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

河南致18死火灾事故初步原因查明,一周前刚部署过安全生产大检查!

慧聪消防网 https://fire.hczyw.com 2021-06-30 09:20 出处:每日安全生产 编辑:@阿愿
6月25日凌晨3时许,河南商丘柘城县远襄镇北街一武术馆发生河南一武术馆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4人重伤、12人轻伤。

6月25日凌晨3时许,河南商丘柘城县远襄镇北街一武术馆发生河南一武术馆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4人重伤、12人轻伤。


河南致18死火灾事故初步原因查明


2021年6月26日,商丘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柘城县“6.25”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情况通报》称,经初步调查,起火建筑为沿街门面,着火物为沙发衣柜等家具,伤亡人员当时居住在二楼,均为武馆培训人员。


事发时武术馆是两层商铺,一层是武术馆,餐厅等,面积约120平米,二层是练武房,房东住宿,还有武馆培训学员住宿。共有34名学生,多住在武术馆2楼,武馆创始人陈某的妻子住在1楼。


这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即住宿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在同一建筑内混合设置的场所。


初步原因分析:因一楼发生火灾,且上下两层没有防火分隔,火灾和大量的烟气蔓延到二层,同时烟气和火焰封锁了唯一的楼梯,导致逃生困难。



6月25日凌晨的火灾,起火在一楼,地上铺垫有泡沫,武术器材也多有泡沫包裹,火势发展很快,同时产生大量黑烟和有害气体,迅速蔓延到二楼,而一楼与二楼之间仅有一条狭窄的楼梯,孩子们都在熟睡,反应不及,房间的窗户又被封死了,导致逃生困难,死伤惨重。


河南致18死火灾事故初步原因查明,一周前刚部署过安全生产大检查!

河南致18死火灾事故初步原因查明,一周前刚部署过安全生产大检查!

至于起火的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很有可能是夏季炎热,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导致线路发热,最终短路起火,具体原因等待事故调查发布。


但究其根本,该武馆的建筑设计不合规,不该被用于开设寄宿培训性质的武馆,是导致这起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现在最需要追问的是——全国各地,还有多少像这样的非法“三合一”场所,存在类似的安全隐患?


县委书记、县长已被免职!负责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柘城县市场监管局提供情况说明称,该武术馆名为柘城县震兴国际搏击俱乐部,创始人陈某,2017年8月30日在柘城县市场监管局牛城所设立登记,经营范围是武术培训。


柘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詹合义介绍,该场所作为武术培训机构,应当主动办理消防设计、验收或备案手续,但机构所在建筑为村民自建房,建设时性质并非培训机构,目前并未办理审核、验收或消防备案手续,相关情况还需进一步核实。


目前,柘城县委书记、县长,远襄镇党委书记、镇长已免职武术馆经营者陈林等3名涉事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


事发一周前曾部署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


事实上,就在6月18日,柘城县委书记梁辉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要求以十堰市张湾区燃气爆炸事故为戒,举一反三,安排部署全县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


河南致18死火灾事故初步原因查明,一周前刚部署过安全生产大检查!


梁辉在大会上还要求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要聚焦重点领域,及时消除隐患...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围绕燃气、危化品、交通运输、建设施工、消防、学校、用电安全、有限空间作业、汛期安全等领域。


此外,梁辉还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这让我想到了去年10月1日致13死15伤的山西台骀山景区冰雕馆的火灾事故,也是在节前开展了隐患大排查!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为什么刚开展完隐患排查,还是发生了事故?


只要我们冷静的分析下,隐患排查是根本防不住事故的,特别是监管部门主导的隐患排查。


1)突击式安全检查倒逼企业搞形式主义。


一人感冒大家吃药的监管模式已经烂熟于心,套路再熟悉不过。

按说各地在这件事上已经不用开会发文件了。

只要出了事故,监管部门早早做好了检查的准备,企业早早做好了迎检的准备。


而这时候企业会把迎检作为头等大事,

梳理制度,整理档案,完善记录……

做的更周密一点的,开个警示教育会、组织一次演练,领导带队检查……


绝大部分人的精力都用在了组织安全生产活动上,却没有心思没有关注安全生产本身,这个时候对作业现场的监督、管控不是加强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但是,这些形式往往是检查的要点重点,甚至是工作亮点。

任何企业都会做,而且要做的完美。


2)隐患排查就是以“静态的点”搏“动态的线”。


监管部门或是其他外力开展的隐患排查,只能以某个具体时间点切入,了解当时当场的静态情况。


而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很长的线条,且是持续运动的。


以“静态的点”去发现“动态的线”上的隐患,局限性太大,偶然性太多。


比如检修作业,检查的时候碰上了可以查隐患,没碰上你就没法查。


而且有时候企业是能够掌握这个“静态的点”何时发生的,会尽全力呈现一个完美的“点”,尽量不给监管部门“添麻烦”。


3)不管出啥事故,都查灭火器。


事故以后的大排查大整治,是为了汲取教训,堵住事故暴露出的漏洞,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可有时候,事故原因还没找到,事故教训还没有出来,大检查开始了,为什么查,查什么都不十分清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针对性。


因某个事故而组织的本应很有针对性的大检查,很快落入俗套,不管啥事故,不管啥行业事故,都查灭火器。


隐患一大堆,和事故教训沾边的没几个。这样的排查何以防住事故!


4)格式化八股化的事故调查有待改进。


对事故的调查和反思,甚至大众对事故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管理上和责任上。


技术层面的关注和反思不够。


事故调查报告在分析原因时,基本上是两个层面:作业人员违章为直接原因和主体责任不落实、风险隐患排查不到位、培训教育不到位等为间接原因。


格式化、八股化的调查报告,很难让人找到切入点去分析事故,除了后果惨痛,不知道该汲取什么教训,借此改进哪些方面。


这样的调查报告很难指导日常隐患排查,也难以推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改进。


而规范标准不是来源于事故教训,不是用血的教训写成,靠专家在办公室讨论出来的规范标准如何能防住事故?


事故代价不能白付


事故发生后,无论是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还是从严从实、从快从细调查事故原因都十分必要,但同时也不能忘记汲取教训、防患未然。安全事故发生地固然要全面排查、深刻反思,其他单位也不应置身事外。只有举一反三狠抓落实才能筑牢安全防线,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有没有落实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是流于形式还是落到实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位了没有,隐患排查有没有一处一处地细抠……说白了,安全防范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下在平时,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检查都要落到实处,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只有严在平时、动真碰硬、问题不整改到位绝不放过,才能有效杜绝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上有个海因里希法则,说的是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些轻微的事故、潜在的隐患如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发生大灾祸。在这个春节,“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云南翁丁村因为一场大火付之一炬。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翁丁村在事故前一周已经发生一次火灾,当时很快扑灭。如果事故发生后能够立即排查隐患、认真整改,或许不至发生席卷全村的大火灾。


安全事故一再警示我们,祸患常积于忽微,必须以“一失万无”的谨慎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不能一个安全隐患排除了,新的安全隐患又冒出来,更不能以发生事故的方式来发现隐患,那样的代价太沉重了。


附: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一文读懂!

(一)危险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

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

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 “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 “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之所以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称为“隐患”,是因为“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 “患”即祸患、不好的状况,而无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因此,它们都是藏而不露、不易为人们所发现,所以博大精深的汉语创造了“隐患”一词,而在国外是没有“隐患”一词的。

(三)危险源是否就是隐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隐患是“现实型”危险源。

按照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可把危险源分为“现实型危险源” 与“潜在型危险源” 两种类型。

如在一项活动开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所辨识出的危险源,就属于这种的“潜在型” 危险源。

如采用螺栓固定的部件,可能会出现螺帽的松动、脱落,这就是辨识出的“潜在型” 危险源。

通过对辨识出 “潜在型” 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针对螺帽的松动、脱落,采取加强对螺栓的检查维护等措施,就能够防止因此而导致事故发生。

与之相反,在已开始的活动中,发现了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则属于已经客观存在的“现实型” 危险源,也就是所谓的“隐患”,隐患就是“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当然“现实型” 危险源也可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

由于“现实型”危险源是“潜在型” 危险源失控的结果,其较之“潜在型” 危险源,距离引发事故就更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系统内危险源都处于潜在状态,说明事故预防工作得力,该系统应是比较安全的;反之,如果大多数“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转化为“现实型”危险源——隐患,则表明该系统风险程度大为增加,或已濒于将要发生事故的危险阶段。

第二,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

首先,由危险源的定义可知,危险源既包括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第一类危险源,也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恰与隐患定义相吻合,因此,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包括隐患,隐患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表现为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它是诱发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外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外因。

其次,隐患定义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该定义所指危险源也是第二类危险源,因为第一类是危险源表现为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它们本身不会违反相关规定,而只有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如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才会违反相关规定,而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及其造成的问题就是第二类危险源。另外,因为凡是隐患都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要求,所以,只要是隐患就已经达到了需要管控的标准,毋需再进行风险评估,都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管控----隐患治理,凡是隐患都需要进行治理、整改,因此,隐患是一种毋需评估即可直接进行管控的危险源。

(四)风 险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安全风险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等等。

无论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所发生事件后果的严重性,都是人们在其发生之前做出的主观预测或判断,具有主观性。因为一旦事件已经发生,成为了现实,就成了确定性的东西,自然就不再是风险了。

由于安全风险都是指“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也即,风险为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之乘积。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的大小)决定着后果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着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一起决定了风险的大小。如果某一危险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很高(后果严重),同时对其管控也比较宽松(失控可能性高),那么,该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会很高,反之亦然。

如前例,如果是煤气罐在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处使用(失控泄漏的后果有限),同时,如果从罐体及其附件的检查维护到对使用者的培训都很规范、到位(发生失控泄漏的可能性小),那么,其具有的风险程度就很低。相反,如果是煤气罐在繁华闹市区使用(失控泄漏的后果严重),同时,如果对其检查维护及使用者培训等都形同虚设(发生失控泄漏的可能性大),那么,其具有的风险程度就会很高。

(五)危险源(隐患)与风险之关系

如前所述,风险与危险源(隐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险源(隐患)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风险则是人们对危险源(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因此,对于危险源(隐患)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它,因为只有找到它,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防控,所以要发动全员参与危险源(隐患)的辨识;相反,风险是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的主观评价,需要尽可能客观、公正评价其危险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防控及如何防控,因此,对于风险的评价并不需要全员参与,而是要求有一定经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危险源(隐患)与风险,一个为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判断,差别一目了然。

(六)隐患与事故之关系

隐患是一个客观事实,即一个事件。安全需要用系统的状态来描述,然而,描述系统某时空点的状态需要多个参数,隐患只是这些状态参数中的一个且其值超过了人为划定的危险界限。


事故也是事件,是具有显著特征的事件。隐患的特征并不明显,其界限往往根据系统设计的、法规规定的、人们不可接受需要处理或关注的参数值设定。当描述状态的这一参数达到或超过隐患设定的值时,通常认为系统运行进入危险状态。系统运行是人机交互的结果,对人的危险状态通常描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事故是危险状态发展的结果,所以,隐患是系统事故前的状态,即所谓隐患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隐患是系统状态的一个参数,事故必然存在物、能量间的相互作用,仅存在隐患并不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隐患是事故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加上相应的危险源才能构成事故)。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