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2022品牌盛会报名墙 CFIC2021 第十四届消防品牌盛会 易招通牛企榜
这是我们应急人的职责所系、担当所在
聚焦“上海保卫战”中的应急人
①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下沉一线干部协助社区分发物资。
②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下沉一线干部帮助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扫码。
③方舱医院安全督查指导工作专班派驻工作组调运防汛沙袋应对强对流天气。
近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上海,街头重现往日的繁华与活力。
2400多万上海人民,终于迎来了“大上海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走在复工复产的路上,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已在办公室连续驻守了77个日夜的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坚泓既欣慰又感慨:“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在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尽己所能、倾力守护,这是我们应急人的职责所系、担当所在。”
长期驻守监督指导做到事不过夜、文不积案
上海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是组织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中枢,设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里白天一片繁忙,夜晚灯火通明。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承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指导组工作,发挥综合协调职能,该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坚泓担任组长,副局长沈伟忠担任副组长。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监督指导组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卫健委等14家单位,抽调疫情防控人员近百人,组建19个专项督导组,连续对全市街镇、社区、集中隔离点、医院、机场口岸、冷链物流、学校、养老院、监所等重点场所和领域的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覆盖1424个点位,督导内容包含基本民生保障、核酸抗原筛查、环境消杀、公共场所管理等。
严峻的疫情之下,专项督导组成员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日来梳理汇总信息15万余条,形成的情况报告近12万字,发送各类工作提示、通知及动态等百余期。“特殊时期,我们要争分夺秒,做到事不过夜、文不积案。”沈伟忠说。
在方舱医院奋战临危受命,守护医患安全
“应急征召赴险境,临危受命逆向行。三零目标压舱石,四方联动保安宁……”这首诗由一名上海应急人写于方舱医院。
50多个日夜,上海应急人不负众望,实现了驻点方舱医院“零事故、零感染、零火警”。
上海115个方舱医院多由展览场馆、工业园区、学校、商务楼等快速改建而成,舱内建筑施工、电气线路、安全疏散、消防和危险品等多方面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4月11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消防救援总队组建方舱医院安全督查指导工作专班,安排工作组进驻8家市级方舱医院。5月31日,规模最大、床位数最多、收治患者达17.4万名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正式关舱。其间50多个日夜,巡查人员化身“大白”,每趟巡查要步行4公里至8公里。工作组共进行联合督导巡查2200余人次,查找整改安全隐患问题930多项。
驻方舱医院领队、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桂余才说:“确保方舱医院安全有序运行,是我们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
督导期间,工作组还成功应对3次极端天气影响。4月13日,针对暴雨、大风、雷电“三碰头”天气,工作组对方舱医院的119个漏水点位、100个漏水房间、涉及的474个床位实施暂时停电、转移人员、紧急抢修等措施,确保舱内安全。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是帐篷式方舱,抗风能力不足。4月25日,雷电、大风两项黄色预警齐发,工作组全员投入战斗,争分夺秒组织抢修加固,夜间成功将5100多名患者转运。
目前,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10人应急消防团队仍在坚守,该方舱继续承接其它方舱转运的病患及收治零星新发病患。
与此同时,在各区级方舱医院,各区应急人奋战在一线。4月9日,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徐军带队入驻航津路方舱。该局发挥自身业务优势,迅速搭建起应急指挥体系和视频监控体系,通过配发应急单兵装备,结合现有对讲系统,建立舱内外联络系统;借助铁塔高空鹰眼视频、“城运通”及舱内自建固定视频,实现舱内外及周边道路的高低点视频监控覆盖,为高效指挥打下基础。
在广粤路方舱医院,虹口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田飞进入方舱担任总指挥的第一天,就带着队伍加装安全护栏,清洁地面,处理医废垃圾,又想方设法增加了2台大型污水处理器,安全处理各类医疗废水。
在一线化身“大白”“小蓝”志愿服务千家万户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百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到条件艰苦的街道、困难与问题突出的居委会,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工作。截至5月31日,上海市应急管理系统党员干部累计服务群众3849人次。
在疫情最严峻、最吃劲的那段时间,上海市应急管理宣教中心的陈梦洁在浦东新区曹路镇迅建村参加志愿服务。她多次在抗原检测遇到“两道杠”(阳性)、上门面对面为感染者检测核酸,“每次上门检测,我都鼓励自己,慢慢也就轻车熟路了”。
上海市安科所的顾韩卿则来到枫林街道安康居委,承担转运确诊病人到方舱医院的任务,为减少对居民的影响,这些工作都安排在深夜,他每天因此要忙到凌晨三四点。
各地应急人下沉一线,投身志愿服务。奉贤区应急管理局的吴怡青一直在金汇镇明星村核酸检测点服务。“我爱人已经被派去封闭点,家里两个孩子还小,但为了服务大家,我也顾不上了。”吴怡青说。“疫情中,有人需要特殊食品、药品,有人不慎把婴儿锁在家中,有人精神焦虑,这些都需要我们感同身受,耐心帮助。”闵行区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的王长新说,他下沉社区后与居委会干部同吃同住,挨家挨户对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滞留人员、特困群众等情况进行摸排,向居民宣传居家期间用电、用气和防火安全知识。
松江区应急管理局早在3月就成立了一支疫情突击队,由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优秀青年组成,配合居委会,同时服务数个社区,24小时值守村居热线,回应群众诉求。
黄浦区应急管理局成立2个抗疫小分队,下沉社区服务,有的队员担起“下沉居委会书记”角色,有的化身“大白”辅助开展核酸检测,承担起派发物资、转运密接人员、社区消杀等工作。
青浦区应急管理局党委成立转运小分队,完成多轮次转运任务,加入流调专班人员30天内完成15轮24小时流调任务,梳理信息5000余条。
安全监管不断不乱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上海大量单位“停摆”,但维持城市基本运转、保供人民生活的企业并未停歇。在企业闭环管理下,上海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非现场监管执法”的方式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上海市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上海市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作用,不间断开展视频巡查和远程监管,从严排查整治隐患。截至目前,全市通过该系统检查调度危化品企业风险研判和告知承诺情况2.6万余家次,跟踪各类特殊作业近2万次,对危化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情况进行视频抽查1000余家次,及时处理预警信息3条、各类隐患近700项;全市运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系统,指导新增隐患排查用户5000余家。3月16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获悉金山区一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一名员工为密接人员、企业即将被封闭管控的消息,立即与金山区应急管理局、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远程连线,指导企业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安排24条生产线安全平稳停产、17名一线操作工轮班保障设施设备安全,并会同金山区应急管理局持续做好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工作。
对一些处于闭环管理的保供企业,市、区两级应急管理局加强风险研判,每天进行安全调度,针对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等问题,及时发布工作提示。同时,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发挥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组织安全专家,通过线上视频等方式,解决危化品企业在物流运输、仓储涨库方面的一些问题;对16家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实施全覆盖调度指导,促进安全专家联系服务企业1515家次。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每天对中央在沪企业及地方国有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开展线上摸底调研。截至5月31日,统计所属企业4701家,持续生产及已恢复生产的企业总数2859家,涉及封闭管理作业人员230291人。针对部分企业许可即将到期可能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启用“先函审发证、后现场审查”的模式,已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服务。
进入5月份以来,上海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大量企业解封,有的员工离岗时间较长,安全技能有些生疏,安全意识松懈;有些企业上岗人员不足、设施设备未规范维保;还有些企业抢进度、赶时间,这些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风险挑战。针对这些情况,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将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强化安全专项治理,按照“一行业一规范、一企业一方案”的要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现在,全市正在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这些都离不开安全保障。现阶段,我们应急管理部门将全力帮扶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的要求,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和上海市78条具体措施落到实处。”马坚泓表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