仍觉得如蹒跚蠕动,时间长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走出来的一刹那才如释重负。’一名救援队员说。
15日凌晨1时,救援队行进时,再次发生强烈余震。许多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有些距救援队伍仅咫尺之远。这些滚落下来石头,形成了大约有6米多高的险要屏障,完全挡住了救援队行进的脚步。为顺利通过,救援队员将摄像使用的新闻灯拿了出来。借着灯光,几个队员首先将身上的装备器材卸下,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再将所有装备器材一件一件地传递过去,然后相互搀扶成功翻越“巨石阵”。
15日上午9时许,救援进入地震灾害发生以来被称为“死亡地带”的“路段”,距映秀镇约8公里“路程”。队员们说,这里根本没有路,全是乱石稀泥,右侧则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向导告诉他们,此处曾多次发生因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道路”湿滑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15日11时35分,经过19个小时,聊城消防救援队跨越了十几道山岭,长途跋涉60余公里的崎岖危险山路,终于抵达救援目的地——映秀镇。这个小镇如今已面目全非,只剩断壁残垣。
转移受灾群众,远离危险场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耳朵听嘴巴喊两手刨双肩扛
救援队员托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39名救援队员急行军的路上,被编入山东消防救援队第一梯队突击队的魏翌伟、张义海、任山、陈梁4人在都江堰市开展救援工作。刚刚踏入这个城市,队员们就被惊呆了,亲眼目睹的这个景象比电视上看到的更加触目惊心,原来想象中那个清新秀丽的小城,如今已是满目创痍,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狼籍。
抢险突击队意味着就是敢死队,就是要往受灾最严重,险情最危难的地方去,魏翌伟深知自己的责任和重担。5月14日22时,4名队员来到市内的幸福园小区执行搜救任务。他们看到,原六层高的楼由于地震坍塌只有3层楼的高度,国家救援中心探测队确定,这里有生命迹象。
4名救援队员马上开始从废墟的顶层开始破拆,由于没有重型的破拆工具,他们用撬棍撬、用手扒,1个多小时后,他们的手套被磨坏了,手上、腿上满是伤口,终于一中年男子的手出现在他们眼前,但让队员们感到难过的是,这名男子已停止了呼息。队员们继续向下挖,15日凌晨1时,又一具被埋女尸被清理出来。就在这时,余震发生了,3层高的废墟,队员们已来不及跑下,他们只能在上面经受地震的威胁。
队员们始终不放弃。“水,水……”凌晨3时,救援队员惊喜地听到了一名求救者微弱的呼救声。经过一段时间的手工清理,求救者的脸部露了出来。魏翌伟弯下身子,在楼板的缝隙中探过头去,发现伤者跪在倾斜的冰箱下,头上横着巨大的楼板,腋下有块木板斜插过来。多年的救援经验告诉魏翌伟,这样的情景是不能用大型机械和破拆工具的,否则,环环相扣的钢筋和石板一旦松动,不仅被困人员救不出,连救援人员都有被埋压的可能。
为了不伤及该男子,救援工作只能缓慢进行。救援队员一面叫来医护人员为伤者注射生理盐水,一面带领战友徒手一点一点地清理碎石,渐渐在被困人员的一侧拨出一块狭小的空间。15日凌晨4时,被困62小时的男子成功获救!
15日中午十分,徒步行走的救援队员到达了映秀镇。终于到了战斗的地方,救援队员的焦急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眼前的景象让队员的心又迫切起来。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行军途中队员们也只是补充了少量的水和食物,连救援队员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力气马上投入营救被困人员的战斗。救援队员们在镇上搜救,不放弃任何一个地方。
在一中年男子告知救援队员商铺下面埋压着他们的女儿时,救援队员马上投入战斗,但遗憾的是,中年男子的女儿已经停止了呼吸。随后,在映秀镇发电厂,救援队员又发现被困人员。他们和兄弟部队联合作战,成功救出2名被困者。等到队员们回到营地时,已经是16日凌晨2点了。
就出一名被掩埋人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干啃方便面喝点山泉水
平均每天休息两个小时仍不忘抢险救援
凌晨2时许,体力已经透支到极点的救援队员们回到了营地,在不足10平方米的简易帐篷内,39名队员一个压一个的倒地就睡着了。‘当时什么都不知道了,就想闭上眼睛。’一名救援队员说道。
为了多带些救援工具,救援队没有带一顶帐蓬。15日下午,聊城消防救援队到达映秀镇后,由于找到的东西很少,只搭建了一顶帐蓬,面积还不到10平方米。当夜,30余名队员倚靠在一起,连腿都无法伸展。每天早上醒来,双腿都没有知觉。这几天,队员们每天只吃一顿饭,平均睡眠不过2个小时,特别是队长甄怀波参谋长,睡得最晚,起的最早,时刻担心救援队员的安危。
此外,救援队员所带的食品也十分有限。由于行李在托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救援队员所携带的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丢失了大部分。在都江堰向映秀出发时,考虑到要徒步行军,救援队员除了带上必须的救援工具,所带的食物、矿泉水仅够急行军途中所用。‘大家喝完水把矿泉水瓶留着,’甄怀波参谋长告诉队员们。这些矿泉水瓶子在映秀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后勤队员就是用这些矿泉水瓶子到离营地两公里的地方接水。因为地震,原本清澈的山泉变得十分混浊。即使这样,救援队员什么也顾不得,拿过矿泉水瓶子就喝。
由于没有食物,救援队员吃饭也成了问题。老百姓给救援队送来了铁锅和少量的大米。救援队后勤队员上山挖来野土豆,煮在大米汤。‘在抗震救灾现过程中,队员们都严重脱水,但是我们还没有盐。怎么办呢。我们就用干啃方便面后剩下的方便面的调料代替。’随队的白涛军医介绍说。39个人,每天都守着一口小铁锅吃饭,战士们得分好几拨吃饭。一拨吃完了直接往锅内加水加菜,一般吃一顿饭得往锅内加四五次水。到最后,这样做出来的饭菜和白水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由于下雨,地面潮湿,很多队员身上都生了湿疹,队员武立明背上至今还有大块大块的紫红色斑点。在映秀镇的几天,大家一直都没脱过鞋。队长甄怀波左脚被磨起了鸡蛋大的水泡,返回成都休整时才发现。
随队的军医白涛表示,除了吃住,防疫措施也是大问题。大家在救援现场抬运尸体时,口罩上只能洒些白酒。回到住所,连洗手的肥皂都没有。
但是,这样的环境没有压垮钢铁般意志的救援队员,他们一遍一遍的搜寻,一次一次的呼喊,用自己的双手为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扇生命之门。
战士们都累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破拆五层楼板穿透学校废墟
千斤顶撑起女孩尚婷的一片天
那座喧闹了30多年的校园,现在一片寂静。除了操场中央旗杆上还有一面鲜红的国旗偶尔飘扬几下,更多的万物都静止不动。烈日下,映秀小学唯一一处没有坍塌的综合楼,也只留下一间房多宽的半边残楼,东西两侧的墙面完全倒塌,残留在房里的课桌仍能看得清晰。已经没有围墙的校园,四处散落有孩子们的书包、铅笔,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一本本写着学生名字的书本。
5月16日上午,救援队员来到映秀镇小学执行搜救任务。在此之前,几支救援队伍通过利用生命探测仪探测、搜救犬搜寻等多种方法对映秀小学进行了探测,声称此处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但令队员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在这所已被认定无任何生命迹象的地方,搜救出了被埋105小时的10岁小女孩尚婷。
映秀镇小学严重受损,校内5层的楼房全部坍塌,现只有半层楼的高度,小尚婷被埋压在教学楼的底部。在倒塌的教学楼旁边,还有一栋危楼摇摇欲坠,一次次的余震让这座危楼时刻有倒塌的危险,但是,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没有一个退缩的。
救援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确定了被困人员所在的确切位置后,立即展开了救援。在被困者的正上方,救援队员利用手动液压剪等各种特勤器材对楼板进行破拆。6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员成功拆除了第五层和第四层的楼板。
由于救援难度较大,聊城消防救援队与济南联合作战,将第三层和第二层的楼板成功破拆,这时,被困小女孩尚婷头部以下的部位全部露了出来。但是,小女孩的头部和右臂被另外两块楼板压住,只要救援人员稍微撬动一下楼板,小女孩就发出痛苦的呻吟。
面对这种情况,救援人员先利用千斤顶小心翼翼地撑起压在小女孩头部的楼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小女孩的头部抬出来。利用同样的方法,救援人员又将小女孩的右臂慢慢拉了出来。
经过9个小时的奋战,他们成功将被困105小时的女孩尚婷救出。等候在此的医务人员马上对其进行紧急救治,尚婷平安脱险。救援队员和在场的老百姓一阵欢呼,为生命喝彩的掌声响彻映秀镇小学。
又成功救出一名群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做饭送战士杀猪送营地
老百姓与消防战士的心紧紧相连
虽然在映秀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但是救援队员已经和当地群众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5月16日,营救小尚婷时,当地的一位老人专门挑着烧好的稀饭送到了救援现场。“你们太辛苦了,你们别嫌脏,就将就着喝口稀饭吧!”她将盛好的稀饭一碗一碗地送到队员面前。但是面对急待救援的生命,没有一位队员吃得下去,他们饱含泪水的双眼对视的是另一双饱含泪水的双眼。
当天晚上成功解救小尚婷后,驻在映秀镇的阿坝州副州长郎建扎西专门带着一些慰品赶到营地,向聊城消防救援队表示感谢。更让大家感动的是,17日,当地一位群众将家中仅存的一头猪杀掉,把猪肉全送到了营地。
18日15时20分,聊城消防救援队接到了上级16时以前紧急撤出映秀的命令,“说实话,没有一个人愿意撤出来。”“现在,我每天都看电视、看报纸、关注四川映秀的‘亲人’,至今我心里还是放不下他们。”救援队员陈常帅说。队员季刚说,虽然,我们已经回到了关心我们的领导身边、回到了担心我们安全的战友和家人的中间,回到了加强的父老乡亲们身边,但是,我们每名队员牵挂的,还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都江堰市、汶川县映秀镇。队员们一致表示,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映秀镇和百姓们合影留念;最大的愿望是,回到战胜天灾的四川看一眼那里朴实热情的百姓,看一眼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美丽的谎言亲切的问候
铁血男儿用行动诠释铮铮誓言
带着对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祝福,5月22日凌晨5时,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赴川救援队抵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在机场看到45名救援队员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平安归来的那一刻,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领导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晚,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济南总队赴川救援紧急命令后,立即从全市抽调人员、装备、物资。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二中队中队长姜建鲁也在赴川队伍中,紧急集合时他就在自家楼下,但是却没有来得及向自己已怀孕六个月的妻子道别;军医白涛自身患有踝关节炎,但接到部队命令后,他只想到多带些可能用到的药品,自己吃的药却没有带......,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救援队员牵动着家属和支队领导的心,每天向赴川救援队员家属保平安成为支队领导每天首先想到的事情。
5月14日下午,赴川救援队开始徒步向震中——汶川映秀镇进发,刚刚走到紫坪瀑大坝的时候,信号就完全中断了,赴川救援队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一次次的与救援队、济南总队的领导联系,支队领导无法得到救援队员的任何消息。“怎么向焦急的家属交代呢?”支队长张文华很是捉难。“给家属们打电话,就说赴川救援的队员们一切都好,让他们不要担心。”张文华支队长决定用这个善意的谎言让家属们放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支队领导每天向救援队员们的家属报平安。其实,直到19日救援队员从汶川映秀镇撤回到都江堰时,支队领导才和救援队员取得联系。这期间,救援队员们与外界失去联系已经是6019分钟。
在救援队员赴川参加抗震救灾期间,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的领导也时刻挂念着救援队员及家属,他们几次到救援队员的家中慰问。救援队员姜建鲁的妻子说:“这时候,什么埋怨,什么不舍都统统没有了,只恨不得自己也出现在救灾第一线,帮帮你们,哪怕只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这样一个心中有大爱的妻子让领导们潸然泪下。
今天,赴川救援队员载誉归来,他们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救援任务。明天,他们还将精忠报国,不辱使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