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天津积极构建地方消防力量体系彰显实效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06-06-22 08:28 出处:中国消防在线 编辑:@iCMS
为推进和完善消防工作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提高辖区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遏制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近日,天津市武清消防支队紧紧抓住“着力抓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这一着力点不放松,紧紧依

为推进和完善消防工作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提高辖区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遏制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近日,天津市武清消防支队紧紧抓住“着力抓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这一着力点不放松,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各部门、行业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体系同加强自身正规化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消防防控模式,全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已逐渐形成城乡兼顾,公安、专职、义务、志愿队伍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政府负责,制定政策法规,促进地方消防力量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为了在经济日趋发达的形势下打好火灾防范仗,武清区从辖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出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作为增强消防保障能力、提升辖区综合竞争力和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完善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意见》,制定了《武清区关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意见》,对加强社会化消防力量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体系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依照《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多种消防力量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用工机制》和稳定的《保障机制》,对企业、社区、农村和学校多种消防力量的用工管理、教训教育、工资待遇、医疗保险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财政预算划拨、企业出资、社会资助等途径以筹措经费,保障各类地方消防队伍的正常运行。二是落实消防规划。将发展地方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纳入《武清区消防工作2006-2008年发展规划》,至2008年底实现90%以上乡镇均设有专(兼)职消防队伍、城区、社区、乡村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社区合建”、“企业联建”等方式,均要全部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的总体目标和达到“正规的建制编制、正常的经费来源、灵活的用工制度、统一的领导管理”要求;三是强化管理机制。结合工作实际,狠抓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规范化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的日常管理,以管理促工作,向管理要成效。制定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安全管理、作息时间、请销假,与消防监督员和公安派出所管片民警联系等多项制度,把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起来,用制度规范行为,使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日常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二、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积极完善地方消防力量组建模式。一是组建形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武清区以公安派出所为基地,以全面落实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责,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督基础建设,规范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为契机,集思广益,在武清区后巷镇、王庆坨镇等地区确定了2个基层派出所,建立公安兼职消防队进行典型培养,队员由公安民警或协勤民警兼任,配有消防车辆和常用灭火救援器材,由公安分局领导,消防部门给予业务指导,以点带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此基础上,武清区又组织增建由公安派出所组织培训管理、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管理委员会协管的“社区消防巡逻队、志愿消防安全员”队伍35个、470人,由派出所、乡政府、村委会联合设立消防监督检查站,并以消防监督检查为重点,以排查火灾隐患整治为目标,整体协调,联防互动,开辟了消防监督工作社会化新思路,进一步发挥了当地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作用;二是组建机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进一步强化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与消防宣传等职能作用,武清支队定期派员到基层派出所与外勤民警走社区、进农家、访街道。武清区各种社会消防队伍,充分利用社区、村委会现有的地上(下)消防栓、直流水枪、水带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进行专项培训和上岗考核,成为灭火救援的一支新生消防力量,不断增强了一线消防监督和防范火灾的力量;三是组队模式与农村发展相适应。今年以来,武清区部分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依托“村民兵、保安、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了“青年志愿消防者”、“老年志愿消防巡逻队”、“妇女志愿消防宣传队”等多支多种形式的农村消防队伍。区各级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为减轻农村负担,提高村落消防装备水平,鼓励村民广泛采用利用简易三轮车、拖拉机进行改装并安装上小型水罐、水袋等形式,配备必要的家用钢叉、铁钩、铁桶、铁揪、沙土、灭火器等灭火器材和强光灯、手电筒、路灯等担当火场照明工具,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扑救农村火灾的需要。四是倡导节约发展理念。武清区36%以上的村庄在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的基础上,采取“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方法,部分村民消防联防组织还在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固结了破拆斧头、农用喷雾器,同时利用人力或牲畜将灌溉机械作为临时取水或供水器材,为扑救初起火灾和火场供水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武清区农村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在农村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据统计,2006年以来,这支新生的消防力量共扑救初起火灾110余起,抢救火场被困人员53人,疏散群众财产财物价值50万元,为保障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辖区的消防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取得新突破。

三、坚持规范管理,拓展工作职能,不断提高地方消防力量战斗力。为了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和单位主动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辖区防范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形成全民共防的局面,武清区在广泛、深入宣传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完善各村“消保会”组织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新增加30多个村庄的消保组织,使全社区和村落消保会成员达到了3200余人;二是进一步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法人责任制,督促各企业单位增建专兼职消防组织70多个,120余人;三是在辖区40余个村中继续推广实施“户院联防”措施,社区民警共定期组织召开组、片长会议,通报火灾的动向和趋势。此外,各村委会还积极筹措资金,协调有关单位着手创建每村一支30余人的专职消防保安队伍。今年以来,区政府发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在辖区各个单位部门深入开展了“无火灾隐患农家、无火灾隐患企业、无火灾隐患学校、无火灾隐患社区”的“四无争创”活动,建立了“农户间互帮、企业间互防、学校间互助、社区间互查”的防灭火组织,呈现出了可喜的消防队伍网络,形成了“小火不出村、小灾不出厂、小隐不出校、小患不出社”的良好局面。据统计,今年来,群众及企业共自查整改火灾隐患300余件,落实整改资金5万余元,自防自救扑求初起火灾92起,保护财产多达30万余元,营造了良好的消防氛围。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