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CFIC2020现场直击消防十大品牌揭晓欧普消防应急照明
为切实做好应对冷空气入侵的各项救援准备工作,强化队伍实战能力,机动专业支队对标国际城市搜救队伍建设和INSARAG(国际搜索和救援咨询团)测评标准,尤其是机动专业支队业务建设和战斗力的全面升级,结合当下消防救援队伍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系统反应和应对处置能力,12月21日,机动专业支队开展低温雨雪气候72小时地震救援救援实战训练。
中国救援新疆机动支队作为全国六支全灾种救援队伍的“尖刀拳头”力量之一,也是今后参与测评的主要成员单位,对此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地震救援的训战方向,从搜救队的建设标准,救援队的准备、动员、行动、撤离、总结再到管理、保障、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以及涉及到了各类科目都进行了细致安排部署,提出在国家救援队建设标准还未出台之际,以INSARAG国际救援队行动指南为平台,首先在组建并且有成功运行经验的原重型地震救援队框架的基础上,开展模拟训练。
实战训练模拟新疆乌鲁木齐县东湾村发生6.0级地震,部分房屋倒塌,造成人埋压。同时,震区周边道路交通阻断,通讯设备失联。灾情发生后,机动专业支队立即启动地震救援应急预案,迅速集结12车50人2犬及相关装备器材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此次实训工作立足实战,支队作为第一支抵达灾区的重型救援队,首先在安全区建立了支队接待和撤离中心(RDC)、救援队伍协调中心(UCC)、指挥帐篷等,并顺利运行。并同地方政府负责人紧密联系,获取灾区地图及行动基地预选位置、最新灾情等信息。共同完成了所有的现场评估、搜索和救援行动,并绘制BoO平面布局图成功应对了群众受伤及转运协调任务。
实训根据地域、灾情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先后设置了徒步行进、救援通道建立、营地搭建、浅表搜索、建筑物内纵向与横向破拆救援、废墟救援、紧急撤离等科目。人员抵达事故地点后,先遣队采用人工、仪器及犬搜索等方式发现被困人员并通过卫星电话向指挥部报告信息,信息官收集先遣队评估信息,向计划官汇报;指挥部搭建与运行并划分会议和工作区,根据队伍结构设置工作岗位;制定各类工作计划;开展指挥部信息流转。通过召开行动部署会,派出行动一队赴A区进行救援,开展支撑横向破拆等救援工作,此时,前方反馈信息有人被困,UCC协调派出行动二队赴B区进行救援,信息官做好信息收集并报计划官处。历时72小时,救援人员成功将所有被困者全部救出并转移至安全区域,受伤群众由副队长带领医疗组长组织伤员紧急后送,并进行治疗。
通过此次地震实训,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战斗精神,同时检验了低温雨雪气候下的装备性能。实战训练结束后,支队长舒海疆对此次实训进行了讲评。
一是
从集结时间、人员数量以及器材准备等情况来看,前期队伍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各分队骨干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均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全部作战任务。
二是
此次实训是对于大震应急响应及协调能力进行了检验,同时让全体指战员在灾害情景下,探索本地及跨区域、跨省的各类灾害实战化训练与队伍建设。
三是
要做好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的准备工作,继续对照国际城市搜救队伍建设要求及测评标准开展实装实景训练。
下一步,中国救援新疆机动专业支队将以此次实训为契机,强化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规范行动规程,同时邀请国家地震局、自治区级医院、各总队等有经验的专家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队伍全面型技术人才的建设,努力建造一支素质过硬、全灾种、专业性强的应急救援队伍,争取尽快成为国内六支全灾种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建设领先单位。
精彩评论