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浦区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黄府办发〔2021〕21号
区政府各委、局、办,各街道办事处:
《黄浦区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8日
黄浦区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黄浦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的重要五年。为筑牢城区运行消防安全底线,强化城市消防治理标杆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黄浦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强力发展韧性和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上海市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本规划作为推进“十四五”时期黄浦区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黄浦区消防事业发展成效明显,消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得到了强化,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工作成效
1.消防安全治理成效明显。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高度重视、定期专题研究消防工作。制定了《黄浦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黄浦区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工作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消防工作分别纳入年度政府工作目标等予以协调推进。火灾防控网络不断织密,教育、医疗等八类行业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599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72个居委建成微型消防站。福民街小商品集贸市场等重大火灾隐患得到整治。重点工程消防安全保障坚强有力。
2.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及消防实事工程顺利推进。区消防救援支队机关及河南消防站拆除后已规划新址。区域消防水源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政消火栓维护保养、消防水源巡检常态化落实。小东门街道等老城区消防车通道明显改善。消防实事工程有力推进,制定老旧小区消防设施三年更新维护计划,安装简易喷淋15万个、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5.6万个。完成15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的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及老式木制电表箱的更新改造以及165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豫园、老西门、小东门三个街道安装1.2万户灭弧式电气防火保护装置。智慧消防建设走在前列,积极响应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工作要求,建设消防大数据平台,作为子模块纳入区城运中心整体建设。
3.消防救援实力得到增强。制定《黄浦消防攻坚专业队建设发展规划》,组建7支攻坚专业队伍,初步具备多种环境下应急救援能力。消防救援装备预算逐年递增,电动破拆工具组、单兵热成像仪、电子空呼系统等高精尖器材占比达58.8%。配置灭火、破拆、通讯器材12780件。区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实战应用,初步实现各级消防救援力量的统一调度指挥和联勤联动。消防救援指战员、公安民警、重点单位、居委、平安志愿者等“防消联勤”力量紧密协同。“十三五”以来,区消防救援支队共接处警14572起,出动车辆21698辆次、人员194625人次、抢救被困人员835人、疏散被困人员3004人、抢救财产价值51483.3万元。
4.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全面提高。广泛开展消防宣传“七进”,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展公益宣传,每年官方微博、微信发布信息报道1万余条、发布短信提示12万余条;发布媒体报道6百余篇。“十三五”以来共发展粉丝20万余名。消防教育途径融合实用,推进中小学寒暑假及“开学第一课”消防安全教育,《居家消防安全系列片》被编入市教委空中课堂栏目。打造“小蓝姐姐”原创品牌形象,通过女性消防员柔性形象开展消防提示、消防科普。烟花爆竹管控多形式强大宣传效果实现“零燃放”。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国防教育日、“119消防宣传月”等开展群众体验类消防主题活动。
5.消防事业保障有力。区财政局共批复消防经费预算4亿多元。消防指战员的各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落实,在全市率先实现消防站社会化餐饮和门卫值班服务保障。划拨专项经费,为消防救援指战员提供45套公租房,实施伙食补助。开辟绿色通道,解决消防员子女入学入托等生活实际问题。
(二)差距与不足
1.消防综合治理机制仍需完善。现行消防工作考核成绩未与部门年度工作履职情况和各级党政干部的奖惩、晋升制度相衔接,考核结果缺乏运用,对工作实质性推动作用不明显。一些基层组织缺少工作主动性,社会单位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消防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
2.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还有欠账。作为“十三五”主要任务之一的支队级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尚未规划启动;豫园等老城区市政管网管径偏小、压力不足、供水不畅的问题有待解决;消防站点场地偏小制约了消防日常执勤训练;部分百年老消防站难以停放举高消防车等特种车辆;受训练场地和设施设备影响,无法有效开展“水域、地震”等专业救援训练;嵩山等部分消防站面临办公、执勤用房紧张,基础生活设施难以保障等问题。
3.消防综合救援能力亟需加强。处在改制转型期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目前缺编率达30%以上,消防指战员在坍塌救援、抗洪抢险、水域救灾等领域缺少实战经验和专业装备,攻坚手段尤显不足;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等缺乏与其职能相匹配的考核评价、认证体系,发展后劲不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缺少统筹规划和协调,部门快速联动响应机制需要完善。
4.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有待提高。法制意识淡薄,“群租”、“居改非”、违章搭建、堆物占道等行为屡禁不止,“重维权、轻履责”的现象屡见不鲜;风险意识不强,缺少对火灾现象的感知和认知,电瓶车违规充电、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乱扔烟头、违章动火等行为频繁发生;消防安全宣传培训、疏散演练等参与度低,处置初期火灾事故能力弱;流动人口多,导致全民消防安全教育效果难以固化。
二、发展趋势
“十四五”期间,黄浦区以“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为发展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结合消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精准把握和预判城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火灾风险,是构建与城区发展相适应的消防治理与消防救援体系,做好消防事业规划的关键点。
(一)中心城区固有火灾风险居高不下
高度密集的楼宇和高度聚集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城区最本质的特征。高层建筑、地下空间、老旧住宅、商业场所、轨道交通等火灾高风险场所大量存在,人员密集、老龄程度高、流动性强也成为长期固有的火灾风险特征。“新问题”和“老毛病”相互交织,火灾风险短期内难以得到充分化解。“十四五”期间,火灾仍可能维持多发状态,引发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的诱因仍在。
(二)新一轮城区更新发展需要消防安全同步保障
“十四五”期间,全区将迎来新一轮城市更新热潮。黄浦区将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改造;董家渡、新天地、北京东路等地区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南京东路、淮海中路、豫园等地标性商圈商街将加快商业结构调整升级,世纪广场等重点区域改造项目将全面加快建设步伐;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复四大历史风貌保护区城市更新也将持续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和社区微更新、微改造持续实施。这些都需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消防安全保障。
(三)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催生新的风险与挑战
网络经济催生了旅游、物流等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从老式住宅楼简单改造而成的民宿已达8000余家,普遍存在使用可燃装修、消防设施不到位等问题;物流快递行业中人员住宿、仓库管理、交通工具使用等也暴露出诸多火灾隐患;夜间经济、夜间剧场等夜游活动场所加速形成,一系列新的、复杂的消防安全问题给消防治理带来挑战。
(四)消防治理模式与治理体系因技术发展迎来变革
“十四五”期间,随着“两张网”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强化系统整合和数据汇集治理,为政务服务和城区运行管理增智赋能。由此,城区消防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精细管理、精准服务、高效协同”的智能化治理成为必然趋势。火灾风险的智能辨识,将推动第三方评估市场与保险行业相衔接,市场经济调节手段在消防治理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公共消防治理空间的开放扩容,消防工作由单纯政府管理将向社会多元共治转变。
(五)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任务更趋复杂繁重
集约、多样、复杂、动态的保护对象决定了黄浦区消防救援任务的基本特点。消防救援已从传统的火灾处置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极端降雨、台风、高温等自然气候灾害中的救援,交通事故、危化品事故等抢险救援,跨区域应援以及大量社会救助任务,都成为主责主业;近年来,区内各类国际会议、商贸会展、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和要人警卫任务日趋增多,外滩大会、上海旅游节主会场活动、上海马拉松赛事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都在本区举办,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同样艰巨繁重。
三、指导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人本价值作为改进城市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标尺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握人民城市的生命体征,优化城市消防治理的基本思路,完善符合城区特点的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瓶颈问题,推动消防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区消防安全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新跃升。为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标杆、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提供可靠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融合发展。紧扣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及城市更新的主线,围绕新一轮以构筑中央活动区为引领的城区经济发展特征,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坚持多元共治。以法治思维推动消防事业发展,深入构建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为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消防治理机制。
坚持创新治理。以“两张网”为牵引,贯彻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创新治理方法,提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灾害事故防范与处置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服务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消防保障功能更加凸显,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的消防安全环境更加优质,城区现代化消防治理水平的示范引领地位更加巩固,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消防治理样板,筑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消防安全防火墙,打造“生态韧性之城”,谱写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黄浦消防救援新篇章。
(二)主要指标
——消防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年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25以内,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较“十三五”时期同比下降,不发生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
——社会消防治理创新发展。“智慧消防”深度融入消防治理,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差异化精准监管全面推行。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消防治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创新社会消防治理走在全市前列。
——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提升。公众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自觉性普遍提高,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明显减少,发现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综合得分达90分以上。
——火灾高风险区域及场所有效防控。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老旧小区、老旧楼宇、小商品市场等火灾高发区域和场所火灾防范水平大幅提升。
——消防救援综合保障有力。消防经费保障机制与城区建设发展相匹配。战勤保障与物资储备机制健全,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体系结构完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四五”期末区内消防站平均服务人口数量小于8万。
——消防救援体系升级完善。优化由区消防救援支队、街道和单位微型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队和社会志愿消防力量等组成的符合中心城区特征的四级消防救援体系建设。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消防救援队伍基本成形,初步实现城区消防救援秒级响应。
五、“十四五”期间黄浦消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消防安全责任链
1.加强党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力。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黄浦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区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定期议消机制健全,党委(党组)书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全面运用,纳入区委组织部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考察领导干部范围,以及年度党委、党组、党工委班子绩效考核。
2.提升行业部门消防安全履职能力。推动商务、教育、民政、文旅、卫健、民宗等部门,细化完善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评分细则。“十四五”末,重点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单位不低于90%。建立健全行业部门定期会商、分析评估、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执法衔接、移交查办等流程闭环,针对重点对象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联合监管。优化公安机关和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工作程序和协作机制。
3.提高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能力。推广应用社会单位火灾风险指南,分行业、分类别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推行单位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风险申报制度,健全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机制。推动单位参照《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落实预案编制、培训及演练,提升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4.加大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力度。坚持权责一致、依法履职、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对不履行或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送区有关部门依纪依规依法追究责任。健全火灾事故政府调查问责机制,对发生较大和有影响火灾的,深入追查火灾事故责任,依法依纪做出处理。
(二)丰富现代化消防治理举措
5.深入推进“智慧消防”工程。依托城运中心建设,推行城市消防大数据管理,迭代升级区消防大数据应用系统。丰富行业性、区域性“智慧消防”应用场景,优化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消防大数据互通机制,依托市、区两级大数据资源平台,共享、交换、融合应用区内部门相关数据,畅通市级层面数据交换使用路径,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接入集约化和信息共享一体化。建成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实现对火灾风险的动态监测、智能评估、预警预报。全面推动设有消防设施的建筑建设消防物联网系统,并与消防大数据平台联网。引导校园、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文博、文旅、商市场等开发“智慧消防”场景应用模块,融入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小区优先运用物联网感知手段提升响应能级。结合“一网统管”和“社区云”建设,将消防安全模块嵌入城市运行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运用社会治理关联数据信息,优化基层消防管理体系。
6.开展政府实事项目。紧跟成片旧改攻坚和零星二级旧里、风貌保护地块留改实施进度,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建筑、老旧场所微更新、微改造,配套形成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和差异化防控措施。持续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改造和电气火灾治理。多渠道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安全充电难题。2021年,聘请第三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摸清消防设施现状,形成隐患问题清单。2022至2025年,全面实施高层住宅建筑消防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开展超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风险研究,因地制宜开展灭火救援熟悉演练及楼宇消防管理体系建设。
7.落实重要场所消防安全保障。以做好“建党100年”等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主要周边场所消防安全保障为重点,提升中共“一大”会址、市政府周边区域火灾防控水平。开展外滩地区老大楼消防风险评估,充分利用“第一立面”评估结果运用,努力改善建筑物火灾防控能级,重点服务好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城市更新建设,积极探索建筑物第五立面消防安全的治理。
8.构建消防联巡联防联动体系。积极参与《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区)综合管理办法》修订,打造商业街(区)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样板。总结田子坊、豫园地区消防治理试点经验,优化城区空间消防布局,推进与城区功能空间结构相适应的消防安全区域联防组织建设。拓展升级“高层楼宇联盟”模式,在商业密集区、产业聚集区、火灾高危区建立消防联勤机制,实化运作区域消防联防组织。
9.优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手段。依托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建立区级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协调议事制度。推进“一网统管”消防治理,明确网格巡查检查对象,完善重点检查内容和标准,动态更新掌握辖区基础情况,深度嵌入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1+10+N”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提升前端即时感知、问题及时处置、事后评估监督的闭环管理能力。
10.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发挥信用体系制约作用,将单位、个人的消防安全违规违法行为,纳入本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信用评价、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金融扶持、财政奖补等参考依据。试点开展消防违法记录纳入诚信征信平台,与商业保险挂钩模式。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用,实现安责险全面覆盖重点行业领域。
11.优化便民利企服务措施。以市场化主体和公众满意度为标准,推进监管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压减企业办事的环节、材料、时间。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推进监管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以制度创新规范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提升营商环境消防安全保障能级。
(三)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2.新增消防站点建设。建成区消防救援支队新支队部及河南消防站(079街坊)。完成斜桥小型消防站规划选址及建设任务。完成嵩山消防站原址修缮(130街坊)。落实北京西路295号北京消防救援站内14户居民动迁。结合区域规划和旧改工作,在瑞金街道地区统筹增设1个小型站,完善消防站布点。
13.启动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落实好消防综合训练基地规划选址,建设集应急管理培训、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训练及战勤保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并融合水域及地震救援专业队功能的综合训练基地,提升中心城区消防救援实战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14.改善提升消防水源。随旧城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天地、豫园、宁波路路段等部分老旧市政地下供水管网改造。对城区内部分设置不标准的市政消火栓进行抬高改造,督促水务及区维保单位定期做好消火栓维护保养、确保完好率常年保持在100%。
15.改善消防车通道。开展住宅小区车辆停放现状及生命通道治理模式专题调研,依托区消防大数据平台,对车辆停放状况予以标注。对既有住宅小区,根据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情况,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家园建设,制定实施“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分类分批督办整改。构建由属地街道牵头,多部门联合执法和协作管理机制,依法治理严重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行为。协调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落实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加大公共停车位补建工作,推进停车资源共享。
(四)提升消防救援能力
16.充实城区消防救援力量。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达到编制数量的95%。组建升级3支地震救援、2支抗洪抢险、1支无人机灭火救援专业处置队。优化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老旧居民建筑、地下轨交等编组编队,规范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组织程序。完善执勤训练体系,常态化开展辖区典型灾害事故的实战演练,定期组织绳索救援、车辆破拆、受限空间人员救助等专业技术培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10个街道组建20个街道级社区微型消防站。推动完成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设置微型消防站。落实微型消防站24小时备勤制度,实现准消防站管理和可视化调度,完成星级评定。探索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方式,融合“两张网”,建立专兼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的能力水平评价、使用及管理体系。
17.优化消防救援指挥体系。针对重点区域、高风险场所和典型灾害等应急事件,完善综合应急预案体系和分级响应,逐步建立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各类专职消防力量为辅,社会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力量模式,依托政府平台,建立区城运中心、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支队三方值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形成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配合有力、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灾情处置时协调有序、指挥顺畅、联动高效。
18.升级消防救援装备。为新建站点配置大跨距举高喷射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各不少于1辆,战勤保障类消防车不少于3辆。更新满足隧道灭火救援的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2辆。增配用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文物古建筑等火灾事故处置和各类自然灾害救援的特种消防救援装备。按照“一训一战一备”的标准,配齐轻、重型地震救援和抗洪抢险专业队装备。为无人机灭火救援专业处置队配置具备灭火、侦察、通信、照明、运输等功能模块无人机群。统型更新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探索应用消防员单兵监测、定位搜救、外骨骼等辅助设备。配置自生氧氧气呼吸器、电动破拆工具组、水下机器人、侦察机器人等装备,实现装备性能的换代升级。
19.优化社会联勤物资保障体系。针对重点区域、高风险场所和典型灾害等应急事件,完善综合应急预案体系和分级响应、多部门协同响应、社会联勤联动机制,优化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强化消防救援统一指挥和战勤保障能力。按照灾种分类建立救援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统筹区市政、交通、民防和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救援物资储备资源,完善定点分储、统一调用的物资、装备保障机制。构建属地与社会单位合作的战勤保障模式,通过租赁、合用等方式增设战勤物资保障仓库2000㎡。建立消防救援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标准,完善实物储备、企业协议储备和社会生产力储备模式,健全装备物资紧急生产供应、收储轮换、调拨调用等机制。
20.提高通信保障能力。构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满足城区和跨区域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任务需求。逐步更新配备5G应急通信装备,建成融合通信平台,实现远程指挥调度。配置一辆通信保障车和一辆通信器材运输车,随车配备5G专网基站、Mesh基站、语音通信基站、智能接入网关、卫星便携站、专网单兵图传、Mesh单兵图传等通信设备。探索应用无人机航拍快速3D作图、无人机集群作业等新装备、新技术,满足特殊灾害现场实时通信需要。
21.落实消防员职业保障。贯彻《关于加强上海市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的意见》(沪委办〔2020〕31号),制定区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实施办法。完善符合消防救援高危职业特点的保障机制,落实在工资待遇、伤亡抚恤、子女入学、家属落户、随调随迁、住房保障、就业就医、重大节日慰问、表彰激励等方面的优抚优待措施。推动政府专职消防员骨干列入地方政府事业编制,为消防救援人员设立高危岗位及训练、执勤补贴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强职业病综合治疗和康复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消防职业病防治和保障体系。健全公租房保障模式,专项保障经费每年增长10%。优化消防站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
(五)巩固消防安全文化体系
22.提升消防安全文明程度。积极发挥社区消防宣传大使及优秀消防公益人物的典型引领作用,打造具有黄浦特色的消防形象,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不断提升“119”消防奖的社会影响力,对参加火灾扑救和热心消防公益事业的个人及组织予以奖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社会消防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将消防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定内容。
23.深化消防宣传教育。加强与区融媒体中心战略协作,加强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建媒体建设,积极融入广播、电视、报刊,强化各级主流媒体宣传。持续利用各个重要宣传日,重点开展消防法制、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完善以社区平安办牵头,服务办和党群办配合,居委、小区物业、楼组长公共参与的居民小区疏散演练组织体系,依照不同建筑类型“定制”方案。融合应急文化体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五进”宣传,探索将消防安全常识走进幼儿教学体系,引导以“小手牵大手”方式传播消防常识;全区学校将消防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和学生军训课程,统编教材教案,开展师资培训。每学期落实消防安全教育第一课,开展4课时以上理论学习和1次以上逃生疏散演练。
24.推动消防职业培训。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方式,组织党政机关负责人、社区居委工作人员以及养老服务机构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高风险场所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消防专项培训。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以消防法律法规、岗位风险防范及事故处置方法为基本内容,按岗分类施训,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25.升级消防体验馆。完善区级、街道级的消防体验馆建设。结合区中小学校改造,选取一处场地建设黄浦区青少年消防安全主题展示体验馆,配置消防科普教育设施,配套开发消防安全类课程,为提高我区青少年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提供实训场地。
(六)加快消防事业人才培养
26.畅通人才引进机制。以人才引领转型发展的观念为导向,建设结构合理、一专多能、专常兼备的消防专业化人才队伍。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完善消防救援人员招录、引进机制,扩大骨干保留比例,探索定向招录、定向培养等模式,增强专业人才供给精准度。
27.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和途径。依托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实践基地等平台,多渠道打通岗位成才路径,通过重大课题共研等方式,深化专业研究机构与消防救援部门的合作机制,培养一批中、高级专业技术骨干。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工程,推动人才协同培养和国际交流。
六、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区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城乡规划范畴,进一步固化完善“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属地主责”的协调落实机制,细化明确牵头部门、时间步骤和责任措施,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区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消防规划实施指导。区规划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总体布局和消防专项规划要求予以推进,在规划建设项目审批中重点做好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用地规划控制。
(二)经费保障
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规范高效、分类负担、分级保障的经费长效管理机制。区政府对消防业务经费进行统筹管理,财政、发改、建管、商务等部门对设施及实战急需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专项保障,切实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三)评估落实
建立科学的规划推进评价机制,对重大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并逐项明确具体目标、时间节点及完成标准。加强对规划推进工作的检查督导,健全督查督办和帮扶指导制度,在2023年对“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确保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本规划一经批准后,对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改调整,因经济社会发展确需调整的,需由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四)考核问效
将消防规划推进落实情况作为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范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并结合年度消防委工作考核,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十四五”期末,区政府将对消防规划目标任务兑现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失职、渎职或工作不力造成消防规划不落实、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