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4&交易会暨第十七届品牌盛会 2024消防中国万里行 易招通牛企榜
近年来
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火灾
多发频发
据统计
2020年至2024年
全国因焊割烘烤等动火作业
引发火灾4.1万起
亡507人
分别占生产作业火灾总数的37.4%和60.3%
全国共发生建筑外墙
冷库冰雪场馆保温材料火灾3353起
亡123人
此期间发生的14起重特大火灾事故中,有6起为动火作业引发,有7起涉及易燃可燃保温材料。此两类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引发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12月和2025年2月,国务院安委会先后印发《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并在全国部署开展集中整治。>>>相关链接: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推进!
外墙保温材料是外墙保温系统中的分层结构之一,保温材料在里面,外面则是水泥砂浆和装饰涂层。正常情况下,水泥砂浆严密包裹着保温材料,一般不会引发火灾,但是当保护层开裂、裸露或者敷设在保温层内部的电气线路出现故障等情况时,可燃的保温材料就极易引发火灾。
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作为外墙保温材料,若不经过阻燃处理,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发烟发热量大,产生有毒气体:
以有机材料为材质的保温材料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基,属于化学反应性极高的化合物,燃烧时发热量和发烟量都很大。
燃烧隐匿,难以察觉:
保温材料往往填充在夹层,由于封闭性较好,被引燃时,在氧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初期一般为阴燃,从外部难以发现,且有机保温材料发烟量大,难以在第一时间找到着火点实施进攻,等发现明火时,火势迅速蔓延错过最佳救援时机,难以控制。
1、在高层建筑墙体设置防火警示标识,加强对外墙保温层巡查和维护,发现破损及时修复,别让隐患有可乘之机。
2、及时清理建筑外墙周围和屋面可燃杂物,不在外墙周围进行电气焊、焚烧垃圾等动火作业,防止小火酿大灾。
3、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区域与高层建筑外墙保持安全距离,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清理建筑内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
4、做好共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持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微型消防站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及时处置扑救初起火灾。
1、不在建筑外墙周围和屋面堆放可燃杂物、动用明火、乱扔烟头,不在建筑内和周边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消除身边火灾隐患。
2、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飞线充电,停放、充电远离建筑外墙,不挪用、损坏共用消防设施、器材,用行动维护公共消防安全。
3、停车不占用消防车通道,不在公共区域、楼梯间堆放杂物,共同守护消防生命通道。
那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九不准”有哪些?
一起来看
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内使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包括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喷砂机等进行的作业。
1、焊渣飞溅,可能引燃周围易燃物,引发火灾爆炸。
2、作业场所周围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遇火焰或高温引起燃烧爆炸。
3、在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时空气流通不畅,可燃物料蒸气局部浓度过高,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如果遇到火源或高温,则可能造成燃爆。再加上受限空间内人员疏散不便,还会加大对人员的伤害风险。
4、动火作业时系统未有效隔离,易燃可燃物料串入系统后造成燃爆。
5、作业人员技能低下、无证上岗,带来风险。
6、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火灾爆炸。
7、使用电焊机作业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及气体燃爆。
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广东消防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