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全国消防十佳训练尖兵事迹之二(组图)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7-05-24 14:11 出处:中国消防在线 编辑:@iCMS
吉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梁雪同志事迹材料 吉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梁雪

吉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梁雪同志事迹材料

全国消防十佳训练尖兵事迹之二(组图)

吉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梁雪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梁雪,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8月6日出生,1999年12月应征入伍,2004年毕业于南京公安消防士官学校,大专学历,现任吉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武警二期警衔。

梁雪同志入伍7年来,共参加灭火战斗1000余次,抢险救援200余次,成功救出80余名遇险群众,在执勤岗位大练兵活动中连续两年被评为总队、支队标兵,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2005年扑救“11·13”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特大爆炸火灾中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2005年12月被吉林市政府评为“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7月被吉林省消防总队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在处置“8·21”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荣立吉林市政府个人二等功一次。

一、勤学苦练,凸显尖兵本色

在日常训练中,梁雪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条令条例和部队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协助中队干部干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在2001年开展执勤岗位练兵活动以来,他认真观摩,刻苦训练,反复体会动作要领和理论知识点,开始了由单一的体技能训练到综合的班组战术训练以及智能训练的转变历程。面对特勤“急、难、险、重”等任务的考验,梁雪同志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体能训练上为自己增加筹码,他是一名战斗班长,他知道自己应该在战士中起到一个表率作用,每一次体能和技能训练时,他都是认真对待,跟大家一起练时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还在为自己施加压力,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做一遍,他至少要做两遍,别人做十次,他要做上二十次,别人跑上五千米,他总要自己再多跑上两千米,手掌上磨出了硬硬的茧子,脚上磨出了血泡,他还是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业务训练更是精益求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特勤器材科技含量高,操作程序非常复杂,比较难掌握,而且说明书全部是英文,深奥难懂。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梁雪同志开始自学英语,自己花钱买了英语词典和英语单词本,每天在其他战友玩耍的时候,熟睡的时候,他都独自在车库内翻着英语字典,背诵英语单词,试着翻译英文器材说明书。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梁雪同志翻译的特种器材说明书20余本,为其他战友提供了方便的有利条件。在器材训练时,他已经对器材的各种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的一清二楚,可还是在反复的操作各种器材,以便熟练掌握,梁雪同志还担任起了中队业务训练小教员这一任务。

吉林市是一座化工城市,为了了解各类灾害事故的特点和处置对策,掌握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理论性质、危险特性、处置方法和现场急救等方法,梁雪认真研读《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化学品处置对策手册》和《抢险救援理论与实际》等多套业务理论书籍,抄录笔记10余本,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在各种培训中,梁雪同志能够始终坚持“治学严谨,学以致用”的态度,坚持手勤、脑勤和嘴勤的“三勤”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他还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消防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参数在实际灭火救援中的作用。为了使器材装备与人员结合的效能发挥到极限,梁雪几年如一日地蹲在器材库里研究操作方法。有一次,中队长晚上查铺,发现梁雪不在位,学习室和车库都没有,就在中队长焦急万分的时候,却听到器材库内传来熟睡的鼾声,原来梁雪白天进行了一天的体能对抗比赛,晚上本来想一如既往在器材库研究器材的时候,却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几年下来,上千种消防器材和训练场几乎成为了梁雪的全部。不管是炎炎烈日,还是瓢泼大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梁雪同志除了个人品学兼优之外,他还带领其他战友一同去学习和训练,他把自己的笔记和心得体会拿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和研讨。在战术、班组等合成训练中,梁雪能够仔细分析本作业组人员的特点和战术训练科目的特点,争取做到既能充分发挥人员的特长,又能很好的完成训练任务。中队制定的灭火作战计划和责任区情况以及器材装备情况熟悉册,梁雪都自己花钱复印一套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都要默默地熟记一遍。在每次“六熟悉”考核提问中,他回答起来都如数家珍。在执勤岗位练兵中连续两次获得“标兵”,在2006年的执勤岗位练兵中获得总队评选的“先进个人”。梁雪这样的尖兵就是这样砺练出来的。

二、赴汤蹈火,赢得英雄美誉

梁雪同志当兵几年来,一次次与烈火鏖战,铸就了一个个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英雄壮举。2005年4月24日蛟河腾达煤矿透水,在救援过程中他主动请缨参加抢险救援,在7天的抢险救援中,梁雪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每天只休息2—3个小时,每次执行任务都抢在最前面,由于连续高强度的作战,他曾两次昏倒在前线上,每次醒来又再次投入到救援战斗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受到政府和当地人民的高度赞扬。

2005年9月27日丰满区兴隆采石场民爆公司作业过程中,爆炸的飞石将空压机房砸塌。机房中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被埋在了乱石之中,生死不明,情况危急。特勤一中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动。经过现场侦查后,梁雪同志主动要求参加救援,冒着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坍塌的危险,从石缝中钻了进去,哗啦哗啦……,还在有碎石掉落,不断的落在自己的头盔上,他没有退缩,继续进行救援。为了保证被困者的安全,他用各种液压撑杆做好保护,用双手一块一块地把压在被困者身上的石头挪走,手磨出了血,他还在搬被困者身上的石头,然后用躯体固定气囊将伤员保护好,送到外面。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不到20分钟,剩下的2名被困者也被找到。此次救援行动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连环爆炸,并引起大面积火灾,梁雪同志随出动车辆到达火灾现场后,迅速组织本战斗小组铺设干线水带,当时火灾现场管线泄漏声刺耳,人员相距一米时说话都听不清,并且火光冲天,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气味,但梁雪没有被这些所吓倒,冒着罐体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冲锋在前,出枪对着火罐区进行稀释、冷却,控制火势蔓延。他临危不乱、英勇果敢,不畏牺牲,冲锋在前,一直在火场一线战斗了18个小时,战斗中,梁雪佩带的空气呼吸器发生报警。如果这时撤下去,火场就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对十多个苯罐及两个10平方米氢气罐造成严重威胁,但如果不撤就意味着要吸入有毒气体,有生命危险发生。最后梁雪选择了放弃空气呼吸器,继续战斗。火灾扑灭后,正在准备撤出的时候,梁雪突然发现有液体从西侧管线中喷出,非常刺鼻,梁雪没有佩带空气呼吸器,他只有用手捂着嘴和鼻子,而是艰难的到达泄漏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其成功堵漏,由于长时间与有毒气体接触,他开始感到呼吸不畅、胸闷、恶心,但他没有退出,和战友们一直坚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多,他嘴唇发紫,出现恶心、头晕、心慌等症状,才被战友及时送往了化工总医院。经检查,被确认为苯化合物中毒,他的事迹受到了政府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升华了“赴汤蹈火,忠诚为民”的特勤警魂,充分表现出一名特勤战斗班班长的作用,为这次特大事故的扑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5年12月22日午夜一醉酒男子不慎掉入冰冷的水中,在这危急时刻,梁雪同志迅速携带1个安全绳和1个安全带跳入水中,冰冷的水浸湿了梁雪的衣服,冷气刺到骨头里,他还是在吃力得坚持,并把安全带牢牢的系在了落水男子的身上,将其救出,在吉林市谱写了“午夜寒江大营救”的佳话。

2006年8月21日牤牛河蛟河段河水被对氨基N,N-2甲基苯胺和N,N-2甲基苯胺等有毒物质污染,支队接到救援任务后,需要在河水的下游筑一个“活性炭”堤坝,梁雪作为特勤一中队专勤班班长,第一个跳下河去,在冰冷的河水中打桩“架桥”在河水中连续作战了2个多小时。上岸后,他克服饥饿和寒冷,一直战斗在最前线,连续奋战12个小时,直到将20吨活性炭投放到河床里,在污水到来前,筑好“活性炭”过滤吸附坝,圆满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抢险救援任务,使松花江免受污染。

三、严于律己,练就指挥才能

作为特勤中队专勤班班长,他具有远大的理想报负,并认真履行职责。特勤中队在各种抢险救援战斗过程中,担负着最险急的任务,专勤班更是险中有险。他带领的专勤班在每一次的战斗中都是突击队、赶死队。无论日常的训练中还是在灭火救援战斗中,他都能很好地领会中队指挥员交给的战斗任务,而且能够出色地指挥本班同志完成任务。他所带的班在训练中是最好的,在火场上是最勇敢的,每次中队举行训练比赛时,他班战士的名次总是排在最前面,这与梁雪的带兵经验和能力是分不开的,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班的战士;在每一次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中,他们班成立的战斗小组在梁雪的带领下都能发挥尖刀作用。梁雪连续两年参加支队新兵的训练任务,每一次带出来的新兵都是个顶个的好,无论在个人修养上,还是在训练上和个人能力上都深深受到了梁雪的熏陶。

训练的汗水哺育了他过硬的本领,火红的事业浇注了他火红的青春,一次次抢险救援谱写了“消防尖兵”的光荣使命。梁雪同志在无数次灭火救援中,始终战斗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深入险境,冒着生命危险顽强作战,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出色的践行了一名消防战士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他把热血和青春献给了第二故乡,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用实际行动更好的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青春在火红的事业中闪光――全国执勤岗位练兵“十佳尖兵”冉志江先进事迹

全国消防十佳训练尖兵事迹之二(组图)

全国执勤岗位练兵“十佳尖兵”冉志江

冉志江,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入伍,现为辽宁省消防总队鞍山支队特勤二中队四级士官,代理副中队长。入伍十几年来,他始终严格履行一名消防兵的职责,工作中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当好排头兵;训练中钻研业务,以苦为乐,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生活中关心爱护战士,坚持以情带兵,做战士的贴心人;灭火救援战斗中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参加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战斗上千次,抢救遇险群众百余人。入伍以来,他先后八次被评为鞍山市消防支队先进个人、优秀士兵,八次被评为总队优秀士兵,连续五年被评为总队优秀共产党员,荣记一次个人二等功,七次个人三等功,2005年获得公安部全国边消警优秀士官的荣誉称号,2001年、2006年先后两次被评选为鞍山市第九届、第十届党代会唯一的战士党代表。

爱军习武,苦练内功

1993年12月,他从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农村,走进了消防警营。刚进入新兵营时,部队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格的管理,让他感到有些不适应,再加上自己身材比较矮小,体质较差,体能训练也让他有点吃不消。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他便一个人坐在窗台前,望着天上的月亮,想起了远方的亲人。这时,班长从身后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一定是想家了吧,我们是一支同火魔作斗争的队伍,业务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你能否出色的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既然我们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要完成好军人的神圣使命,要做就做最好,要当就当第一”。正是班长的这席话鼓舞了他,使他从迷茫中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从那天起,他便定下目标,要成为新兵队伍中的佼佼者。在训练中,他自己主动加大仰卧起、俯卧撑、引体向上、推举杠铃、体能训练强度,技术要领一遍不行,就做五遍、十遍,直到熟练为止。工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让他瘦小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壮起来,他各项训练科目都在新兵连名列前茅,受到了支队嘉奖。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大石桥中队。他发现自己在体能、技能素质方面与老兵存在不小的差距,为此,他把赶超老兵定为自己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加码加压,勤学苦练,不断超越自我。刻苦的训练,让他的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皮,掉了几层茧,腿上留下了多少斑斑印迹。当年年底,他便在支队业务大比武中,取得了两项第二名和两项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支队业务上的新秀。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凭借过硬的素质,在支队举行的各类比武竞赛中,取得过无数次的第一名。由于表现特别突出,1996年他光荣地成为鞍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一员,并很快被提拔为班长,后来又成为中队代理排长。

率先垂范,以行言教

在相继担任班长、代理副中队长后,他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确立今后的工作目标是积极配合中队干部,锻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训练中,他给自己规定,每天早起1个小时到东山风景区长跑5公里,做200个仰卧起、200个俯卧撑、50个引体向上、举杠铃100次。在1996年支队组织的体能比赛中,他取得了两项第一、一项第二的好成绩,在战友心目中树立了威望,赢得了信任和支持。看到哪名同志的动作不规范,他就当好战友的“小教员”,手把手地教,一遍一遍地陪着练。在他的带动下,全体战士训练热情高涨,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名列支队前茅。

训练场上他敢喊“向我看齐”,部队建设中他敢说:“以我为标杆”。在管理中,他积极主动配合中队干部,坚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吃苦在前,主动与战士交朋友,从生活上、思想上去关心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新战士李洪彬训练时不慎扭伤,他买来白酒亲自为其擦敷;战士田达病了,他做病号饭送到身边;战士开柏建家中受灾,房子被洪水冲跨,他捐出了仅有的50元钱。在他的带动下,中队官兵的凝聚力不断加强,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有效形成。中队有5名战士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7人考上军校,在参加支队举办的各项比赛活动中每个人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立足大局,热血奉献

经过多年部队锻造,他深知服从命令是自己的应尽天职,舍小家、顾大家更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2003年正值执勤岗位练兵轰轰烈烈开展之际,他接到了父亲病重的电报,父亲当年送他参军的情景在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来,他禁不住泪眼朦胧,但听到营区里战友们的训练口号声,他把那份自责与牵挂深深地埋藏在了心里,继续投入到训练中去。2005年4月份,鞍山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刚刚成立,各项训练任务相当繁重,就在这时,他年仅三岁的女儿患肺炎住进了医院,一边是中队整体利益,一边是患病的女儿。面对这种情况,他只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来。2006年5月份,他经过检查、被确诊得了胆囊息肉,医生建议作手术治疗,他考虑到一年工作刚刚开始,而且正在开展岗位大练兵,他怕影响中队的工作,一直没有去医院。全年工作结束以后,他在妻子的一再催促下,来到了医院经过检查、先前的息肉已超过了危险界限、而且又多长了几个。妻子心疼的哭了,因为她知道他一年来肚子就没有好受过。11月9日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出院不到三天他就回到了部队。十几年来,类似这样的艰难选择又何止这几次?但每一次他都选择了以大局为重。作为儿子,他愧对于父母没有尽孝,作为父亲,他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而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他却做到了尽职尽则和无私奉献。

舍生忘死,冲锋陷阵

在生活中他是一名出色的班长,在灭火救援现场他是一把尖刀。入伍十几年,他先后参加灭火战斗数不胜数,处置抢险救援事故上千起,抢救遇险群众数百人。

1995年3月13日,鞍山繁荣商场发生火灾,当时有很多被困人员都惊慌失措的在四楼平台呼救,到达现场以后,他立刻采用两节梯与挂钩梯连挂的方法上楼救人。就在他成功救出全部受困群众后,他准备下楼的梯子被喷出的火焰烤着了,如果再想沿着梯子下来已是不可能了。情况万分危急,这时楼下的战友们、都焦急万分,眼睁睁看着浓烟和烈火向他扑来,战友们蹦着向上喊:“冉志江快下来”。危急中他迅速找了一个固定安全绳的地方,然后果断抽出随身携带的安全绳向楼下抛去,此时他纵身向楼外一跃,两手抓着安全绳向地面滑去,就在两脚刚刚着地的时候,安全绳被火焰点燃烧断了,如果稍晚1秒后果就将不堪设想。

1997年5月,鞍钢某厂20米高的厂房上,一个中年男子手里挥舞着斧头,挟持着一名10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冉志江主动请缨,爬上厂房顶层解救小女孩。由于该男子身处厂房边缘,男子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如果解救方式不当,就会一起坠落。他借楼下救援人员用高音喇叭向男子喊话,分散注意力的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抱住男子,将他重重地摔在后边。战友们迅速冲上来,夺下斧头,安全救出了小女孩。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干净利索地结束了。

1998年6月27日,唐家房东果园村的3名村民被困井内生死不明。现场的井口很窄,里面的情况如何,根本无法得知,背着空气呼吸器下去很困难。冉志江当即请示先下去探明情况。他带着一个手电筒,腰间系着导向绳,一点点下到大约20多米深的井内。摸索中,他感觉脚碰到了软绵绵的东西,凭经验,他知道这肯定是昏迷的村民,便用大绳将这名村民系好,上边的战友把这个村民拽了上去。冉志江上来后,迅速更换了一个空气呼吸器,准备再次下到井底。看到身心疲惫的他,指挥员要换一个人下去,他没有同意,他说:“他们不熟悉井下的情况,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气体中毒,还是由我来完成任务吧”。经过艰难的营救,三名农民终于获救。

1999年7月15日,鞍山立山一冷饮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距离现场60多米远就能嗅到氨气的刺鼻味道。冉志江又是主动请战,背着空器呼吸器,带着20多公斤的器材去关闭泄露阀门。由于当天下暴雨,可见度大大降低。经过一次、两次、三次的搜寻,他终于找到了掩埋在废墟中的阀门,成功完成了关阀任务。

2002年4月26日,鞍山化工总厂第四回收车间发生重大火灾,煤气储罐发生猛烈燃烧。冉志江和张曹阳队长着隔热服佩带空气呼吸器,在着火罐西侧15米处设水枪阵地向火点进攻,并冷却1号储罐。面对熊熊火焰和极高的热辐射,他让后方人员用水枪向自己身上打水,冷却身体,始终坚守在阵地最前沿。在了解生产工艺后,他和张曹阳队长迅速进入储罐控制室,打开储罐的蒸汽开关阀,利用蒸汽稀释煤气的方法控制火灾,为火灾成功扑救立下汗马功劳。

在每一次灭火救援战斗中,哪里最危险,哪里都有他的身影。他凭借过硬的素质和英勇勇敢的作风,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灭火救援攻坚重任。他的事迹曾先后被《鞍山日报》、《千山晚报》、鞍山电视台、鞍山有线台、《辽宁消防》、《中国消防》等媒体相继报道,成为鞍山市民熟知的“消防英雄”。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他知道自己从一名农村孩子到一名中级士官,是自己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全社会培养的结果。因此,他牢固树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一颗爱民之心回报社会。在一居民动迁楼火灾中,冉志江发现一受灾户家境一贫如洗。回到中队后,他与战友们一起凑了几百元钱交到他们手中,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健康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宇,父母双残,面临着辍学,他和战友每月资助60元钱帮其重返校园。营区附近一位老人生活困难,他主动与老人建立帮扶关系。多年来,他累计扶助困难家庭十几户,捐献财物近万元。其实他家里也很贫困,妹妹被迫辍学在家,父母多病,但他始终坚信是社会培养了他,他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社会群众,他的爱心事迹也被当地传为美谈。

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第十四中队班长王江同志事迹材料

全国消防十佳训练尖兵事迹之二(组图)

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第十四中队班长王江

王江,男,汉族,1978年10月出生,河北滦县人,1997年12月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专文化。现任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第十四中队班长,三级士官警衔。

王江同志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五次优秀士兵,一次优秀班长,两次优秀党员,九次受到嘉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岗位标兵”,2006年被部消防局评为“公安消防部队先进个人”。曾参加2004年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2006年全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救灾会间会消防业务汇报演练。

一、日积跬步,苦练硬功

2006年,在山东省消防部队开展的“万人百项”岗位大练兵活动中,王江同志作为中队的班长、排头兵、教练员,为了让战士们尽快掌握训练技巧,首先潜心研究训练科目,编写简明易懂操作规程,并始终坚持第一个做示范、第一个完成训练科目,他带的班也总是进步最快、完成训练任务最好。为了保持充沛的体能,一向以训练刻苦著称的他又给自己加码,制定了“三三一”计划,即每天坚持三百个俯卧撑、三百个仰卧起坐和一个五公里。别人问他:“都三期了,干嘛还这么拼命?”他却开玩笑地回答:“雄关漫道真如铁,天天都要从头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平日的付出换得了丰厚硕果,在支队组织的半年考核中,他的成绩达到全优,并取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在支队下半年执勤岗位练兵比武中,他夺得攀登挂钩梯和六米拉梯两项第一名,带领全班夺得消防车操第一名,被大家称为训练场上的“长青树”。

9月份,全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救灾会间会在山东相继召开,曾多次参加高层攀登表演的王江再次被抽调参加集训,并承担了双人翻窗上楼和双人翻窗下楼的教练及表演任务。双人翻窗上楼是高层攀登中消耗体力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项目,训练塔上,他是队员,每天在十层高的训练塔上翻窗上下四、五十遍,踏肩腾越、飞身下扑上千次,行程近三公里;训练塔下,他又是教员,不厌其烦地讲解要领、纠正动作。由于多年的超强度训练,他患上了“第三脊椎横突综合症”,经常疼得腰都直不起来,加之已近而立之年,集训初期他深感体力不支,为了跟上训练节奏和进度,他便利用课余时间加紧体能训练,每天坚持俯卧撑、仰卧起坐、负重下蹲各五百个和一个五公里,用他的话说:“‘三三一’落伍了,改‘三五一’了。”训练初期,和他配合的新队员在训练中一脚踩空,身体下落,他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下坠队员的腰,战友安然无恙,而他的右腿却重重地磕在了窗台上,鲜血直流,简单包扎后又投入了训练。由于天热出汗,伤口很快发炎溃烂,但他依然坚持训练,直到表演结束二周后伤口才痊愈。王江同志过硬的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其他队员的训练热情,整体成绩逐日攀升。在两次汇报表演中,双人翻窗上、下楼得到了与会代表和二十六个国家近百名外宾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为消防部队赢得了荣誉。

二、情倾警营,书写忠诚

王江同志是一名爱岗敬业的士兵,他把全部精力和感情都倾洒在了警营里。他的父母已逾花甲,80多岁的奶奶也卧病在床多年,还有一个同样当兵的弟弟和正在上学的妹妹,父亲自2000年下岗后,就和母亲一起侍弄家里的五亩农田,由于年龄较大有些力不从心。为此,家里多次让他退伍回家,一是可以趁年轻回地方发展,二是可以照顾一下家里,但作为一名突出的业务骨干,面对组织的召唤和亲人的企盼,王江毅然选择了前者,因为他想得更多的是组织对他的培养和火场中无助的群众。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使他始终把部队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在一次次重大任务面前,总是把士兵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去年3月17日,总队召开“万人百项”岗位大练兵动员誓师大会后,全省消防部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王江所在的中队虽然有30多人,但合同制消防员占了三分之二还多,现役官兵不足10人,而且一半是新兵,他和中队干部一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迅速提高中队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他和干部一起制定训练计划,研究训练措施,而且不顾伤病困扰,坚持身先士卒,“用嘴讲百遍,不如示范做一遍”,就是王江挂在嘴边的话。正当中队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时,王江同志妻子的预产期也到了,家里多次打电话催他回家,他既为将当父亲而喜悦,也为中队的训练和执勤而苦恼,看着战友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想到重大火灾谁去攻坚时,他还是把休假的念头埋在了心底,毅然走上了训练场。女儿平安出世后,妻子给他打电话,听着电话里女儿和妻子同时的哭声,这个平时在训练场上钢铁般的汉子也不禁潸然泪下,可他情绪平静后,还是对妻子说:“我知道这时候我应该陪在你和孩子身边,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可我是一个兵,部队培养了我,我就要尽我的责任和义务。”9月16日,全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后,他再次接到妻子的电话,女儿得了肺炎,父母既要种田还要照顾奶奶,自己一个人实在是照看不了孩子,希望他回家帮几天,此时的他多想看一看女儿的模样,为妻子分担一点责任啊。然而,东盟地区论坛救灾会间会召开在即,面对难得的国际性表演任务,面对展示我国消防部队娴熟业务技能和优良作风、树立我国消防部队良好形象的大好机会,王江决定留下来,匆忙中只对妻子说了句“等汇报表演结束我就报假”。当他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务,兴冲冲找队长请假时,又得知10月份支队举行大比武,中队已经为他报了名,他立即改口说:“中队荣誉要紧,回家也不差这几天。”在他的感染下,中队官兵训练情绪高涨,在比武中夺得亚军。

三、义无反顾,彰显本色

王江说: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生命之光就应在浓烟烈火中闪烁。入伍九年来,他先后参加过数千场灭火救援战斗,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退缩,始终奋斗在战斗一线,无私无畏,冲锋在前。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留下的鲜血和汗水,“拼命三郎”就是战友对他的评价。正是这种在灭火救援中的“拼命三郎”精神,使他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去年3月2日14时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纸箱厂发生火灾,王江乘首车达到现场后,只见一片火海,浓烟滚滚,两个露天纸箱堆垛正熊熊燃烧,下风方向不足30米处就是液化气站。由于当时风力达到7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风吹起的纸箱碎片很快引燃周围草垛和可燃物,火势直逼液化气站,一旦控制不住,储量8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随时都有爆炸危险,后果不堪设想。王江第一个冲向大火,在下风方向堵截火势,在全身被烤得发烫,大片飞火随时可能扑面而来的情况下,他一步也没有退缩,而是把全身上下浇透,迎火而上,死死压住火势,不留一丝喘息机会,四次更换空气呼吸器,战友也更换了四拨,而王江却始终坚守在水枪阵地上,4个小时的战斗,大火才被扑灭,液化气站安然无恙,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他昏倒在现场。5月14日凌晨2时,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与海尔大道交叉口发生一起四部车连环相撞事故,一辆轿车被两辆运输车夹住,有人被困!王江作为抢险救援班长第一个冲到事故车前,发现轿车被挤变形,4人均被困,3人已经陷入昏迷,情况危急。作为抢险救援班长,王江立即提出救援方案:加强保护,消除险情,实施牵引,破拆救人。方案一出,王江同战友立即行动,仅用了二十分钟,就将4人成功救出,为抢救人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年来,王江同志参加灭火救援220余次,抢救人员30余名,收到群众表扬信21封、锦旗3面。王江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履行着一名普通消防士兵的神圣职责。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