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王军庆在血与火中书写“119”的辉煌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7-03-21 16:32 出处:抚顺新闻网 作者:何力彦编辑:@iCMS
高尔山下,浑河水畔,驻扎着这样一支消防劲旅:熊熊烈火中,他们用年轻的身躯,筑起一道道橄榄色的“绿篱”;急难险阻时,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一面面坚强的“蓝盾”。在这个被誉为城市抢险救援突击队的光荣集体里

高尔山下,浑河水畔,驻扎着这样一支消防劲旅:熊熊烈火中,他们用年轻的身躯,筑起一道道橄榄色的“绿篱”;急难险阻时,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一面面坚强的“蓝盾”。在这个被誉为城市抢险救援突击队的光荣集体里,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王军庆。


走进王军庆服役的抚顺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笔者深切感受到了警营里那份特有的庄严。采访中,我被王军庆爱岗敬业、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打动。手中的笔,常常会因为全神贯注聆听有关他的故事,而被迫停下......

(一)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多少同龄人过着五彩缤纷的生活,而王军庆却选择了终日与水枪相伴。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赴汤蹈火,他无怨无悔。

战友们说,只要登上红色战车,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在王军庆的心中涌动。“我作为一名光荣的消防卫士,越是危难关头,越要浴血火场!”王军庆的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2003年8月16日傍晚,位于抚顺市新抚区粮栈街的元雪大厦发生特大火灾,许多群众被困楼中。接到报警,王军庆立即带领全班消防官兵火速赶赴出事地点。

17时59分,当王军庆和战友赶到时,元雪大厦己是浓烟四起,火光冲天。远远望去,整个粮栈街上空被一团巨大的火球笼罩,肆虐的火魔吐着烈焰,直逼邻近的商场、酒楼和一大片居民区。大厦内被困群众乱作一团,一时间哭声、喊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对昔日繁华的粮栈街而言,那的确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夜晚。

赶到现场的王军庆,立刻意识到了火灾的严重性。如不迅速有效地扑灭大火,“火烧连营”的后果不堪设想。王军庆命令战友水枪掩护,第一个抢先冲向大厦。无奈500多平方米的过火面积,使得楼内温度高达数百摄氏度,他三次冲进门口,三次又被逼回……

“不能再拖延时间了,向我浇水,快向我浇水!”王军庆大吼着向战士们下达了“死”命令!

战友们用水枪把他浑身浇透后,他一跃而起,燕子穿云般地冲进了大厦。由于王军庆在火海中呆的时间太长,他的战斗服全被烤焦,前胸和手臂多处灼伤。然而他顾不上伤痛,忍着热浪的一次次冲袭,与火魔争时间,抢速度。他带领战友们一次次冲进大厦,救人排烟,堵截火路,强攻硬夺;一次次攀上高楼,“引渡”遇险群众,解救被困人员;又一次次把巨大的高压密集的水流喷向疯狂的火魔……

经过消防官兵近2个小时的奋力扑救,这场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困在大厦内的139名群众被安全救出。可是,此时的王军庆却疲惫的连站都站不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短兵相接,刺刀见红,战斗十分惨烈。”讲起那场大火,一位接受采访的战士激动地说:“这是我首次经历那样的险境!”王军庆在描述灭火情景时对我说:“我当时的念头就一个,豁出去了,大不了一死!”

一个感人故事的结束,往往酝酿着另一个惊险故事的开始。

2005年7月14日清晨,抚顺望花地区晨风习习、朝阳初抹。刚刚从梦乡中走出的人们,同往日一样尽享着初夏的晨曦。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此时此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正悄悄地向他们袭来……

“出事了……”。当日凌晨5时35分左右,座落在望花区的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公司院内,一列运送苯的列车发生倾覆泄漏事故,情况万分危急。随声声震耳的警笛,王军庆第一个快步登上消防车,同全班战友风驰电掣般地火速奔赴救援现场。

据副大队长郭跃忠介绍,当时出事列车共23节,有9节脱轨。火车头自带一节苯罐槽车与后面列车脱离,其中第三节苯罐槽车倾覆,将电车高压线杆撞倒,罐盖及阀门处发生泄漏并引发猛烈燃烧,槽车罐体炽热且严重变形,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令现场救援人员更为忧心的是,如果苯罐列车装载的800余吨苯,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引起事故地点不远处的2个大型氧气储气罐和1个氩气罐发生殉爆,近半个望花地区将会夷为平地,爆炸威力将直接波及整个望花地区和12万群众的生命财产。

火情就是警情,火场就是战场。说时迟、那时快,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王军庆,抓起水枪,大喊一声:“跟我上。”然后,奋不顾身地率领全班战士向火海扑去。

此时的火场浓烟滚滚,泄漏气体发出的喧嚣声如同魔鬼嘶鸣,随时可能爆炸的恐怖笼罩着整个事故现场……

有着丰富火场经验的王军庆,比谁都知道此时情况的危险。但他并没有退却。胳臂肿了,手磨破了,嗓子哑了,眼睛被浓烟熏的直流泪……,可他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遏制住火魔,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一分钟、二分钟;一小时、两小时……。战士们脚下的积水和泡沫越来越深,已经没过了腰部。为了保住毗邻的苯罐,保护更多的生命与财产,王军庆像一尊雕像屹立在水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就这样,王军庆和他的战友们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有效地控制住了火魔。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灭火任务,而是在处置一起‘致命的笨危机’。”说起“7.14”苯罐大火,副大队长郭跃忠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

“当时大火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泄露的苯罐仍在继续向外流淌液体苯。如果不及时堵住,危险不仅没有解除,更大的危机将随时发生。”

谁去?“我去!”话音刚落,只见身穿重型防化服、后背空气呼吸器的王军庆,拿着木楔,玻璃腻子、防水胶带等堵漏工具,置生死于度外,义无反顾地向泄漏的液苯罐走去。

“置身于那浓浓的白雾之中,谁不害怕?至今想来,还令人有些毛骨悚然。”对于那次惊心动魄的堵漏战斗,战士们至今还历历在目。

由于苯罐泄漏燃烧导致罐体的温度很高,泄露点较大,给堵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正当王军庆准备用木楔插入泄漏点时,强大的气流将其冲开,接连几次,都没能成功。

情势严峻!王军庆不容多想,毅然用自己的身体扑向泄漏点。由于时间太长,泄露物太多,王军庆的呼吸器面罩上已经结起了厚厚一层水雾。长时间在积水中浸泡,他的双腿已经麻木,腰疼的老毛病突然发作。可他顾不上这许多,甚至忘记了疼痛。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将泄漏点堵住。

时间1分1秒地过去,现场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王军庆的每一个动作。只见他一边反复勘察,一边试探着转换角度,最后终于将木楔准确无误地插进了泄漏点。气体的喧嚣声逐渐变小,气魔被英勇的消防战士彻底征服,一场一触即发的危机解除了,望花地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一个个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锻造着王军庆绚烂的人生。入伍8年来,他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000多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并多次被评为省、市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

(二)

“不知死,焉知生。”采访时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同所有的消防官兵一样,王军庆见到了一幕幕因火灾、泄漏、车祸、洪水、塌方而导致人员伤亡的惨痛场面,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认识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懂得了怎样去书写自己的人生画卷。


现今,作为城市消防部队,不仅要承担执勤灭火的天职,还要负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抢险救援任务。在抚顺,王军庆所在的特勤中队就是这方面的主力军。

王军庆常跟班里的战士讲:“我们消防官兵不仅是在灭火,在抢救财产,更重要的是要救人于水火,尽可能减少群众受伤,不再看到百姓哭泣的眼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4年7月的一天,抚顺的天空骄阳似火。在素有母亲河之称的浑河岸边,有许多老人、孩子和休闲的游客在那里戏水游玩。

“七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刹时黑云密布。倾刻间,一场暴雨象水银泄地般向浑河两岸袭来。由于风大雨急,两名正在浑河捕鱼的群众被困到了河心。狂风夹着暴雨无情地撕打着河床,瞬间暴涨的河水,浪滔汹涌,被困群众随时都有被大水卷走的危险。

火速赶到现场的王军庆,一面指挥班里的战士们准备好救援所需的绳索和救生圈,一面迅速穿上救生衣。“这儿太危险,让我来!”王军庆抢在拟下水的战士们前头,一下子跳到了河里,拉着战友们递过来的绳索,艰难地向河心游去……

风在怒吼,雨在倾盆,浑河的水位在不断地上蹿。王军庆不顾危险,沉着应对,凭借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与洪水顽强搏斗了30多分钟,终于把被困群众解救上岸。

象这样的救援经历,对王军庆来说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

2005年深冬,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给抚顺的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天下午4点左右,河堤路上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本田面包商务车,因路滑不慎翻到河里,车上十多人被困在冰冷的河水之中。一起特大的交通事故,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特勤中队接到求救电话,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无声的行动。王军庆带领全班战士立即赶赴现场,投入到了紧张的抢险救援行动中。

寒风凛冽、大雪漫飘。救援现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沾满了雪水、泥水。由于面包车翻倒的位置靠在河岸的一个高岗下,破拆和起吊工具很难有效发挥效用,救援工作一度受阻。

狂风中的雪还在无情地下着,冰河中的面包车在一点点的下沉。透过满是冰凌、雪水的车窗,王军庆看到了困在车内的群众那求生欲渴的目光,此时此刻的他,心急如焚,顿觉天塌地陷。

怎么办?“把吊绳给我!”王军庆大喊一声,一头扎进冰冷的河水中。只见他时而潜入河底,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将破拆工具伸入水中,时而把救援的绳索甩向岸边……

时间一分一秒地飞逝,气温一度一度地下降。已经在冰冷的河水中坚持1个多小时的王军庆,脚冻麻了,脸冻紫了,衣服己经结成了冰壳,紧抓救援绳索的双手被尼龙钢丝勒出了一道道血口,钻心的疼。战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可他并没有退缩,依然忍着疼痛奋力施救。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地战斗,王军庆和他的战友们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将十余名被困群众一一救出。看着被救群众安全上岸,王军庆和战友们那冻得紫红的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在训练场上带新兵,他喜欢说‘看我的’;在火场上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总是喊‘跟我上’;在救援现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他常说‘让我来’!”聊起王军庆,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2006年3月的一天晚上,顺城区前甸镇一条村级公路上发生车祸,一辆满载货物的“东风”车翻滚到路边10多米高的山崖下。当晚11时许,王军庆接到出警命令后,立即带领5名战士赶赴现场。借着月光,只见出事车量已被摔得粉碎,现场一片狼籍。驾驶员和车主身首分离,地上血肉模糊,其状惨不忍睹。

山风怒啸伴着怪鸟凄啼,使人毛骨悚然。二位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感到害怕起来,不知咋办才好。见此情景,王军庆对他们说:“不用害怕,你们两个把尼龙口袋牵开,让我来。”说着,王军庆用力将车门撬开,脱下自己的上衣把驾驶员头部盖上,然后把尸体抱了出来。为了不遗下尸块,他一个人蹲在地上,用手在黑夜中反复找寻,直到把遇难者所有遗骸一一装进尼龙袋,才和战士们一起赶回警营。

每当说起这件事,战士们都深有感触:“别看我们班长文质彬彬,象个白面书生,可在关键时侯,他总是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在救援现场,没有他,我们心里就没底。”

“有班长带领,我们都觉得没啥处理不了的事故。”救援现场有了王军庆,领导也感到放心。“王军庆来了没有?”这是重大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领导经常喊的“口头禅”。

王军庆常说:“特勤、特勤,就是要执行特殊任务。越是危险,就越要冲得上去。否则,还要我们特勤兵干什么!”

采访中我得知,在8年的特勤生涯中,王军庆曾出色地完成电梯、竖井、地坑、车祸以及洪水中被困群众的援救任务300多次。仅个人独自救援,被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就有60多人。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在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面前一次又一次得到了印证。

(三)

俯瞰大海方知海之浩淼深邃,登临五岳乃觉山之雄拔伟岸。王军庆只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但是当你象阳光穿行万物般地走近他的内心,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每一滴血,每一颗汗都有着青春的色泽和金属的质感,流淌着、传递着的都是忠诚……


1998年12月,揣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王军庆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土地走进了部队。从离开家的那一天起,他就暗暗发誓,在部队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争当一名优秀的消防卫士,不枉这片土地的养育。

王军庆出身农村,从小就很要强,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信与坚毅的品质。“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句流行警营多年的话,成了王军庆的座右铭。

然而,“精兵”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了尽快实现由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工作中。为熟练掌握水带连接和攀梯等消防基本功,他细心揣摸,刻苦练习。手磨烂了,贴块胶布继续练;腿磕伤了,缠块纱布咬牙练。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力气,流淌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

战友们都还清楚地记得:训练挂钩梯,他腿上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伤疤;练习铺水带,他胳膊甩得红肿;训练两节拉梯,他手上的血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留下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疤……

“宝剑锋从磨砺出。”就是靠这种不屈不挠的拼劲,王军庆在中队脱颖而出。一年以后,原本身体瘦小、体弱多病的他很快就成为了中队骨干、业务尖子,并被破格保送到南京士官学校学习。

2002年7月,毕业归来的王军庆,被分配到特勤中队,当上了班长。随着角色的转换,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在班里,他身先士卒,言行一致,要求战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充分利用在士官学校所学的知识,结合中队装备实际,提出了许多科学的应急战法,并在实战中被充分认证。

“王军庆是一个善于思考和钻研的人,别看他平时话不多,可好琢磨事儿。什么难题到了他手上,准能找到解决的巧门儿。”中队长李建发十分钦佩地说。

特勤中队配有个人防护、破拆、堵漏、洗消等特种装备6大系列,数十个种类,有一些还是从国外引进的。面对这些“洋玩艺”,官兵们别说用了,就连说明书都看不懂。可王军庆有“招儿”,他一边研究,一边向就近的学校英语老师进行请教,愣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英文说明书译成了中文。

特勤班共有6个人,采访时大家都说,工作中王军庆“残酷无情”,但生活中的他心细得更像一个大哥哥。每当夜幕降临,训练了一天的战友们筋疲力尽躺在床上休息时,他却以农家子弟特有的质朴,默默地为战友打热水、挤牙膏、清扫室内卫生;待战友就寝后,他又把大家的湿鞋垫一一取出烤在暖气上,半夜还要起来给战士们盖被子。

王军庆时时处处用真情和行动打动战友,班里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他那无微不至的手足之情。战士王超执行任务摔断了腿,行动不方便,王军庆一日三餐背着他去食堂就餐;战士冯光彬父亲意外去世,王军庆偷偷给他家寄去1000元钱;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范靖过生日,王军庆买来蛋糕放到他的桌前……

王军庆视战友如兄弟,视驻地群众如父母亲人。中队驻地附近有一位叫王瑞花的孤寡老人,膝下无儿无女,生活非常困难。8年前,还是新兵的王军庆随中队干部前去慰问时,就对老人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此后,探望老人成了他割舍不下的情结。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说话解闷,帮老人挑水劈柴、洗衣服、打扫卫生,还用有限的津贴给老人买营养品和日用品,直到2002年8月老人去世。

“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王军庆传递的爱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了军旗和党。”采访中,大队长明永春感慨地对我说。

几年来,王军庆胸前挂满了军功章,还有一串令人羡慕的荣誉称号。但火场上生龙活虎铁人般的他,谈到自己的家人时,却眼含热泪,满怀愧疚……

王军庆的家乡在盖州市的农村,父母身体不好,家庭生活极为困难。王军庆常常自责地说:“父母养我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每当家里遇有大事的时候,都看不到我的影子。”

2003年正当非典肆虐的时期,已经患癌症半年多的母亲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匆匆赶回家的王军庆急速来到病危的母亲床前。已经不能说话的母亲,拉着王军庆的手,指了指他还在读中学的弟弟,便含泪离去。

此刻的王军庆,心如刀绞,泪如泉涌。他明白母亲的心思,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呀。王军庆在心里默默地说:“妈,您放心吧!儿子一定会好好照顾弟弟,一定会供他上学的。”

从那以后,本来十分俭朴的王军庆,更加节俭了。他把每月仅有的那点军贴费都寄回家里,只留下够买一张电话卡的钱。因为,他每月都要定时给考上重点高中的弟弟打电话,他从心底牵挂着自己的弟弟。

战友们还清楚地记得,2005年苯罐大火之后,王军庆光荣负伤并荣立了二等功。当县民政局的同志敲锣打鼓把大红花戴在王军庆父亲胸前时,老人才知道儿子立了功,并知道儿子为此负了伤。惦念儿子的父亲,连续写信、打电话询问儿子的伤情。王军庆怕父亲担心,不敢把受伤的真象告诉老人。可疼儿心切的父亲非要他拍张照片寄回去,他要看看,儿子到底伤残到了什么程度。

无奈之下的王军庆,只好把伤臂藏在身后拍了一张全身照。谁知父亲看到照片后,以为儿子的手臂没了。情急之下,老人的双目突然失明了。几个月后得到消息的王军庆,急忙赶回了家。一进屋,父亲就摸索着,用颤抖的双手抱紧儿子,泣不成声、老泪横流。

离家归队时,父亲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军庆啊,救火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爸爸不放心你啊!”听到这儿,王军庆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酸楚,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王军庆却在浓烟烈火的一次次考验中,在生与死的一次次较量中,在对战友、百姓和亲人的一次次爱心奉献中,书写着“119”的辉煌;他在最具挑战的岗位上,把热血男儿的青春泼洒在了抚顺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上。

短暂的采访结束了,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王军庆那清瘦而刚毅的身影。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王军庆这样的战士?细细品嚼着刚刚听过的故事,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