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CFIC2019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现场直击消防十大品牌榜单揭晓
据工信部的消息,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8.3%,企业亏损面达到36.4%。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降幅达到两位数,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冲击影响较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勉励中小企业“要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综观这次疫情,不难看出冲击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我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4%,第三产业成为了经济的大头,也是中小企业的重灾区。这次疫情严重地冲击了娱乐、餐饮、交通运输、旅游、购物、酒店等行业。服务业错过了这个消费黄金季,中小企业又要支付房租、水电、利息等固定成本,很多企业可能很难熬过这波冲击。其次受冲击的是制造业。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但如果因为防疫不能如期复工,国际上许多产品就会面临供应短缺的局面,企业也可能失去国内和国外的订单。更加糟糕的是,现在我国企业开始有序复工,但是,全球疫情加重,国际上的需求减少,甚至没有了,有产品却没有销路,这些影响将是全局性的,对中国的经济确实是雪上加霜。
当然,困难中我们也应当看到希望,一是我国的疫情基本上得到遏制;二是我国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三是我国具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四是全球抗疫需要巨大的物资支持,例如生活必需品、防疫抗疫的用品等等,而现在全球唯独只有中国可以全力生产,保障这些物资的供应。
针对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最脆弱的是中小企业,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还有减税降费方面,如缓缴三个月税收,缓缴6个月社保,返还失业保险费50%,减免政府的房租,发放稳岗补贴等等。笔者认为,在这些政策红利的基础上,还应当从整个产业链,全面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原材料生产、零部件生产、组装生产、运输配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环节。中小企业科研、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独立完成某产品的生产,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嵌入中产业链中的一环,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
第一,发挥政府在整个产业链的作用。政府可以出台产业政策,压缩生产过剩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低效、质量差的企业,扶持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智能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将研发的任务或者国有企业的升级改造任务承包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些工程项目分包给中小企业;还可以将政府的减灾防灾、扶贫助困、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项目分包给中小企业,特别是分包给由大学生组织的创业小企业,以此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政府还可以利用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发放一些消费券、旅游观光券给特定的地区或者人员,以此带动消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还可以加大扶贫助困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刺激消费。
第二,在制造业中,应当发挥大型企业在产业链中的龙头和骨干的作用。龙头企业是整个产业链的组织者,要打通产业链的各个关节,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例如,大力发展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出口。通过大企业收集订单,寻找海外合作伙伴,然后,将订单发包给中小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再交由大企业发售。又如,努力扩大防疫抗疫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企业可动员、组织可以转产的企业转产呼吸机、口罩、消毒水、消毒药品,以及治疗新冠肺炎的相应中西药。大企业接到订单后,可以组织中小企业一起完成生产的任务,或者让中小企业承接生产中的某些环节,大企业集中精力做好科研、产品设计、装配组装等关键环节,这样既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为世界抗疫服务。
第三,在服务业中,同样要发挥大型企业在产业链的龙头和骨干作用。大企业在服务的开发,组织也有强大的作用。例如,通过大企业组织大型的旅游观光节、购物节、美食节等等,带动当地小旅游公司、小商场、小餐厅参与,形成游、购、娱乐、美食、玩等一条龙服务,带动整个服务的产业链,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刺激内需,促进消费。
第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打通产业链中生产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必须要认识到并发挥好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同时,电子商务因牵涉多方且不同环节需由不同企业进行维护完善,故而可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当前,各国因为新冠肺炎交通中断,跨境电子商务可以拓展海外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带动我国生活必须品以及防疫抗疫物资的出口。
综上所述,在疫情当前,我国应当加大中小企业的支持,不仅要在资金、税收上面实行优惠和减免等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全产业链、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让中小企业有资金、有项目、有活力、有效益,进而确保我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的落实,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